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里的追梦人:有人赚钱有人亏,到底图个啥?

你有没有发现,现在路上的摩托车越来越多了?但仔细看看,不是千篇一律的街车,就是长得差不多的巡航车。这时候突然冒出来两款车,一个靠纪录片火出圈,一个让老玩家甘愿赔钱也要造。这背后,藏着中国摩托车行业最拧巴的现状。

摩托车里的追梦人:有人赚钱有人亏,到底图个啥?-有驾

张雪和他的凯越,这两年算是赚足了眼球。2022年那部纪录片,把他塑造成了"为梦想造车"的代表。四缸单摇臂、三缸发动机,这些听起来就很厉害的配置,确实让不少人眼前一亮。但你细想,这些技术真的是我们最需要的吗?还是说,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跟风?市场上的车越来越像,你抄我我抄你,好像大家都忘了,摩托车不只是个代步工具。

摩托车里的追梦人:有人赚钱有人亏,到底图个啥?-有驾

就在大家以为行业也就这样了的时候,2025年工信部的公告里,突然出现了一款叫本菱Chopper的车。1200cc的风冷发动机,在现在这个追求水冷的时代,显得格外扎眼。更特别的是它的风格,Chopper这种车,在国内市场占比还不到1%,说是小众里的小众也不为过。一个没什么名气的厂商,敢做这么一款车,到底是疯了还是另有想法?

摩托车里的追梦人:有人赚钱有人亏,到底图个啥?-有驾

要聊Chopper,得从几十年前说起。二战结束后,美国的退伍兵们没事干,就在车库里琢磨着改摩托车。把车架切短,把前叉加长,怎么夸张怎么来。这哪是改车啊,分明是在用钢铁表达对自由的向往。可到了中国,这股子野劲儿就没好施展了。好多地方把这种车列为"道路违禁品",能合法上路的Chopper,早就没了那股叛逆的味道。

摩托车里的追梦人:有人赚钱有人亏,到底图个啥?-有驾

老金就是个不信邪的人。玩了20年摩托车,他心里一直有个念想,要造一辆真正的Chopper。弹簧头、鼓刹、小小的转向灯,怎么复古怎么来。可真要上牌,这些都得改。LED灯、碟刹、ABS,一个个加上去,车是合规了,可那股子味道也淡了不少。有人劝他,差不多就行了,老金摇摇头,"能在路上跑就是赢,哪怕赔点钱也值"。

摩托车里的追梦人:有人赚钱有人亏,到底图个啥?-有驾

说起来你可能不信,老金早就做好了赔100万的准备。他用的那种干式离合器,热衰减是出了名的差,但老金就爱听那种金属"咔哒咔哒"的声音,说那是属于摩托车的年代感。这种做法,在讲究性价比的今天,简直就是异类。可老金不管这些,他觉得有些东西,比赚钱更重要。

摩托车里的追梦人:有人赚钱有人亏,到底图个啥?-有驾

同样是造车,张雪走的路就不一样。他的黄河300、凯越500,都是瞄准市场空白来的。ADV车型火了,他就专注做这个。事实证明,这条路走对了,商业上的成功让凯越在行业里有了话语权。有人说他太功利,可反过来想,没有商业成功,又怎么能倒逼行业改变呢?

摩托车里的追梦人:有人赚钱有人亏,到底图个啥?-有驾

这两种方式,到底哪种更好?其实没有标准答案。张雪用市场说话,让更多人看到了中国摩托车的可能性。老金则像个殉道者,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摩托车文化的火种。现在的巡航车市场,满大街都是哈雷的模仿者,真正有中国特色的Chopper却寥寥无几。老金的坚持,或许就是想填补这个空白。

摩托车里的追梦人:有人赚钱有人亏,到底图个啥?-有驾

说起来,中国摩托车行业也挺难的。13年强制报废的规定,让很多经典车型难以沉淀下来。大家总觉得摩托车就是个代步工具,很少有人把它当成一种机械艺术品。这种认知上的局限,比政策的限制更让人头疼。

摩托车里的追梦人:有人赚钱有人亏,到底图个啥?-有驾

可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还有像老金这样的人在坚持。他的扳手工作室,就像一条鲶鱼,虽然不大,却能搅动整个行业。有人说他傻,明知道会赔钱还要做。但老金说,"行业里总得有几个不信邪的人,不然也太无趣了"。

摩托车里的追梦人:有人赚钱有人亏,到底图个啥?-有驾

现在再看路上跑的那些摩托车,你可能会有不一样的感受。每一辆车背后,都可能藏着一个像张雪或老金这样的事。他们的选择不同,但对摩托车的热爱是一样的。或许,正是这些看似"不切实际"的坚持,才能让这个行业多一点色彩,少一点单调。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