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燃油车新规落地!车主自救指南来了!该怎么应对?

工信部扔下的这颗“油耗核弹”,把燃油车逼到悬崖边。 2026年1月1日起,新上市燃油车按体重“上刑”:1.09吨以下小车油耗禁超2.57L/百公里,普通家用车锁死3.3L,大块头SUV最高只准喝4.7L油。

轩逸实测5.94L、哈弗H6跑出8L、坦克500油耗11.19L,这些热门车集体超标,99%燃油车面临“死刑判决”。

2026年燃油车新规落地!车主自救指南来了!该怎么应对?-有驾

车企急得跳脚,减重砍配置成保命招

为了让铁疙瘩们少喝油,车企开始疯狂“瘦身”。 奥迪A8全铝车身狂削200公斤,油耗立降15%;大众靠涡轮增压从发动机里抠出10%油耗空间。

连自动泊车、座椅加热这种配置都成了牺牲品,某些车型砍掉“非必要功能”。 可惜这些手段杯水车薪:钢铝减重10%仅降油耗5%-7%,离达标还差得远。

二手车市场崩盘,大排量SUV跌成白菜价

政策还没落地,二手车商已举起屠刀。 3.0T大排量SUV挂三个月无人问津,车贩子收车价压得比车险报价还低。

手里攥着高油耗车的车主陷入两难,现在抛售血亏,硬扛又怕明年彻底变废铁。 相反,混动车逆势涨价,比亚迪DM-i系列二手价坚挺,只因亏电油耗仅3.8L,完美避开新规狙击。

加油贵修车难,燃油车日常成本飙升

加油站正悄悄变脸,98号汽油标牌旁新挂充电价目表。 北京部分加油站充电桩数量半年翻倍,98号汽油单价突破10元,加满一箱比三年前多花160元。

4S店燃油车技师转岗新能源,换个火花塞要跑三家店,工时费暴涨40%。

2026年燃油车新规落地!车主自救指南来了!该怎么应对?-有驾

混动车成最大赢家,这些技术真能救命

政策屠刀下,插电混动(PHEV)和增程式(REEV)杀出血路。 比亚迪秦L DM-i满电油耗2.9L,理想L7用增程技术把两吨重SUV压到2.58L,比政策线还低一截。

48V轻混系统突然吃香,长城给坦克500塞进Hi4-T混动模块,硬是把油耗从11L拽到8.5L。

三招教你躲过收割,别当政策韭菜

现有车主先别慌:新规只卡2026年后上市的新车,老车只要年检尾气达标照常开。 重点保养三元催化器,每2万公里清洗一次,火花塞超5万公里必换。

换车族盯紧混动:慎买“末代燃油车”,优先选丰田THS或比亚迪DM-i这类技术成熟的混动系统。 上海某车主去年买的纯油CR-V,今年二手估价暴跌35%,同期提DM-i车型的只跌15%。

充电桩提前卡位:北京老旧小区充电桩安装排队超3个月,黄牛倒卖安装名额喊价5000元。 直接找电网申请独立电表,谷电每度0.3元,比油费省7成。

2026年燃油车新规落地!车主自救指南来了!该怎么应对?-有驾

政策真相

别被谣言带偏,工信部从未说要禁售燃油车! 真实套路是双积分紧箍咒,2026年车企新能源积分比例需达48%,卖一辆油耗超标的燃油车,就得掏3000-4500元买积分抵债。

某合资品牌去年卖燃油车倒欠的积分,够买下整个造车新势力团队。 这就是逼车企自我了断,要么造混动续命,要么停产燃油车。

工信部2025年新能源消费报告

精打细算的人已行动:深圳网约车司机集体换装比亚迪秦PLUS DM-i,满油满电跑1200公里,比纯油车省1.7万/年;北京通勤族抢购五菱缤果,家充谷电每公里成本不到6分钱。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