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迪车主遇水泥罐车事故,厂家送新车,安全体验引深思

有人说,人生大起大落就像过山车。可对于雅安的这位奥迪车主来说,人生的大落后面竟然跟着一个大大的“大起”。出门遇水泥罐车,本来以为凶多吉少,车都被压成那样了,人却安然无恙,这是命大?还是说这台奥迪确实靠谱?厂家一听这事儿,不但没推脱责任,反手送了一辆全新车,还升级型号,这事儿怎么看都像在看热血动漫。

但这真是天上掉馅饼的事吗?车主是因祸得福,还是说厂家的算计更高明?咱仔细品品这么一出。

首先,咱得问自己一个问题:买车到底图个啥?图面子?图配置?还是最核心的——安全?要不是这场事故,谁会想到自己有一天能经历生死一线?你买辆车天天研究什么“百公里加速几秒”,“超大屏感应中控”,可真正碰到命悬一线的时候,能救命的,还是那些你平时根本不在意的质量和安全结构。

这家奥迪的表现,说明了啥?说明人家在这关头的底气和担当。水泥罐车那体积、那重量,直接压过来,A4L居然守住了一车人的性命,这就是铁打的广告,啥也不用说。你别管厂家后面是想宣传还是啥,关键时刻拿得出成绩单,咱不服不行。这事儿换别的品牌咋样?你想象一下,要么厂家推脱责任,要么跟你打官司扯来扯去,十有八九不会出现“免费送你一台升级款”的局面。

估计现在车主那心情,刺激过后只剩下感激了。像这种“命大”得来的幸运,真是做梦都能笑醒。保险公司赔钱、厂家给新车,赚的是一份安心和一份天上掉馅饼的实惠。可问题又来了,凭啥人家这种“大方”?厂家图啥?

厂家其实什么都图,最图的是“口碑”。广告砸多少都没这种真实案例有说服力。这不是“凡尔赛”,是血淋淋的事实。你看多少XX品牌天天说自己安全,PPT做得溜溜的,动不动就用电脑画个钢结构,搭配震撼配乐,大数据当噱头。等出事了?各种推诿,恨不得跟自己一点关系没有。可到头来大家心里都清楚,那种车就是纸糊的,厂商还舍不得用料,光靠情怀、靠粉丝卖车,实在是有点“耍臭不要脸”。

这种时候,你是不是也得琢磨琢磨,以后买车,到底该怎么选?是相信网红推荐?相信营销话术?还是看这公司敢不敢拉出来真刀实枪地和现实碰一碰?说白了,命只有一条,再有钱也换不回来。买车,就得买“关键时刻能护住你”的那种。剩下的,“弹射起步”、“极速漂移”、“万种驾驶模式”,是谁都能吹出来,可是多少年轻人信了,被怂恿得上天入地,结果安全带懒得系、该装的安全配置不舍得加,出了事厂商一个比一个会甩锅,到时候赔的还是你自己。

奥迪车主遇水泥罐车事故,厂家送新车,安全体验引深思-有驾
奥迪车主遇水泥罐车事故,厂家送新车,安全体验引深思-有驾

有个现象不知道大家注意没有,现在有些车厂恨不得把车做得跟玩具似的,能跳能弹会漂移,年轻人看着着迷,实际用起来跟“追命夺魂”似的。每年因为这些稀奇古怪驾驶模式,把自己玩进沟里的新闻难看吗?可还是一堆小年轻死活不长脑子,追着热点、跟着潮流,结果越来越拿命开玩笑。

其实真正用心的车厂,最擅长的不是搞花活,是怎么把AB柱做得结实点,把底盘弄得厚一点,真正到了危急关头,能多保一条命是一条命。就像这一次,奥迪A4L车身压成饼,但里面的人还活蹦乱跳,说难听点,这一个例子顶一百条虚头八脑的广告。

你再看看现在有些一夜爆火的新品牌,销量是上去了,风头是盖过了老牌子。可实际呢?厂里跟组装机似的,随便拿几块拼一拼,底盘一查就是塑料板,强度根本不值一提。买回家天天想着新鲜那点功能,真碰上极端情况,谁替你兜底?

说回来,这次奥迪的做法其实也够大方。这回送新车,钱其实花得最划算。你琢磨琢磨,现在不是流行砸钱拍大片、找明星带货、买综艺节目冠名么?动不动几千万撒出去,结果一小波热度很快就过去。可这一辆新车送出去,多少人看到了?大家一传十,十传百,宣传的牌面值立马拉满,那叫一个“值”。而且不光是给自己广告,顺带还让同价位其他车主夜里睡不着觉,得琢磨琢磨自己开的车,被水泥罐车压一下,自己能不能也像这位大哥一样全身而退。

奥迪车主遇水泥罐车事故,厂家送新车,安全体验引深思-有驾

看热闹咱不能只看表面,你还得想一个问题,护住人命的,到底是车的本事,还是命好?其实什么都不是偶然,这些“安全设计”“车身用料”,都是钱堆出来的。车厂不是傻子,舍得在这儿砸钱,绝对不只是因为好看,怕的是到时候出事了赔不清。可现如今,就有那么几个新品牌,乐呵呵地把成本省在这个最关键的地方,然后用各种高大上的功能吸引眼球。你要是觉得人家真是为你好,那你可能是没在意过自己能不能活着走下车门。

很多人买车总想一步到位,觉得“新技术、新潮流、新品牌就是牛”——可如果连最起码的车身强度都保证不了,搞四层夹胶玻璃有啥用?啥灯都智能,定位全是高科技,可出事的那一刻呢?材料、结构,是决定你命能不能保住的根本。说白了,用料实在、底气硬,关键时刻那才叫底气。

奥迪车主遇水泥罐车事故,厂家送新车,安全体验引深思-有驾

当然,咱也不是要捧哪家,批哪家,只是希望大家想一想——出事儿了,你希望车是什么样?PPt花俏功能还是厚实安全壳?你买车到底是自己开的,还是网上“测评车神”开的?

说到保险公司赔钱这茬,也是细思极恐。你也看到了,全新一辆车到手,保险还能赔。这一下车主是真赚。可换句话说,哪怕你是高配白送,没了命还管啥赔偿不赔偿?车是消耗品,命是一次性的。别为了几千块优惠就迷失自我,关键时刻撑不住还不如走路来得保险。

这场事故其实最值得警醒的不止是车主或厂家,而是我们所有还没出事而自信满满的司机们。你可以信新潮,但别信“营销玄学”;你可以要性价比,但不要牺牲安全为代价。

*总结起来,一辆车卖得好不好,关键还是“护命”二字。你整天忙活“智能驾驶、智能互联”,到头来万一真用上了这些黑科技,不如一根结实的AB柱更实在。两千块钱买个大牌子的全铝合金,多活十年不香吗?*

这次奥迪的事,是热搜,也是“活广告”。可广告还有用没用,最后还得靠你自己一双眼、一颗心。宣传归宣传,安全归安全,命归自己。你买的到底是什么?别最后把钱省给了厂家,把命丢给了别人。咱们老百姓买车,首位从来没变过:别要花里胡哨,命重要,车等于一条命,这比什么都硬气。

我们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倡导文明、健康的社会风气。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相关证明以便处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