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摩托车大变局,国产崛起遭挤压,市场格局难逆

越南街头的摩托车风云,真是让人瞠目结舌

你在那边转一圈,第一眼就能看到个挺醒目的情况:路上跑的摩托车,十辆里大概九辆都是日本的本田、雅马,咱中国品牌的车子,实在像藏在角落似的

你说,这场景是不是挺有意思

我自己去越南旅游时,刚开始还挺新鲜的,觉得那摩托车真是“遍地开花”

越南摩托车大变局,国产崛起遭挤压,市场格局难逆-有驾

可是,咱们要是再往深里想,背后那一段故事

跟一场“翻天覆地”的变革差不多

其实,早在2002年,重庆的力帆、隆鑫那些中国企业,单是对越南出口的摩托车,金额就冲到了19.2亿人民币

市场份额一度超过了八成

越南摩托车大变局,国产崛起遭挤压,市场格局难逆-有驾

那时候,街头巷尾,随便一辆摩托车上,你都能看到“中国产”的影子

可不知道咋的,转眼之间,这些中国牌子几乎都变成稀客了,就像你走在大街上,突然发现原本热闹的摊位都空了

这背后,那根本不是日本企业多厉害,而是咱自己埋的“雷”

● 越南这地方,摩托车的“命”都绑在一块儿了

咱们得先懂点越南这个国家对摩托的“情深义重”

越南摩托车大变局,国产崛起遭挤压,市场格局难逆-有驾

你瞧,越南的地形像一条细长的带子,山脉像老虎爬一样横在中间

红河三角洲把南北一分为二

你说高速公路和铁路多得少得

几条好像都没几条,基本上能跑的车也就摩托车最对头

越南摩托车大变局,国产崛起遭挤压,市场格局难逆-有驾

你要是去那边看看,保准会惊掉下巴:注册的摩托车都超过六千万辆,差不多每家每户都得有辆,农村里更是随便一人骑着,后面还驮着大把牛草,或者载着几个床垫

实在就是“万能工具箱”

你试想,一个普通老百姓

那得三年工资才够买一辆,还得交各种税

越南摩托车大变局,国产崛起遭挤压,市场格局难逆-有驾

老城区的小巷子都塞不下汽车

对他们来说,摩托车不只是交通工具,更像是“谋生的家伙”

从穿衣到吃饭,几乎每个家庭都离不开它

有时候你还能从一个人的车上看出他的“家底”

越南摩托车大变局,国产崛起遭挤压,市场格局难逆-有驾

我记得去年在越南,见过一老大爷,骑着破旧的摩托,后面还驮着一大堆自家养的鸡鸭,真是“走哪算哪

实在像“生命线”一样重要

● 中国摩托“曾经的辉煌”与“深坑”

说起那段辉煌,得回溯到90年代

那时候,街上跑的基本是日本的本田、雅马,靠着质量好、牌子硬

越南摩托车大变局,国产崛起遭挤压,市场格局难逆-有驾

那时候,谁都知道,买日本车就是“靠谱”,车子耐用,跑得远

可是,情况来了:这些日本车

一辆弯梁摩托,能卖到2100美元,折合人民币也得两万多块人民币,普通越南工人一年辛苦拼命干活都买不起

基本上是“大半年的血汗钱”

越南摩托车大变局,国产崛起遭挤压,市场格局难逆-有驾

这时候,咱们中国的企业盯上了这个巨大缺口,瞅准了机会

像潮水一样涌进越南市场

从1999年开始,重庆力帆、济南轻骑这些牌子,开始“倒腾”摩托车,价格一下子就压到了700到1200美元

离越南近的广西、云南的厂子,运输成本低,优势明显

越南摩托车大变局,国产崛起遭挤压,市场格局难逆-有驾

很快在边境铺开了销售网络

两三年时间,咱们中国的摩托市场份,从零飙到八成多,广告牌上“隆鑫”“嘉陵”的字样随处可见

当地人还管这叫“中国冲击”

2002年,光重庆一地的出口额就已达到了3.2亿美元,谁都觉得,咱们中国的摩托,搞定东南亚

越南摩托车大变局,国产崛起遭挤压,市场格局难逆-有驾

● 内斗、价格战,市场变了味儿

可没想到,繁荣的日子没持续多久

你想,看到赚钱,七十多个中国品牌都蜂拥而至

为了争夺经销商,为了多卖几辆车

一开始,车卖800美元,后来每个月还跌70美元,到了两年后

越南摩托车大变局,国产崛起遭挤压,市场格局难逆-有驾

价格竟然逼近了170美元

你说,这不是“白菜价”

可是,利润哪里还能保证

越南摩托车大变局,国产崛起遭挤压,市场格局难逆-有驾

一辆车的利润,重庆力帆当时只有30块人民币

只能往成本上“挤牙膏”

质量也是一塌糊涂,有的车刚买回去没几个月,螺丝就掉了,发动机不响了

消费者看在眼里,心里明白:便宜没好货

越南摩托车大变局,国产崛起遭挤压,市场格局难逆-有驾

慢慢就没人敢再碰中国货了

越南政府也看不下去了,觉得本土的小车厂都快中国低价车“挤死”了

这样一来,价格优势没了,市场份额一路掉

弄到最后只剩下不到5%

越南摩托车大变局,国产崛起遭挤压,市场格局难逆-有驾

你说,这场“盛极而衰”的戏

● 日本企业的反击,真是“老谋深算”

恰好在中国企业自相残杀、内斗不休的时候

日系的巨头们倒没着急打价格战

你瞧本田,专门就...来说越南市场,开发了“平价款”,价格比中国车贵一点点,但它的发动机能跑十年

越南摩托车大变局,国产崛起遭挤压,市场格局难逆-有驾

雅马哈则在越南建了密密麻麻的维修点,无论你在乡下还是城市,车一坏

日本人早就摸透了越南人的心思:买摩托车不仅要便宜,还得“省心”

他们的车虽贵点,但耐用、跑得远

慢慢地,越南人又开始“回头买日本车”了

越南摩托车大变局,国产崛起遭挤压,市场格局难逆-有驾

据说到2025年,本田在越南的市场份额还占着74.8%

雅马哈也稳坐20%以上

中国品牌,只能在角落里“捡点碎片”

有人问,难道中国车真的在越南市场“死光了”

越南摩托车大变局,国产崛起遭挤压,市场格局难逆-有驾

因为,市场这块“肥肉”还在等着咱们去“啃”

最近几年,电动化的浪潮席卷而来

越南街头也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电动车

咱们中国的企业,眼睛都亮了

越南摩托车大变局,国产崛起遭挤压,市场格局难逆-有驾

越南政府为了治理污染,从2025年起,开始限制燃油摩托车,还把电动车的购车税全免

这下,价格变得更亲民,充电只要0.25到0.5元,能跑50到70公里

绿源、雅迪这些中国品牌,早在越南就开始建厂了

绿源在兴安省投入了300万美元,一年能产出5万辆电动车,雅迪在河内的工厂

越南摩托车大变局,国产崛起遭挤压,市场格局难逆-有驾

一个月就能造出1.2万辆

到了2023年,雅迪在越南的销量猛涨36%

越南人也觉得中国的电动车“香得很”,款式多、价格合理,还能换挡

比那种没减震、没信号的“土炮”电动车强多了

越南摩托车大变局,国产崛起遭挤压,市场格局难逆-有驾

但日本企业也不傻,早早就推出了自己的电动摩托,续航50公里,售价不到3000万越南盾,还搞了“换电”技术

雅马哈也厉害,自己在越南生产的发动机,不光供本地,还出口到泰国、印尼

越南本土品牌也崛起了,2025年前半年就卖了7.1万辆,靠着政策扶持

你说,咱们中国车的压力大了

越南摩托车大变局,国产崛起遭挤压,市场格局难逆-有驾

但,发展这块路,还得“深挖根”,别光盯着眼前的小利,要把质量、服务都搞得“扎实”点

最怕的其实是自己“打自己脸”

当年的“人性之恶”让中国摩托车摔了一跤,就看这次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