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有点魔幻。前些年西方天天喊环保,说咱们发展太快污染环境。现在他们自己却变卦了,这不是挺矛盾的?仔细想想,其实他们早有盘算。燃油车领域他们掌控了几十年,专利多得很,咱们想追得花大钱买技术。结果电动车一出来,他们以为还能继续当老大,结果发现咱们直接杀出重围了。
环保这顶帽子一开始是给他们自己戴的。仔细看他们以前的套路就知道了。他们说要搞电动车,其实就是想换个赛道继续压制别人。咱们要是跟风搞电动车,就得投钱建充电桩电网,最后还得用他们的技术。现在看来,他们真以为咱们会乖乖配合?
但咱们没按他们剧本走。这几年新能源产业布局得猛,光伏、风电、特高压电网全搞起来了。比亚迪秦PLUS DM-i现在才七八万,比欧洲车便宜太多。比亚迪申请的电池专利比特斯拉多十几倍,就连外国车企造车都得来买电池。他们发现自己打不过,就开始耍手段了。
先是舆论造势说电动车不安全,电池污染环境。接着搞贸易壁垒,编造什么中国能远程关掉美国车的荒唐理由。之前特斯拉卖八十万他们还说这是降维打击,现在咱们车好卖,他们突然说燃油车才是未来,这变脸变得够快。
德国车企反应比较清醒。他们知道自己干不过中国,开始跟中国企业合作。用他们品牌加上咱们技术,好歹能分杯羹。过去咱们用市场换技术,现在成了他们拿品牌换生存。
法兰克福车展最近的变化很明显,德系油车展台人多,但电车区冷冷清清。纽约街头特斯拉充电站没人用,比亚迪试驾队伍反而长。这种现象说明问题大了。
数据摆在这儿,去年中国新能源车出口涨了50%,欧洲车企销量跌了20%。大众CEO承认做电动车赔钱,本田说暂停开发高端电动车。现在欧盟还在讨论提高进口电池关税,但这有用吗?
德国车企悄悄在华建厂,奥迪和比亚迪合资,宝马给长城配套。他们知道硬扛不行,只能借船出海。以前咱们在海外开餐馆都是廉价快餐,现在欧洲高档中餐馆越来越多,这变化不得了。
要说最核心的还是技术。中国新能源产业链全打通了,从电池材料到电控系统全自主。宁德时代电池寿命比松下长20%,成本低15%。这些数字不是吹的,是财报里的实打实数据。
最近看新闻,德国电池厂建了两年还没投产,中国同一时期已经扩建了五条产线。这就是差距。法国雷诺直接宣布退出电动车竞赛,转回燃油车生产。意大利菲亚特裁员30%,说是转型成本太高。
咱们也没停步。广西刚投了全球最大锂电产业园,青海盐湖提锂技术突破了国际封锁。现在连印尼都在引进中国产线,帮他们建电池工厂。这些都是实在的项目,不是口号。
最近还有个有意思的事,柏林工厂环保诉讼败诉,特斯拉被罚扩建充电站。讽刺的是,罚金刚好够买二十台比亚迪唐。德国工程师私下吐槽:“他们的电池技术确实碾压我们。”
现在国际油价跌到70美元了,但中国电动车销量还在涨。中东最近跟比亚迪签了百亿订单,沙特说要建全球最大电动车生产基地。这个节点上,老外们还在纠结是否继续玩电动,而咱们已经把赛道扩宽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