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挪威、丹麦和英国突然传出一些奇怪的事,说他们当初特别喜欢买咱中国的电动车,结果竟然藏了后门,开着开着就被咱们“远程熄火”了。
他们一方面在搞“测试”,一方面又宣布调查中国电动公交车,搞得挺热闹的。
咱们外交部、相关企业和科技大佬早就一针见血地指出,那些国家嘴里吹的“测试”漏洞百出,几乎把“栽赃”两个字写在脸上了。
不过,我留意到一些国外网友的评论,觉得其实咱们根本不用费心去解释,因为这种栽赃的事情发生得太频繁了,他们比咱们还懂这个套路。
去年,美国交通部长雷蒙多在采访里提过,中国卖给美国几百万辆新能源汽车,就像长着轮子的苹果手机,不光是在收集数据,还偷偷留了后门。
她还吓唬人说,北京一按遥控,咱们美国路上的车都得熄火,咋整啊。
结果全世界的网友立马发现了破绽:啥?轮子上的苹果手机?你这比喻是啥意思啊,原来除了偷偷收集用户隐私,这苹果还在美国当局的后台搞远程控制的后门?
哎呀,等等,看样子美国和以色列这对父子真的打算动手操纵那种BB机和手机设备,看来倒也不用担心啥了。
说起打击我们中国的新能源车这事,我倒觉得更好笑多点,生气倒没那么多。
因为欧美最早就宣传要发展新能源车,说这才是未来的人类交通,还到处炫耀自己技术底子比别人强,打算继续在汽车市场占据领导地位一百年。
短短几年时间里,他们自己竟然啥都没搞定,不提,反倒是被他们当成猎物的中国,把那些画得天花乱坠的PPT一个个变成了现实,还顺带把他们的钱也赚了个遍。
为啥会变成这样呢?说到底,实际上就是个“体制问题”。
为了搞好节能减排啊,中国这个国家挺鼓励大家买新能源车滴,不光有各种补贴,再一些大城市里,甚至还能直接给你上牌,省得你操心。
不过在不少西方国家,想买新能源车反倒得多交点路桥税,费用比传统燃油车还要高。
因为不少西方国家的道路维护得不怎么样,许多本土的新能源车也挺重,你开得越环保,路面破坏得越严重,修路的钱自然得你来买单。
要是那些西方“白左”们真的为了环保愿意多掏点钱呢?等你买了新能源车上路,想找个地方充个电,就会遇到这样的充电桩。
一台设备有三个接口,电线全都被贼给割断了,拿回去拆掉里面的金属线去卖。
你开电动车在欧美各种城市绕一大圈,看到的充电桩依然是这样的:
或者这样的:
偷金属,主要是因为这些东西值钱嘛。有啥子能让人为了它去犯法呢?主要是因为西方那些冶炼厂都倒闭了,供给少了,价格自然就翻高了。
工厂垮了,主要是因为西方产业出现空心化。至于为什么会空心化呢?大多是因为那些产业转移到别的国家啦,技术外包也多了,生产成本降低了,导致本土产业逐渐萎缩。
你看,归根结底,还得归咎于体制的问题。
一说到这个,就能明白,推动车子的得有个好点的路况和安稳的治安,再加上充沛的电能供应,以及轻工业和重工业的合理配合,还得每年源源不断涌现出大批工程师和技术工人。
简直可以说,你得有个实力雄厚的国家才行。
可惜的是,西方国家并不算这样强大的国家。你把所有技术都打包送过去,他们还是因为像刚才说的问题,对电动车的需求不够旺盛,需求少了,供给方面也没什么动力去搞研发,结果就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最后可能只能靠抹黑中国来获得一点点自我安慰。
反观咱们中国的电动车产业,正处在一个挺不错的良性循环当中。
乌兹别克斯坦的出租车司机乌卢格别克,花自己的钱买了一辆中国制造的电动车,价格是22万,在当地算是非常高端的车型啦。
因为中国这边的充电技术挺先进,买车还免费送家用充电桩,用民用电价的话,能耗几乎不用担心。
中国的电动车续航能力挺牛的,平时吃饭的时候充充电,乌卢格别克能跑上十几个小时,每天还能挣600块钱人民币,收入蹭蹭涨,快速迈向小康生活。
近日有消息传出,有人建议大家别买中国电动车,说在路上可能会被远程关机,导致突然停摆。不少路人听了都觉得不可置信,乌师傅听完之后,只觉得这是有点严重的大毛病,不太靠谱。
你别开中国的车,每天还给我发600的消息,这事儿靠谱吗?
一些欧美的资本家和政客脑子还算清楚,他们知道造谣没啥用,就又出钱雇水军,喊着“燃油车技术底子厚,中国搞新能源车方向走错了”。
南瓜是90后,咱们这一代人还没完呢,别以为我们忘了那张经典的汽车售价表。
先别跟我争论奔驰、凯迪拉克帝威为什么能卖到七位数的价位,我倒是挺想知道,你说说那些日系车怎么就敢卖五六十万呢?
那会儿中国的盒饭也就一两块钱,北京的房价才几千一平,你跟我说一个开不了十年的日系车,能换北京一套120平的房子?
西方车厂之所以敢定这个价,并不是靠所谓的“百年技艺沉淀”,而是靠那些霸王条款压住了市场。
在汽车圈里,有两个词挺常见的,一个叫“专利网”,另一个则是“法规标准陷阱”。
所谓的专利网,就是像德、美、英、日这些老牌大佬,把自己汽车的雨刷、发动机啥的专利都申了一遍,铺天盖地的那种。
后来的中国汽车,基本上没法完全不用那些技术,只要你用了其中一项,他们就会联手向你索要一个天价,结果你生产的车成本变得特别高,买的人也少。
接着就是垄断行业对标准的掌控,他们的产品个个都符合规定,而你的东西就是不达标,不让你上市。
一家中国汽车厂商坚持自主研发了一款车,行业测试都证明了这是他们自己搞的,结果美国车企偏偏说是借用了他们的技术,还要求赔偿。
就凭这种全方位的封锁,外资彻底掌控了中国的汽车市场。没有其他办法,中国消费者只能掏出六位数的高价去买那些西方根本卖不动的车型。
当初中国走汽车这条路,败在的不是对不对,而是欧美根本没打算让咱们有路可走。
所以回头一看那些西方国家那些所谓的指责,倒让咱们觉得特别搞笑。
其实是你搞的场比赛,自己安排人当裁判,还硬是把咱们拉上去,想看咱们出丑。结果跑了半圈,发现中国把自己早就甩得远远的,犯规都追不上。
这时候你就说什么比赛没啥意思呗,我只能说,你们那输不起的模样,倒是挺挺可爱的。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