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了三年增程车,算了笔经济账:这些痛点让人头疼,省油未必省钱
开了三年增程车。今天我想坐下来。好好算一笔账。
不是粗略估算。是一行一行。一项一项。那种。
结果让我有点恍惚。
三年前。我坚定地认为增程是“完美方案”。电的低成本。油的零焦虑。听起来多么诱人。现在回头看。有些真相。只有时间能告诉你。
先说说我为什么选它。
油价越来越高。那时候每升已经逼近8块钱。我每年要开接近两万公里。这个数字。光想就肉疼。纯电?我也犹豫过。但续航焦虑像一把悬着的剑。不敢冒险。
增程车似乎是光。是答案。是妥协中的最优解。
——却也是我误解的开始。
头半年。我几乎每天都充电。感觉自己特别精明。每公里电费不到一毛。那种成就感。是真的。
但后来。我渐渐懒了。或者说是累了。
电池容量太小了。纯电根本撑不住我两天通勤。频繁找桩、等待。半小时。一小时。时间也是成本。我后来索性用油。而这就是第一个痛点:
增程模式下的油耗。比传统燃油车还要高。
高多少?
大概百公里多出1-2升。
不明显。但三年来累积下来。
是一笔你从没预想过的开销。
而我。为了“彻底解决充电问题”。做了一个决定:
装家充桩。
听起来很理想。对不对?
但这一步。让我真正跌进“隐形成本”的深坑。
首先。你得有个固定车位。
我原本没有。也不打算买。
但为了这个桩。我花了12万。
对。十二万。
这还没完。
报装。材料。施工。物业沟通。电网审批。
前后花了接近五千块。
和无数个下午的请假、奔波、打电话。
你以为这就结束了?
不。真正的长期成本。这时候才刚浮出水面。
电池。
增程车的电池容量小。充放循环次数远超纯电车。
我的车三年下来。健康度已经掉到82%。
是。它还能用。
但续航明显少了。
充电频率更高了。
而最让我睡不着的是:
未来呢?
如果健康度降到70%以下。
换电池要多少钱?
车企说“终身质保”?
别太天真。
条款你读过了吗?
“电池衰减到初始容量的70%以下”才符合换新标准。
而健康度≠实际可用容量。
中间差了可能整整10个百分点。
——这些。销售不会告诉你。
就算符合标准。流程呢?时间呢?
车辆检测、报告审批、电池调配……
中间如果没车用。成本谁承担?
这些都是沉默的代价。
还有保值率。
你以为新能源车都不保值?
增程车可能更甚。
电池健康度一旦公开。
车价就会毫不犹豫地往下跳。
你说。这些我当初怎么可能想得到?
所以回到标题那个问题:
省油?是真的。
省钱?未必。
电费便宜。油费也不低。
家充桩是方便。但前置投入巨大。
电池衰减是慢性病。一时不致命。但一直耗着你。
它适合什么样的人?
也许是你已经有固定车位。
或者小区充电设施极其完善。
每天通勤距离刚好在纯电续航内。
偶尔长途。用油也不焦虑。
——是的。它仍然有它的好。
但如果你像我当初一样。
以为买了一台“什么都能省”的车。
可能会失望。
三年后的今天。
我坐在电脑前。
看着密密麻麻的账单。
油费、电费、车位费、电池健康报告、保值率预估……
我算清楚了。
但这笔账。没有赢家。
车还是好车。
只是“经济账”这三个字。
比想象的要复杂得多。
希望你。
在看完这篇文章之后。
能少走一点弯路。
多看清一些数字背后的真相。
晚安。
或者。该说早安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