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发力增程,服务全面升维,深耕用户需求

最近汽车圈里有个事儿挺有意思,值得咱们普通人坐下来好好聊聊。

主角是小鹏汽车,这家公司在很多人印象里,一直是个铁杆的“纯电派”,张口闭口都是技术、智能、全电动。

可就在前不久,他们突然推出了旗下首款增程动力汽车——小鹏X9的增程版。

小鹏发力增程,服务全面升维,深耕用户需求-有驾

这消息一出来,不少人都觉得有点懵。

为啥呢?

因为现在的大环境是,纯电动车技术一天一个样,续航越来越长,充电越来越快,好像马上就要一统江湖了。

而增程技术,虽然前几年风光过一阵,但最近明显感觉有点降温,就连之前靠着增程车打下一片江山的理想汽车,最近几个月的销量都出现了不小的下滑。

在这么个时间点,小札实做纯电的小鹏,反过来去做增程,这不就像是大家都在往前跑,他却扭头往回走了一步吗?

很多人心里都犯嘀咕:小鹏这是没招了,还是有什么咱们没看懂的深层考虑?

咱们先得把一个误会给解开。

很多人觉得,小鹏现在才推出增程,八成是早几年立项的老项目,当时觉得增程市场火,就跟着上了,现在船都造好了,总不能扔了,只能硬着头皮推向市场。

这种猜测不能说完全没道理,毕竟造车是个漫长的过程。

但如果我们仔细看看小鹏这次发布会上的说法,以及这款车的具体配置,就会发现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

小鹏发力增程,服务全面升维,深耕用户需求-有驾

小鹏自己也说了,他们考虑的不是怎么在国内跟别人抢蛋糕,而是怎么去满足一些纯电动车目前还很难覆盖到的特殊需求。

比如说,在一些电力设施不太稳定的国家和地区,开纯电动车心里总是不踏实,万一停电了,车就成了个大铁疙瘩。

又或者,在咱们国家极寒的东北地区,冬天零下几十度,纯电车的电池续航会打很大的折扣,这续航焦虑可不是开玩笑的。

再想想那些喜欢自驾游,要去新疆、西藏等无人区的朋友,几百公里见不到一个充电桩是常事,开纯电车敢往里闯吗?

这么一想,小鹏的思路就清晰了。

他不是要用增程车去替代城市里的纯电车,而是要做一个“补充”。

这个补充,专门针对那些极端环境和特殊场景。

他要告诉消费者,不管你去哪儿,不管那里的条件多恶劣,小鹏都能给你提供一个靠谱的出行方案。

这其实是一种服务理念的升级。

以前大家比的是谁的车续航长、加速快,现在小鹏想比的是,谁能让用户在任何情况下都感到安心。

小鹏发力增程,服务全面升维,深耕用户需求-有驾

所以,他们把第一款增程技术用在了旗舰车型X9上,这本身就说明,这台车不是为了跑量去跟别人拼价格的,而是要做一个高品质、全能型的标杆,用来提升品牌形象和用户信任度。

光有想法还不行,产品得拿出真本事。

小鹏这套“鲲鹏超级增程”系统,确实是下了一番功夫,专门去解决了很多早期增程车主抱怨的“老毛病”。

首先就是续航和补能。

小鹏的办法很直接,给你一块大容量的电池,再配上一个大油箱,两者加起来,综合续航能超过1600公里。

这个数字是什么概念?

基本上就是你从北京出发,一路开到广东,中途都不需要特意去找加油站或者充电桩。

而且,它用的电池还支持800V超快充,充电速度和纯电版一样快。

这就让车主有了极大的灵活性,在城市里,你可以把它当纯电车用,享受低成本和安静的驾驶体验;要出远门,它又能像油车一样方便,彻底告别续航焦虑。

在能耗方面也控制得相当好,官方说一升油能发超过3.6度电,综合算下来,百公里油耗才两个多升,对于这么大一台MPV来说,真的是非常省了。

再一个,就是解决了很多人担心的“亏电”问题。

小鹏发力增程,服务全面升维,深耕用户需求-有驾

以前不少增程车,在电池电量充足的时候开起来很爽,可一旦电量用得差不多了,发动机开始介入工作,不仅噪音大,车子还会变得没劲,加速软绵绵的,体验感直线下降。

小鹏作为后来者,看到了这个问题,就在技术上做了针对性的优化。

他们的增程器在设计的时候,就充分考虑了在低电量下也要保持高效工作。

最终的效果是,即便电池电量只剩下百分之八,这台X9依然能保持150公里的时速稳定行驶,动力完全不会衰减。

这就给驾驶者吃了一颗定心丸,不管电量多少,车子的性能表现都是一致的,开起来始终从容。

同时,在噪音和振动控制上,也下了很大力气,官方数据显示增程器工作时的振动和噪音都大幅降低,力求让车内的安静程度和纯电版没有太大差别。

当然,对于一款要应对各种复杂路况的车来说,可靠性是重中之重。

小鹏为了验证这套系统的稳定性,可以说是下了血本。

他们花了两年多的时间,在全球20个国家、三百多个城市进行了超过两千万公里的实地测试。

从零下几十度的北极圈,到地表温度高达70摄氏度的吐鲁番;从欧洲老城区的狭窄石板路,到国内海拔三千米以上的高原。

小鹏发力增程,服务全面升维,深耕用户需求-有驾

可以说,我们能想到的各种苛刻环境,这台车都替我们先去体验了一遍。

这种严苛的测试,换来的就是产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让车主不管把车开到哪里,心里都有底。

最后,作为一台MPV,空间表现是它的核心价值。

很多人会担心,车里又要装发动机,又要装油箱,会不会把乘坐空间和后备箱给挤占了?

小鹏通过一个非常巧妙的集成化设计解决了这个问题。

他们把后桥上的排气系统、油箱、后轮转向、空气悬架等一大堆零件,像搭积木一样高度整合在一起,极大地节省了底盘空间。

带来的直接好处就是,这台增程版的X9在空间上几乎没有妥协。

即便是坐满七个人,后备箱依然能放下好几个大行李箱,满足全家出行的需求。

所以综合来看,小鹏推出增程版X9,绝对不是一次心血来潮,也不是迫于无奈,而是一次深思熟虑的战略布局。

它用三十多万的起售价告诉市场,它的目标客户,是那些对出行品质、续航能力和使用场景有更高要求的用户。

它追求的不是单纯的销量数字,而是通过解决用户的实际痛点,树立起一个“全能、可靠”的品牌形象。

这背后,我们能看到一个更加成熟和稳健的小鹏。

在经历了前几年的快速发展后,他们开始懂得,只有先把基础打牢,把用户的核心需求服务好,守住自己的基本盘,未来那些关于机器人、飞行汽车的宏大梦想,才有更坚实的土壤去生根发芽。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