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YU7提车难,定金难退,车主组织维权

标题:等一年才提车?小米YU7车主们的崩溃与反思

朋友们,最近汽车圈的瓜比西瓜还大,主角换成了小米YU7。前几天上市首发,场面火爆到让人怀疑自己在抢限量版球鞋。一时间群情激奋,谁家还没个亲戚、同事下了订单似的。有多疯狂?三分钟大定二十万台,十八小时锁单二十四万台。这数字谁看不直呼“顶流”!

这抢车风潮的背后,是无数像李先生这样的普通消费者。李先生盯着YU7很久了,掏出手机就在“小米汽车”App果断下单,交了5000元定金。App上写着“预计8月开启首批交付”,李先生当即喜上眉梢:看样子很快就能把新车开回家,计划旧车也卖了,家里人还以为终于熬出头,结果仅仅三天后,他的幸福感像小米股票一样,来了个大跳水。

故事转折得也太快,李先生一刷系统,乐观情绪瞬间归零——交付时间从8月变成了“48-51周”。李先生傻眼了,这话放明白点儿,就是新车要等近一年。旧车早卖没得退,现在空窗期生活他要用小滑板上下班吗?原本觉得锁单稳妥,结果是掉进了“等车陷阱”。

小米YU7提车难,定金难退,车主组织维权-有驾
小米YU7提车难,定金难退,车主组织维权-有驾
小米YU7提车难,定金难退,车主组织维权-有驾

更闹心的是,定金退不回来了。李先生原本在下单前还到店询问,销售员闪烁其词,让他“按系统为准”。下单界面却不显示具体时间,只画了个大饼。事到如今,李先生去找销售理论,结果被一句“不能退”挡了回去,理由比奥数题还难理解。

小米YU7提车难,定金难退,车主组织维权-有驾

无奈之下,李先生报警不成,找记者也难。销售态度也很坚决:“上报总部,有人会联系您。”次日得到的回复却依旧是“不能退”,至于为啥不能退?没人说得清楚,只留下李先生在风中凌乱。

李先生的遭遇并非个例。同样苦等新车的车主们自发组建了维权群,群里260多人,诉求非常简单:要么快点交付,要么把定金退给我们。说简单其实也不简单,毕竟企业要面子,消费者更要里子。

小米YU7提车难,定金难退,车主组织维权-有驾
小米YU7提车难,定金难退,车主组织维权-有驾

这新闻一出,网友们瞬间化身段子手。有人怒骂:“8月交付就是骗人的饼!”还有人说小米玩的是“饥饿营销”,深知产能跟不上,还睁眼说瞎话——“收钱的时候谁都牛,交车的时候谁都慌。”有网友调侃:“车没到,套路先到;早晚成了4S店新技能——‘先收钱,慢慢攒车’。”保守一点的网民也有,他们认为新品上市产能紧张能理解,但起码得让客户心里有数,别一味“售前激情,售后冷淡”,不然诚信就真要打折了。

小米YU7提车难,定金难退,车主组织维权-有驾
小米YU7提车难,定金难退,车主组织维权-有驾

说到底,小米不是没有被理解的空间,但前提是要坦诚。什么时候交付,产能情况怎样,说清楚,实话实说总不会出大错。现在好了,市场信任度大打折扣,消费者一肚子气。最要命的是,“定金不退”这套老把式,本以为互联网品牌早该淘汰,没想到还是变了个花样端上餐桌。

小米YU7提车难,定金难退,车主组织维权-有驾

其实企业眼下做选择也不难。产能有限,交付不及预期,可以主动给等不了的人退定金,哪怕象征性补点损失。消费者满意,品牌也能维稳,何乐而不为?否则到最后,“挣钱赚口碑”变成了“挣钱丢脸皮”,那是何苦来哉。

经历这次交付闹剧,咱们老百姓也该警醒了,头脑别再一热就交钱。买车,说到底不能只看广告和品牌光环,更要搞清楚交付规则和定金条款。有些公司说得天花乱坠,写进合同的才算数;有些销售笑得人畜无害,琢磨不透的才最危险。

小米YU7提车难,定金难退,车主组织维权-有驾

希望小米这次能正视问题,不要再玩文字游戏。坦承应对,把退定金、产能、交付时间都讲明白。车等得再久,起码让人心里踏实些,否则折腾来折腾去,就是自己给自己挖坑。毕竟科技赋能生活,不该让科技公司赋予消费者一次“社死体验”。

最后,愿汽车市场套路再少一点,让每一位期待新车的普通人,都能顺顺利利提到属于自己的爱车,这比豪言壮语,更像一家未来企业该有的担当。

小米YU7提车难,定金难退,车主组织维权-有驾

本新闻旨在引导公众树立正确价值观,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权益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修正。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