讲真,现在车圈的发布会,已经不是发布会了,那是一场大型行为艺术现场,比拼的不是技术,是想象力,是道法。首驱科技这个,更是重量级中的重量级,不装了,摊牌了,直接把两轮电动车,干成了“智能出行机器人”。
听听,多性感的词儿,“机器人”。我第一反应是这玩意儿能帮我下楼拿快递吗?能在我被老板骂的时候递上一杯冰美式吗?不能?那不还是个电动车么,整这些花里胡哨的干啥?
但你马上就悟了,这就是当代商业的精髓:重新定义。我卖的不是车,是伙伴;你买的不是代步工具,是信仰。这套逻辑,苹果和特斯拉早就玩明白了,现在终于轮到两轮车来开窍了。
首驱的第一板斧,叫“汽车级电子架构”,核心是一个叫“Skymotor中央智慧大脑”的东西,号称“一芯控全域”。翻译过来就是,以前的电动车,大脑是个四合院,东厢房管动力,西厢房管刹车,茅草屋里住着管喇叭的,互相之间还得靠吼。现在首驱给整了个大平层,所有功能都住进一栋楼,中央空调,统一管理。好处是啥?反应快,能OTA,也就是能像手机一样在线升级。
这操作,属于典型的降维打击,或者说,升维自爆。给电动车装上汽车级大脑,就好比你给一个修仙小说里的筑基期小修士,直接塞了一本《道诡异仙》当启蒙读物,他要么直接开悟原地飞升,要么大脑当场宕机,变成一滩会喊666的肉泥。首驱赌的就是前者。
更有意思的是那个“超级雷达感知网络”和“SkyKey AI自学习无感解锁”。这俩玩意儿组合起来,就是一套玄学系统。理论上,它能在下雨的黑夜里发现角落里的危险,能看懂你的手势,还能在你靠近的时候0.1秒认出你就是主人。
这里面的关键,从来不是技术本身,而是现实世界的魔幻程度。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在老头乐。你系统算力再强,算法再牛,你能算出一个大爷从绿化带里闪现出来的轨迹吗?你能预判一个外卖小哥为了抢时间而选择的飞行路线吗?我想起了我小时候玩的四驱车,那时候最大的安全系统就是我的手,车要飞出去了我就一把抓住。所以,这些所谓的“全天候守护”,本质上是一种精神马杀鸡,让你觉得你很安全。但能过,就是能过。
然后是安全,这部分更魔幻了。什么“Cycle X车身电子稳定系统”、“CABS弯道辅助系统”、“双模式TCS+”。听起来是不是特别高大上?就像给一个普通人套上了金钟罩铁布衫,还外挂了凌波微步。
讲真,这些技术在汽车上都是好东西,能救命。但放在两轮车上,就产生了一种奇妙的化学反应。因为两轮车的安全,一半靠物理,一半靠命理。你过弯的时候压太低,TCS能帮你防侧滑,但它防不住地上的一滩油。你紧急刹车,CABS能帮你稳住车身,但它拦不住从侧面冲出来的一条狗。
所以首驱做的,本质上是一场“军备竞赛”。在一个人人都掀桌子的时代,你不能体面地坐在那里切牛排。最好的防御不是盾牌,而是掏出一把比所有人都大的锤子,先把桌子砸了。同行看了也得傻。首驱现在干的就是这个事,把所有能堆的料全给你堆上,用汽车的逻辑去碾压摩托车的赛道。就问你怕不怕?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写到这里,我突然感觉自己有点像个精神分裂患者,一边觉得这玩意儿是胡闹,一边又觉得它有点意思。
最实在的,反而是它的三电系统。炽晶电池,1500W快充,零下30度能启动,10年寿命。这个倒是说了句人话。对于我这种中年人来说,什么智能伙伴都是虚的,冬天早上能打着火,充电不用等半天,比什么都强。
烦死了,说人话!消费者要的就是这个。
但首驱偏不,他们还要给你一个“无界AI电驱系统”,号称能学习你的骑行习惯,“越骑越懂你”。我看到这就笑了。一个电动车,要懂我什么?懂我今天又被老板骂了,所以回家的路上动力响应更暴躁一点,好让我发泄一下?还是懂我今天摸鱼成功,所以能量回收调得更佛系,让我慢慢悠悠晃回去?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本质上,这都是一场表演。一场献给资本和消费者的盛大演出。首驱在赌,赌一个未来。它赌的是,当所有人都习惯了功能机的时候,突然有人拿出了智能机,哪怕第一代智能机又贵又不好用,但它定义了下一个时代。
首驱发布的不是两台车,Y3和Kz3只是一个窗口,一个“祭品”。它真正发布的是一套全新的“修仙”法门,一套把两轮车从“交通工具”这个物理世界,强行拖入“智能终端”这个数字世界的规则。
如果说之前的小米是把蛋糕端走了。那首驱就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它不是来做生意的,它是来发疯的。在今天这个连呼吸都要卷的市场里,只有疯子才能活下去。所以,那个所谓的“智能出行机器人”,不是一个产品定位,它是一个投名状,是首驱对着整个行业喊出的一句话:
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
本报道旨在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如有版权或内容问题,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第一时间核查并调整。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