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圈都在玩自爆,蔚来却靠“用户许愿”活下来了

最近车圈这个打法,突出一个字,颠。不是颠簸的颠,是颠公颠婆的颠。所有人都杀红了眼,信奉的不是产品主义,而是“我活不了,你也别想好过”的自爆卡车主义。价格战打到最后,就是大家一起手拉手跳悬崖,看谁的姿势更潇洒。

但蔚来这个公司,就很有意思。在所有人都忙着掀桌子的时候,它还在那慢悠悠地给用户递纸巾,问菜合不合胃口。这不,最近清华大学的李稻葵教授,一个ES8老车主,又买了一台新款ES8,还出来给蔚来站台,讲了一套李斌的“三层论”。

这事儿本身就透着一股魔幻。在一个“要么成仙,要么成盒”的时代,一个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居然是听用户发牢骚。

车圈都在玩自爆,蔚来却靠“用户许愿”活下来了-有驾

李稻葵教授说,他当年买了第一代ES8,觉得这车好,空间大,换电爽,但也觉得第三排像个压缩毛巾,前备箱的打开方式反人类。然后,他随口跟蔚来提了提。你猜怎么着?新款ES8,第三排空间真的加大了,前备箱还给配了个“一脚踢”功能。

看到这里我第一反应不是蔚来牛逼,而是坏了菜了。这不就是把用户当免费的测试工程师吗?产品经理的活儿让用户干了,最后用户还得掏钱买单,还得夸你一句“这车懂我”。这是什么精神?这是超越了商业逻辑的宗教式奉献。这是典中典的“品牌玄学”。

会买特斯拉的人,就是冲着特斯拉去的,你跟他说配置,他跟你聊马斯克要去火星。会买奔驰的人,就是为了那个三叉星标,你跟他说漏油,他跟你聊一百多年的品牌积淀。而会买蔚来的这群人,他们爱的可能也不是车,而是“被李斌需要”的感觉。

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李斌老师那个所谓的“三体人看了都得懵圈”的三层论,讲的是技术、产品和用户。讲真,第一层“技术路线”,换电这个事儿,在今天这个超充桩遍地开花的时代,它的优势是不是还那么牢不可破,我觉得得打个问号。它更像是一个信仰图腾,一个用来区分“我们”和“他们”的仪式。第二层“产品规划”,瞄准家庭用户,这也不是什么独门秘籍,理想早就把这条路走成高速公路了。

车圈都在玩自爆,蔚来却靠“用户许愿”活下来了-有驾

所以关键就在第三层,“用户定义”,也就是让用户参与进来一起造车。

这听起来非常政治正确,非常互联网思维。但你往深了想,这套玩法的核心,其实是一种“放弃思考”的智慧。当所有车企都在闭门造车,疯狂内卷参数的时候,蔚来选择了最朴素也最流氓的一条路:把问题抛回给用户。

这就像一场大型的开放世界RPG游戏。别的厂商是游戏设计师,告诉你主线任务是什么,你应该怎么玩。而蔚来是GM,游戏管理员,他只提供一个世界框架,然后天天在世界频道里问玩家:“兄弟们,我们下个版本加点啥?A. 飞剑系统 B. 宠物小精灵 C. 开放结婚”。玩家们吵得越欢,GM越开心,因为这意味着游戏的DAU(日活跃用户)稳了。

你以为用户给你提建议,是从产品角度出发吗?错了。我作为一个中年人,我太懂了。大部分人提建议,本质上是一种情感宣泄和寻求认同。我的想法被采纳了,就等于我比产品经理更牛逼,我深度参与了一辆几十万的工业品的创造过程。这种满足感,是任何配置表都给不了的。

TMD,这才叫人性的高级玩法!

所以你看,全新ES8搞了15万次试驾,很多人试驾完就下单了。为什么?因为他们在车里找到了自己“牢骚”的痕跡。那个被优化的座椅包裹性,可能就是某个用户在车友群里吐槽了一万遍“老子腰要断了”的结果。那个更方便的儿童座椅接口,背后可能是一位宝妈在NIO Day上对着李斌哭诉带娃不易的场景。

这些细节,在其他品牌的工程师眼里,可能属于“优先级不高”或者“不符合设计美学”。但在蔚来的信徒眼里,这就是“神迹”,是“我的哭声,他听见了”。

这套逻辑,简直就是把修仙小说里的“念力成神”给搬到现实里了。信徒的念力越强,神就越强大。蔚来的市值,有一半可能不是由它的固定资产构成的,而是由这15万次试驾背后所凝聚的用户“念力”构成的。

写到这里我突然发现,我把蔚来比作修仙门派,可能有点侮辱修仙的。人家修仙好歹是讲究飞升,是利己的,蔚来这个模式感觉更像是在做慈善。

当然,这种模式也有它的命门。它极度依赖一个有人格魅力的“教主”,也就是李斌。李斌老师的精神状态,直接关系到整个用户社区的稳定。而且,它非常非常烧钱,换电站、NIO House、无休止的用户活动,都是巨大的成本黑洞。

讲真,我最近在琢磨一件事,为什么螺蛳粉味的香水没人搞?感觉是个蓝海市场。诶,跑题了,我们说回蔚来。

在当下这个掀桌子的时代,蔚来这种“海底捞式”的服务和“许愿池式”的研发,显得格格不入,甚至有点荒诞。当友商们已经开始拼刺刀,用“998”的价格把技术和配置干到地板上时,蔚来还在不厌其烦地帮你解决“踢一脚开前备箱”这种问题。

车圈都在玩自爆,蔚来却靠“用户许愿”活下来了-有驾

所以,ES8能活到今天,靠的根本不是什么三层论,也不是什么用户共创。它靠的是一种玄学,一种“虽然我浑身都是毛病,但你就是愿意宠着我”的PUA式自信。它把车从一个冰冷的工业品,变成了一个需要被照顾、被疼爱、被共同养成的“电子宠物”。

你买的不是车,你是在养成。

加大加大加大投入,然后让用户对你产生亏欠感。这种商业模式,三体人看了都气活了,太阳都要一个趔趄。

就问你怕不怕?

本文以传递社会正能量为核心,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联系我方进行修正或删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