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个事儿,特别魔幻。说是2024年,国内新能源车用怀挡的比例,咣当一下,干到了62%。我看到这个数字的时候,第一反应是,坏了菜了,车企这是不装了,摊牌了。方向盘后面那个小拨杆,曾经是奔驰S级车主用来彰显自己和凡人不同,顺便挂个佛珠的图腾,现在怎么连十几万的买菜车都开始整上了?这帮老司机,就是开惯了桑塔纳捷达的老同志们,一个个都懵了,开车的时候右手习惯性地往下一摸,摸了个空,心里那叫一个空虚,差点以为自己开的是碰碰车。
这到底是技术革新,还是车企集体发疯整活儿?讲真,这背后是一场典型的掀桌子式战争。
首先得明白,电车这玩意儿,跟油车从根上就不是一个物种。油车的变速箱,那是精密机械,一堆齿轮在那儿咬合,换挡杆连着一堆钢筋铁骨,你推一下,是实打实的“力”的传导。有劲儿,踏实。但电车呢?它的所谓“换挡”,本质上就是给电机一个信号,告诉它正着转还是倒着转。这玩意儿需要什么复杂的机械结构?完全不需要。就是个电子开关。所以特斯拉第一个开窍了,说我搞个拨杆不就行了?奔驰一看,诶,这招好,显得高级,我也跟上,顺手还定义了一套“下拉D挡,上推R挡,侧按P挡”的“行业冥灯”式标准。
这就叫不务正业的降维打击。当所有人都还在纠结双离合顿不顿挫的时候,电车直接把变速箱这个概念给虚无化了。所以你觉得怀挡响应快?不到100毫秒?废话,鼠标点一下还不要时间呢。这不是技术进步,这是物种入侵。这就好比修仙小说里,你还在苦练金钟罩铁布衫,结果人家直接掏出了把枪,对着你的脑门,就问你怕不怕?
然后,就是这场战争最核心的战场:空间。或者说,车里那个“中央大茶几”。
传统的地排挡,在中控那块儿戳着,像个丰碑,宣告着这是“驾驶者”的地盘。但现在车企悟了,大部分人根本不是驾驶者,他们是通勤者,是奶爸,是堵在路上的可怜虫。他们需要的不是驾驶乐趣,而是一个能放下两杯奶茶、一个超大号手机无线充、一个iPad、再加一包抽纸的储物空间。于是,怀挡出现了,它就像多啦A梦的任意门,咣一下,把那个挡把给传送走了,原地给你变出一块巨大的“平原”。
比亚迪的销售会告诉你,用了怀挡,我们宋PLUS的储物空间暴涨40%。大众的销售会告诉你,我们帕萨特PRO因为用了怀挡,才能塞下那块巨大的屏幕。这根本就不是车!这是个移动的客厅!这就是我说的掀桌子式竞争。如果说之前小米是把蛋糕端走了,那现在这帮搞怀挡的就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他们不在乎你怎么开车,他们在乎你怎么在车里“生活”。最好的手段不是把对手的车比下去,是直接把“车”这个概念给爆了,重新定义成一个带轮子的精装房。说到这,我还是没想明白我的ETC卡到底放哪儿才不会掉进座椅缝里,真烦。
当然,这里面还有品牌玄学和用户信仰的加持。
为什么大家觉得怀挡高级?因为奔驰用了三十年。奔驰是什么?是品牌本身就值20万的玄学存在。买奔驰的人,在乎的不是你那个挡把在哪,而是那个三叉星徽。所以当一个十几万的车也用上了怀...挡,它就在潜意识里给了你一种“我也摸到豪车门槛了”的错觉。这是一种非常廉价但极其有效的营销手段。车企简直是心态爆了,他们发现一个成本更低的电子零件,不仅能省钱,还能让车看起来更贵。三体人看了都得气活了,还能这么玩儿?
我作为一个真的拥有过特斯拉的人,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刚开始用怀挡,感觉自己像个残疾人,倒车入库手忙脚乱,差点把车怼墙上。但用了一个礼拜,就回不去了。真的回不去了。再回去开带地排挡的车,感觉自己像个开拖拉机的。右手在那个“大茶几”上自由飞翔,那种空旷感,真的会上瘾。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它所有的缺点,在你眼里都是特点。
所以,老司机们的困惑,本质上是一种对旧时代机械可靠性的图腾崇拜。他们觉得那个粗壮的挡把,握在手里,才有安全感。但事实是,在电子时代,那个所谓的机械挡把,底下连着的可能还是一根电线,它的“机械感”纯粹是一种操作安慰剂,是工程师骗你玩的。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把怀挡比作压缩毛巾,好像有点侮辱毛巾了。它更像是一场大型的行为艺术,所有车企都是演员,所有消费者都是观众。车企在台上大声疾呼:“看,我们为了你的空间,为了你的便捷,牺牲了多么传统的驾驶乐趣啊!”然后转过身,对财务小声说:“这个季度的成本又降了两个点,666。”
所以,怀挡的走红,是噱头吗?是。是革新吗?也是。
它是一个技术上顺理成章、成本上皆大欢喜、营销上偷梁换柱、体验上先苦后甜的缝合怪。它把传统驾驶的最后一丝仪式感给剥夺了,然后用空间和便利性这种更民粹的东西来补偿你。
你问我该不该接受?这个问题本身就没有意义。当62%的渗透率摆在这里的时候,它就不是一个选择题了。要么成仙,要么成盒。你接不接受,它都在那里,并且会越来越多。汽车设计的进化,从来就不是非黑即白,它只是用一个更符合当下这个“大家都不想开车只想在车里玩手机”的时代的解决方案,来替代上一个时代的方案而已。
最终,这个小小的拨杆会像自动挡一样,成为无人质疑的行业标配。而那些还在怀念地排挡“手感”的人,会和那些怀念手动挡“乐趣”的人一样,成为时代的眼泪。市场不相信眼泪,它只相信惯性。这,就是唯一的真理。
本新闻旨在弘扬社会正气,如发现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及时反馈,我们将认真核实并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