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车企在英国市场正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和广阔的前景,但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整体来看,凭借在电动化领域的优势和深入的本土化策略,中国品牌正在快速提升其市场份额和影响力。
销量表现与市场地位
中国车企在英国的销量增长迅猛,市场份额显著提升。值得注意的是,在2025年9月英国最畅销车型前十榜单中,来自奇瑞和比亚迪的两款中国车型成功上榜,当月中国品牌整体在英销量同比增长了12.7%。
具体数据表现如下:
市场份额:2025年6月,中国品牌汽车销量达到18,944辆,占英国当月总销量的10%,相较于去年同期的6%有大幅增长。整个2025年上半年,中国品牌的市场份额已超过8%,相当于每售出12辆新车中就有1辆来自中国。
重点品牌表现:
比亚迪:销量增长尤为突出,2025年7月单月销量达3,184辆,年内累计销量同比增长了五倍;5月份销量同比增长高达654.1%,市场份额突破2%,品牌排名跃升至第18位。
奇瑞(含OMODA、Jaecoo):旗下车型已进入英国月度销量前十榜单。
MG(名爵):凭借多年的市场深耕,MG ZS等车型稳定在英国销量前十榜单内,保持着领先优势。
新兴品牌:OMODA和极氪等品牌在进入市场仅几个月后,也从零开始取得了可观的市场份额。
发展的有利因素
契合英国电动化转型趋势:英国电动汽车市场正在高速增长,2025年9月纯电动汽车销量同比增长超过30%,创下历史单月新高。中国车企在电动化技术方面布局前瞻,产品竞争力强。例如,名爵率先推出了覆盖纯电动(BEV)、插电混动(PHEV)、混合动力(HEV)的全系新能源车型;比亚迪则凭借其“刀片电池”等核心技术在电动领域具备强大优势,这与英国市场的需求高度契合。
相对友好的政策环境:英国的贸易政策相对独立,未像欧盟那样对中国电动汽车设置反补贴障碍,也不像美国市场那样将中国汽车拒之门外。此外,英国政府正大力推动电动化,不仅确认了2030年起禁售新的汽油和柴油车,还推出了电动汽车补贴计划(对符合条件的车型提供最高3750英镑优惠),为中国电动车企创造了重要的发展机遇。
深入的本土化运营:部分中国车企注重适应本地市场需求。以名爵为例,其在欧洲设立研发中心,针对当地路况对底盘进行专门调校,提供右舵车型,并使车载系统支持欧洲主流语音助手。更重要的是,名爵与英国保险公司合作推出定制车险,保费比同级德系车低30%,有效缓解了当地用户对维修成本的担忧。
面临的主要挑战
品牌溢价能力不足:尽管销量快速增长,但中国车企的盈利能力仍面临挑战。以名爵为例,其在英国的平均单车售价仅为2.3万英镑,低于大众的3.1万英镑和起亚的2.8万英镑,导致其利润率仅为4.5%,远低于8%的行业平均水平。如何提升品牌价值、获得高端车型的市场认可是关键。
市场竞争日益加剧:大众、宝马等欧洲传统车企正在加速电动化转型,例如大众ID.4已在2025年在英国降价10%以应对竞争。同时,中国车企之间的内部竞争也在加剧,品牌需要在800V高压平台、超充网络建设等方面持续投入,才能在技术和用户体验上保持优势。
政策存在不确定性:英国政府计划从2025年起将电动车补贴的门槛从3.5万英镑降至2.5万英镑,这可能会影响部分中国主力车型的竞争力。同时,英国相关行业人士已建议政府收紧政策,例如要求中国车企在英国本地建厂,这或将增加中国车企的运营成本与复杂性。
市场消费结构不均衡:目前英国电动汽车市场呈现“对公为主、私人增长”的特征。数据显示,9月售出的纯电动新车中71.4%由企业或机构采购,私家车市场的渗透率相对较低。中国车企需要进一步挖掘私人消费市场的潜力,以实现更均衡和可持续的增长。#英国9月电动汽车销量创历史新高#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