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说起贵港这地方,很多人一想到“贵港”这名字,就觉得这里肯定是靠着港口做生意的城市。不过说实话,这几年贵港的经济水平确实有点跟不上,在广西地级市排序里都排到后面去了。很多人一讨论,要么提港口,要么提区位优势,可是这些东西再怎么说,也敌不过现实发展的压力。那贵港难道就没路走了吗?那倒不是,我觉得贵港其实还是有机会的,关键得看方向和思路。
最近贵港不是正在大力发展新能源电动车产业嘛。说实话,这其实就挺有意思了。你看,去年贵港两轮电动车整车产量都到283万辆了,还有配件产了247万套,这数据放在整个中国都能排进前列了,第四大生产基地,不是盖的!既然这个产业有底子,我寻思着贵港还真可以顺势搞个“大动作”,就是“电动车之都”的概念,说不定真能让城市起飞。
为啥这么说呢?现在社会讲究绿色环保,讲究新能源,谁知道以后啥产品能火。现在电动车需求可是飞速增长,全国城市都在用,骑电动车的不少。特别是在一些人口大县市,家家户户都有一两台,小到小孩代步,大人上班,大到物流运输,应有尽有。贵港这底子有这优势,不好好利用太可惜了。
赔本买卖谁都不会干,贵港在这产业已经占好坑了,而且光组装或者生产整车也不是小买卖,关键还能带动当地的就业和税收,城市名气能提升一大截。你说,现在谁家不是为经济找路子?搞房地产,搞文旅能赚多久?还是得实业立国。
拿贵港来说,电动车出行便捷,不用像汽车那样堵车停车困难,充电也方便。这对市民来说体验感就能提升不少。特别像上下班,高峰时段一身汗,电动车就赶得快,还少了停车烦恼,省了加油钱,多美啊!要是贵港能在这个基础上升级一下,比如实行电动车专用道,搞一个全覆盖充电桩系统,建充电站,电池更换站啥的,谁不喜欢?
再说了,电动车这东西不是说只在贵港卖,全国市场上电动车需求都在涨,不光是普通两轮车,现在连三轮新能源的都开始火了。三轮电动车不光能家庭用,做小生意送货,也有一块大市场。甚至外卖、快递、小微物流企业都愿意用。贵港要是大力开发新款电三轮,搞定功能款式,价钱合理,生意自然一路飙升。
还有一点很重要,现在年轻人喜欢潮流,产品款式设计得好,刷个小视频传播一下,能火到全国。贵港要是能组建自己的设计团队,每季度推新款,跟着热点走,“贵港电动车”品牌可以打出去。啥叫“样板之城”?这就是样板!再多开几家配套龙头工厂,引进国际先进技术,把制动、电池、芯片控制这些技术做好,不光卖产品还能卖技术,这钱赚得更稳。
其实贵港完全可以借着西江黄金水道这地理优势,把电动车跟港口物流捆绑起来。最后一公里运输尤其需要高效又绿色的动力工具。开发点专门给港口货运用的电三轮,能搭货、能用水路配合岸上运输,这一块要是打开,贵港在整个珠三角、甚至东南亚贸易圈里都能有竞争力。文旅也是个方向,资源和风景都不错,能不能试试推个“电动车环城游”,到景区设置智能换电站,游客环保出行,一趟玩下来,既赞当地电动车,又带动旅游经济。
提到展会,贵港还真可以每年搞几场全国性或者国际性电动车展,叫上全国大厂、东盟国家的客户和企业一起来,现场体验、洽谈投资,把产品直接推向东盟市场。你好友好,可以借鉴合肥、柳州做法,拿出政策吸引核心零部件企业来到贵港,智能车联网、电池研发这些高附加值的技术就要抓住。
你说人才从哪来?贵港有高校资源,完全可以跟学校合作,开设智能制造,工业设计,材料工程相关专业,毕业生留在本地上班,一路培养产业链上的技术骨干,一整套生态就建立起来了。人才好了技术自然而然就跟上,企业也爱来,城市人气和活力都涨起来。
有时候我们觉得转型难,关键是没找到主线。你看柳州五菱就是这样,“人民需要啥就造啥”,贵港其实完全可以依样画葫芦,根据不同市场需求推出不同功能和外观的车型。比如东南亚热带气候,高温高湿那一类,贵港企业可以专门开发适用当地的车型,耐用又便宜,一下子就能打开国际市场。
一个产业要搞起来,不光靠生产线,更要做好上下游配套。贵港目前有生产能力,要再联动核心零部件生产,搞研发中心,建物流和销售网络,真正形成完整产业链闭环。这样一方面产业更加稳固,另一方面市场份额也会不断扩大。
说白了,贵港要想成为“电动车之都”,靠的不仅是现有的产量,更要靠持续的技术创新和政策支持。比如可以借鉴其它城市经验,成立专项基金支持科技型企业,给优质项目免税政策,降低企业落地门槛。还可以推智能化生产,把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这些新技术融入电动车设计和制造里,别让老产业变成“新瓶装旧酒”,得变成真正的新兴产业。
还有别忘了宣传,贵港可以拍摄一批城市形象片,借助短视频平台大力推广“绿色贵港”、“智造贵港”、“电动车之都”等形象,搭配地方美食特色、风景人文,做一个全方位城市IP。等品牌打出来了,招商引资自然有人上门。
发展是一步一步来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见效,但只要方向对了,坚持做下去,贵港完全有可能从“九阿哥”变成“电动车王者”。全国城市既有自己的特色,贵港要学会扬长避短,比如广西别的城市做什么,贵港就别跟风,而是专心把电动车这门技术和市场做深做精,做出差异化。
最后,回到现实,不是说只有大城市才能搞出名堂。贵港现在机会就在眼前,看能不能借新能源大趋势的东风,把“智造贵港”做成广西的样板城市。贵港人要有信心,企业要有创新精神,政府要有管理和服务意识,三方一起努力,把城市变得更有活力、更绿色、也更富有。
谁都希望自己的家乡越来越好,贵港人也一样。抓住机遇,做对选择,脚踏实地搞实业,不光城市会越来越美,普通老百姓生活也会越来越方便。希望贵港能借着这波电动车红利走出去,真正实现转型升级,成了“电动车之都”,成了绿色样板之城,那才叫真本事!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传播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新闻内容。如有侵权投诉,将依法依规核查并回应。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