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圈里有件大事,可能很多准备买车或者关注汽车的朋友都听说了。
那就是一汽奥迪在8月8号发布了两款重磅新车,一款是全新的燃油轿车A5L,另一款是纯电动的SUV,叫Q6L e-tron家族。
这本来是车企正常的上新活动,但这次不一样,引起了特别大的关注,原因就出在它们都搭载了华为的乾崑智能驾驶系统。
这件事儿可不小,一个德国百年豪华品牌,以严谨的机械工艺闻名于世,现在却高调地和中国的科技巨头华为“联姻”,这背后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是奥迪自己玩不转智能了,还是说这其实是一场强强联合,预示着未来造车的新方向?
咱们今天就来把这事儿掰开了、揉碎了,用大白话好好聊聊。
首先咱们得明白一个大背景,就是现在买车的标准变了。
搁在十年前,我们买一辆好车,看的是什么?
是发动机排量大不大,是百公里加速快不快,是底盘扎不扎实,内饰用料好不好。
这些东西,是传统汽车的硬实力,也是像奥迪这样的德系品牌最骄傲的地方。
但是现在,尤其是在咱们中国这个全球竞争最激烈的市场上,情况完全不同了。
现在的消费者,特别是年轻人,买车的时候会问一连串新问题:车上的大屏幕反应快不快,卡不卡?
语音助手聪不聪明,能不能听懂我的话?
导航系统好不好用,会不会带我走冤枉路?
最关键的是,这个车的辅助驾驶功能怎么样,能不能在堵车的时候帮我跟车,在跑高速的时候让我省点心?
大家看,问题的核心已经从“机械素质”转移到了“智能体验”上。
汽车这个产品,正在从一个纯粹的交通工具,变成一个大型的、可移动的智能终端。
这就给奥迪这样的传统大厂出了个难题。
一方面,他们在发动机、变速箱、底盘调校这些传统项目上依然是世界顶尖水平;但另一方面,在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这个全新的赛道上,咱们中国的科技公司,特别是华为,确实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
这时候奥迪就有两个选择:一个是自己关起门来,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去追赶,但这可能需要好几年的时间,市场可不等人。
另一个选择,就是找这个领域最强的伙伴合作。
一汽奥迪显然就做了这个最聪明的选择,直接牵手了华为这个“最强大脑”。
我们先来看看这次打头阵的燃油车,一汽奥迪A5L。
虽然它是烧油的,但你可千万别把它当成一辆普通的传统汽车,它骨子里已经是一台高度智能化的新物种了。
它的起售价是23.98万元,这个价格对于一辆挂着奥迪标、全新换代的B级轿跑来说,可以说非常有竞争力。
但价格只是个开始,它真正的亮点在于内在的改变。
首先,它特别懂得咱们中国人的需求。
海外版的A5,后排空间只能说够用,但这次的A5L,专门为中国市场把轴距加长了77毫米。
这77毫米听起来不多,但反映到后排,就是实实在在的腿部空间,坐进去立马就能感觉到宽敞,不再憋屈。
而且,它还专门根据咱们国人的身材特点,设计了一套叫“云感座椅”的座位,包裹性和支撑性都很好,长途开车或者坐车都不会那么累。
甚至连后排座椅的靠背角度都做了优化,可以调到最大28度,让人能以一个更放松的姿势乘坐。
这些细节都说明,奥迪这次是真的在用心研究中国消费者的喜好,而不是简单地把国外的车搬过来卖。
当然,最核心的变化,还是它的“大脑”和“神经系统”被彻底更新了。
它用了最新的E³ 1.2电子电气架构,这东西说白了,就像是给车换了一套更强大的中央处理器和网络系统,保证了车里那三块大屏幕(主驾驶屏、中控屏、副驾娱乐屏)和各种智能功能都能运行得飞快,不会出现卡顿。
而给这套强大硬件注入灵魂的,就是华为乾崑智驾。
这可不是简单地在车机里装个华为的软件,而是从设计之初就深度融合的。
举个例子,它的激光雷达,就是智能驾驶的“眼睛”,被很巧妙地装在了车头,而且还带一套自动加热和清洁系统。
这有什么用呢?
用处可大了。
比如在下雨、下雪天,或者车身沾满了泥巴,这套系统能自己保持“眼睛”的干净和正常工作温度,确保智能驾驶功能不会因为天气不好就“罢工”。
这就是德国人的严谨工艺和中国科技的智能贴心结合在了一起,解决了用户的实际痛点。
再来看看这次压轴登场的纯电动车,一汽奥迪Q6L e-tron家族。
如果说A5L是奥迪在燃油车领域的智能化尝试,那Q6L e-tron就是它和华为在纯电赛道上全力出击的王牌。
它的起售价是34.88万元,直接瞄准了国内高端电动车的市场。
这台车,可以说从里到外都是为了满足中国市场的最高要求而打造的。
它的智能驾驶系统,是这次合作的最高成果。
全车装了2个激光雷达、13个摄像头、5个毫米波雷达和12个超声波雷达,硬件配置直接拉满。
在这么多“眼睛”和“耳朵”的帮助下,华为乾崑为它打造了一套不需要高精地图就能实现高级别辅助驾驶的系统。
这套系统有多厉害呢?
它不像有些车,到了没有高精地图覆盖的城市或路段就变得不那么聪明了。
它更像一个真正有经验的司机,靠实时看到的情况来做判断。
比如说,它能准确识别红绿灯,甚至能看到倒计时读秒,然后自己决定是停还是走;在一些复杂的路口需要左转时,它能智能地判断车流的间隙,安全高效地完成转向;面对咱们城市里常见的“鬼探头”(行人或非机动车突然窜出)和旁边车辆强行加塞的情况,它都能提前做出预判,避免危险。
这套系统,可以说就是为了应对中国复杂的交通路况量身定做的“中国好司机”。
作为一辆电动车,大家最关心的续航和充电问题,Q6L e-tron也交出了一份不错的答卷。
它用了宁德时代的107度大电池,官方公布的续航里程达到了765公里,这个数字基本上可以打消大部分人的里程焦虑了。
更方便的是它的充电速度,官方说最快充电10分钟,就能增加294公里的续航,也就是我们去服务区上个厕所、买瓶水的功夫,车子就又能跑很远了。
而且它还能兼容市面上800V和400V的充电桩,不用特意去找特定的超级充电站,大大增加了便利性。
所以,把这些信息汇总起来看,一汽奥迪这次的发布会,其实是在向市场传递一个非常明确的信号:未来的好车,不再是单靠某一项长板就能取胜了。
它必须是传统造车工艺和前沿智能科技的结合体。
奥迪用自己百年来积累的造车经验,保证了车辆的安全性、操控感和品质感,这是它的“身体”;而华为则用它在信息技术、人工智能领域的顶尖实力,为这台车装上了聪明的“大脑”和敏锐的“感官”。
这不再是谁求谁,谁依赖谁的问题,而是一种互相成就、共同进化的新合作模式。
这件事也从侧面证明了,我们中国的科技实力,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成为了全球汽车巨头都必须正视并且积极寻求合作的核心力量。
对于我们普通消费者来说,这无疑是件大好事,因为这样的强强联合,最终会催生出更多更好、更智能、也更懂我们的汽车产品。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