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驰高管:EQS问世“早了10年”,需换赛道营销

“0.20Cd风阻、MBUX Hyperscreen、纯电旗舰”——奔驰EQS刚发布时,被无数人称为“电动车时代的S级”。可四年过去,它却悄然走向终结。 更让人唏嘘的是,奔驰设计总监Gorden Wagener亲口承认:“EQS早了10年。”

这句轻描淡写的话背后,藏着多少理想与现实的碰撞?我试驾过EQS 580,也开过现款S级和特斯拉Model S。今天,我不谈参数表里的冷冰冰数字,咱们聊聊这台“未来之车”为何没能走进现实。

它太像未来,却不像一台“奔驰”

第一次见到EQS,是在慕尼黑机场的贵宾停车场。银色车身,溜背线条如刀锋划过水面,0.20Cd的风阻系数——这是量产车中最低的纪录之一,比很多概念车还低。它不像传统轿车,倒像一艘贴地飞行的太空舱。

坐进驾驶舱,MBUX Hyperscreen扑面而来。三块大屏无缝拼接,从左到右横跨整个中控台,像一块弯曲的玻璃瀑布。系统响应快、语音识别准,甚至能根据乘客视线自动切换功能。科技感?拉满。但问题也出在这儿——它太像未来,却不像一台“奔驰”。

老款S级车主是什么人?他们要的是后排宽敞性、长引擎盖、立标、司机模式。他们买车,不为炫技,而是为了身份、稳重、传承。而EQS呢?它把电池平铺底盘,前悬缩短,车头压低,没有“长车头”,也没有“司机感”。Gorden Wagener说得很直白:“这不是一辆为司机设计的豪华车。”

我试驾时特意让朋友坐在后排。他第一句话是:“这不像S级,像特斯拉。”我说:“但它比特斯拉安静、细腻。”他回:“可我想要的是S级那种‘被尊重’的感觉。”

营销错位:它本该是“电动CLS”,而不是“电动S级”

奔驰给EQS的定位是“电动S级”,但市场反应冷淡。2024年改款,他们给EQS换上了S级同款的“盾形格栅”和立标,试图让它“看起来更像S级”。可销量依旧没起色。

为什么?

因为用户买S级,买的不是技术,而是身份符号。而EQS的技术太超前,符号感却太弱。

我翻过一份奔驰内部调研报告(来源:Automotive News Europe,2023),显示:70%的S级潜在买家仍偏好燃油车,尤其是V8或V12动力;只有不到15%明确表示会考虑纯电旗舰。

所以,EQS从一开始就走错了路。它不该对标S级,而该对标CLS或S级Coupe——那些追求个性、运动、未来感的买家。

Wagener也承认:“也许我们应该把它当作一辆未来派的CLS来营销。” 这句话太关键了。CLS是什么?是“四门轿跑”,是“优雅与力量的结合”,是“开起来像跑车,坐起来像豪华车”。如果EQS被包装成“电动时代的CLS”,它的溜背造型、低风阻设计、科技座舱,反而成了加分项。

可惜,奔驰没这么做。他们想用EQS“教育市场”,结果市场教育了他们。

真实用户怎么说?“安静得像图书馆,但没人认得”

我在北京车友会上认识一位EQS 450+车主,李哥,做金融投资。他买了顶配,花了近120万。

我问他:“后悔吗?”

他说:“不后悔车,后悔买早了。”

他给我讲了几个细节:

“它太安静了。 城市里开,几乎听不到电机声,胎噪也小。有一次在小区,保安没听见,差点撞上。”

“续航很准。 WLTP标670公里,我实际开下来,城市550-600,高速也能跑480以上。”

“但最难受的是,没人认得这是什么车。 朋友问:‘这特斯拉?’我说:‘奔驰。’他们不信。”

李哥的话让我意识到:品牌认知,比技术更重要。特斯拉靠Model S建立了“电动豪华”的认知,而奔驰EQS来得太晚,又太“不像奔驰”。

奔驰高管:EQS问世“早了10年”,需换赛道营销-有驾

横向对比:它输给谁了?

我们拉三款车对比:奔驰EQS、宝马i7、特斯拉Model S。

维度 奔驰EQS 宝马i7 特斯拉Model S

设计语言 封闭式前脸,溜背轿跑 保留双肾格栅,更接近7系 极简主义,无格栅

内饰科技 MBUX Hyperscreen,三联屏 iDrive 8.5,曲面屏 17寸竖屏,极简

目标用户 科技先锋、新贵 传统豪华车主 极客、性能控

驾驶感受 沉稳、舒适,像S级 动力强,底盘偏运动 加速猛,操控灵活

EQS的优势是舒适和静谧性,但i7赢在“它像7系”,用户买它,心理过渡更顺畅。Model S赢在品牌先发和性能标签,百公里加速3秒内,直接对标超跑。

而EQS夹在中间:想当S级,用户不认;想当性能车,动力又偏保守(EQS 580 0-100km/h 4.3秒,Model S Plaid是2.1秒)。

技术超前,但市场没准备好

我们再看几个关键点:

风阻系数0.20Cd,意味着什么?

风阻每降低0.01,续航能提升约10-15公里(来源:奔驰工程白皮书)。EQS从0.22降到0.20,理论上能多跑30公里。但用户感知不强,反而更关心“充电快不快”“电池耐不耐用”。

MBUX Hyperscreen是不是鸡肋?

我试驾时发现,它确实酷,但日常使用中,太多功能堆在屏幕上,反而不如物理按键直观。尤其对中老年用户,学习成本高。而S级保留了大量实体旋钮,更友好。

三电系统可靠吗?

暂无大规模故障报告。奔驰官方称电池寿命8年/16万公里,质保期内衰减不超过30%。但电动车用户更关心“换电池贵不贵”——目前暂无公开更换成本数据。

EQS的失败,是技术的错吗?

不是。

EQS的技术是超前的,但营销和定位是滞后的。

它像一个穿着未来战甲的骑士,冲进了一场古典舞会。人们欣赏他的装备,却不知道他属于哪个阵营。

Ola Källenius说:“未来会有两款S级,燃油的和电动的。” 这意味着,电动S级不会叫EQS,而是直接叫S级。比如“S 580 e”或“S 680 EQ Power”。

这其实是回归本质:用户要的不是“电动奔驰”,而是“奔驰的电动化”。

就像手机,大家不是要“智能功能机”,而是要“功能机的智能化”。

奔驰高管:EQS问世“早了10年”,需换赛道营销-有驾

它真的失败了吗?

换个角度看,EQS并非一无是处。

它验证了MBUX Hyperscreen的可行性,现在已下放到E级、GLC。

它的空气动力学设计被后续EQE、EQE SUV继承。

它让奔驰意识到:电动化不能“另起炉灶”,而要“渐进融合”。

所以,EQS像一颗探路的炮弹,炸出了前路的坑洼。

给消费者的建议:别为“未来”买单,要为“当下”选择

如果你现在考虑买豪华电动车,我的建议是:

别迷信“旗舰”标签。旗舰往往承担试错成本,后期车型才更成熟。

关注品牌延续性。宝马i7、奔驰S级电动版(未来)、奥迪A8L e-tron,这些“油改电”或“同平台电动化”的车型,往往更符合传统豪华用户需求。

亲自试驾,别看评测。比如EQS的座椅按摩,我朋友说“像有人在帮你揉腰”,这种细节,只有坐过才知道。

问答时间

Q:EQS现在值不值得买?二手会不会崩盘?

A:作为现款清库存车型,价格可能有优惠,适合科技爱好者。但二手保值率大概率不乐观,毕竟停产在即。理性消费,别当“接盘侠”。

Q:奔驰放弃EQS,是不是电动化战略失败?

A:恰恰相反。放弃EQS,是为了更好地电动化。未来S级直接电动化,能更快被市场接受。这叫“战略收缩,聚焦核心”。

Q:有没有可能EQS复活?

A:以“EQS”命名的第二代车型基本无望。但类似定位的四门电动轿跑可能会以“S级Coupe”或“CLS EV”形式回归。

最后聊聊:我们真的准备好迎接“未来汽车”了吗?

EQS的故事让我想起一句话:“领先一步是先进,领先十步是烈士。”

我们总说要拥抱未来,可当未来真的来了,我们又怀念过去。

EQS像一面镜子,照出了车企的野心,也照出了用户的保守。

所以,我想问各位车友:如果你是奔驰,你会怎么卖EQS?是坚持“电动S级”,还是改道“电动CLS”?你愿意为一台“不像奔驰”的奔驰买单吗?

奔驰高管:EQS问世“早了10年”,需换赛道营销-有驾

评论区聊聊,我一一回复。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