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终于急了眼,16万神车砍到7万多,靠着爱信6AT又卖爆

当大众放下身段:从16万神坛跌到7万,爱信6AT如何让消费者疯狂买单?

大众终于急了眼,16万神车砍到7万多,靠着爱信6AT又卖爆-有驾

车市寒冬里,谁也没想到第一个掀桌子的会是大众。曾几何时,挂着VW标的车哪怕配置寒酸,价格也硬得像块石头。可今年夏天,一款曾经卖到16万的“神车”突然腰斩到7万多,4S店门口排队的人多得像超市抢鸡蛋——这画面你敢信?

一、降价狂潮背后的“生死时速” 去年还端着架子的朗逸、宝来,今年直接加入“价格敢死队”。某地经销商甚至打出“7.49万开走自动挡”的横幅,比五菱宏光MINI EV高配版还便宜。网友调侃:“以前是没钱买大众,现在是没钱才买大众。”但玩笑归玩笑,真金白银的降价确实炸出一波销量——单月订单破3万,工厂生产线三班倒,工人抱怨“连上厕所都要跑着去”。

这波操作背后是合资品牌的集体焦虑。比亚迪秦PLUS把混动价格打到10万内,长安逸动直接祭出“终身免费保养”,逼得大众不得不掏出终极武器:爱信6AT变速箱。这款被戏称“变速箱界AK47”的硬件,过去只出现在15万级以上车型,如今却成了7万级轿车的标配。某汽车论坛的工程师用户算过账:“单这颗变速箱成本就值2万,大众这次真是裤衩都赔光了。”

大众终于急了眼,16万神车砍到7万多,靠着爱信6AT又卖爆-有驾

二、变速箱里的“田忌赛马” 爱信6AT的加入堪称教科书级的降维打击。同价位国产车多用CVT或双离合,平顺性被吐槽“像坐摇摇车”,而6AT的换挡逻辑经过二十年打磨,连网约车司机都承认“踩油门像德芙一样丝滑”。更绝的是大众的“减配心理学”:中控屏换成手机支架、取消后排空调出风口,但方向盘LOGO和变速箱标号必须闪闪发光——完美击中中国人“可以简配不能丢面”的消费心态。

某位提车三个月的网约车司机现身说法:“乘客一上车看见大众标就夸‘这车高级’,听说还是AT变速箱,立马给五星好评。”相比之下,某些国产车堆满液晶屏却因顿挫感被投诉的案例,反倒成了大众的反向广告。

三、合资车的“断臂求生”能走多远? 但降价从来是剂猛药。有业内人士爆料:部分4S店偷偷减配了ESP车身稳定系统,保养时推荐的“原厂机油”其实是贴牌货。更魔幻的是二手车市场——去年14万落地的同款车,现在车商收购价不到6万,车主哭诉“卖车比炒股亏得还快”。

这场价格战的终局或许早已注定。当特斯拉Model 2放风要卖15万,当比亚迪海鸥续航做到400公里只卖7万,合资品牌除了降价似乎无路可退。但消费者心里跟明镜似的:今天捡的便宜,明天会不会变成修车厂的账单?某位刚退订的准车主的话很犀利:“大众现在像过季奢侈品,打折越狠,越让人怀疑是不是要撤柜。”

大众终于急了眼,16万神车砍到7万多,靠着爱信6AT又卖爆-有驾

所以问题来了:当神车走下神坛,你是那个连夜排队的人,还是等着抄底二手车的“等等党”?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