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圈里有件大事,估计不少关注车的朋友都听说了。
理想汽车的老总李想,在网上放了个“大招”,直接给自家还没全面铺开的纯电动车业务定了个挺吓人的小目标。
他说,到今年年底,理想汽车要在高端纯电车这个领域里,做到“保五争三”。
这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在全国所有高端纯电品牌里,他要保证自己能排进前五名,再努努力冲进前三名。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把任务都分好了:未来要上市的理想i8,稳定下来后每个月要卖6000辆;理想i6,每个月要卖9000到1万辆;再加上已经上市的理想MEGA,这几款纯电动车加起来,每个月要稳定卖出1万8千到2万辆。
这个话一说出来,网上立马就热闹起来了。
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理想这是不是有点太敢想了?
毕竟,大家印象里的理想汽车,最拿手的是增程式电动车,就是那种既能充电又能加油的车,靠着“冰箱、彩电、大沙发”这套组合拳,把家庭用户的需求研究得明明白白的,L系列的三款车卖得确实非常好。
可现在,他要一头扎进纯电动车这个市场,而且还是30万以上的高端市场,这里面的水可深了,竞争对手一个比一个厉害。
他这么有信心,到底是真有两把刷子,还是在给大家画个大饼呢?
咱们今天就来掰开揉碎了聊聊这事。
首先,我们得搞清楚,每个月卖1万8千辆高端纯电动车,在现在是个什么概念。
咱们不空谈,直接看数据。
根据2024年1到11月的数据来看,在30万元以上的高端纯电市场里,格局非常清楚。
排第一的是特斯拉的Model Y,它一个人就占了超过四成的市场,可以说是遥遥领先,地位很难撼动。
这就好比一个班里常年考第一的学霸,别人想追上都费劲。
排在第二和第三的,是我们国家自己的两个优秀代表,蔚来ES6和极氪001。
蔚来靠着独一无二的换电服务和贴心的用户体验,稳坐第二把交椅,市场份额大概在18.7%左右。
极氪001呢,靠着它帅气的外形和出色的驾驶感受,也吸引了一大批忠实用户,拿下了大概15.2%的市场。
现在你再回过头来看理想定下的目标,一个月1万8千辆,这是要直接挑战蔚来和极氪的地位啊。
甚至可以说,理想纯电车型的总销量目标,已经接近于目前蔚来ES6和极氪001两家销量加起来的总和了。
这已经不是简单地想进前三名了,这简直是想直接冲到第二名,跟特斯拉掰掰手腕的意思。
更何况,这个市场里还有华为技术加持的问界系列纯电车、小鹏的G9等等一批强手都在盯着。
所以从数字上讲,理想这个目标确实定得非常高,挑战性极大。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目标这么难,李想的底气究竟从哪里来呢?
这背后肯定是有他自己的盘算的。
首先,理想最大的优势,就是他过去几年在增程车市场积累下来的海量用户和好口碑。
理想L9、L8、L7这几款车,已经成功地在几十万中国家庭心里树立起了一个“最懂家庭的汽车品牌”的形象。
很多人买理想,就是冲着它的大空间、舒适性和各种贴心的家庭配置去的。
现在,理想开始做纯电动车了,他就可以很自然地对这些老用户说:“朋友们,我还是那个最了解你们需要什么车的人,现在我给你们提供一个更环保、更安静的纯电选择。”这种品牌信任感的转移,是很多从零开始的品牌花多少钱都买不来的。
他不用费力去讲一个全新的故事,只需要把原来的好故事用纯电的方式再讲一遍。
其次,理想很可能在解决纯电动车最大的痛点——充电焦虑上下了血本。
大家开电车最怕什么?
就是出门找不到充电桩,或者找到了充电桩要排长队,充一次电还要等很久。
理想很清楚这一点,所以他们在推出纯电动车的同时,也在全国范围内加速建设自己的超级充电站,而且是那种充电速度特别快的5C超级充电桩。
这个5C技术有多厉害呢?
简单来说,就是充电速度比现在大部分公共充电桩快好几倍,理论上可以做到充电十几分钟,车子就能再跑三四百公里。
你想想看,当别人还在为充电发愁的时候,理想车主可能就是去服务区上个厕所、买瓶水的功夫,车子的电就充满了。
这种体验上的巨大优势,一旦形成网络规模,将会成为理想纯电车一个非常强大的竞争力。
再有就是产品本身,虽然理想i8和i6的具体样子我们还不知道,但按照理想一贯的风格,这两款车肯定还是会把家庭用户的需求放在第一位。
大空间、舒服的座椅、给后排孩子准备的娱乐屏幕、超大的后备箱等等,这些理想的传统强项,在纯电车上只会加强,不会削弱。
他不会去跟别人比谁的加速更快,谁的赛道圈速更猛,他要做的,就是在纯电领域,再次打造出一个“最适合中国家庭的移动空间”。
就像蔚来的老板李斌也承认的,纯电动是汽车发展的最终方向,这是业界的共识。
但怎么把纯电车造好,让大家愿意买,各家有各家的办法。
理想的办法,就是把“家”的温馨和舒适,原封不动地搬到纯电车里。
当然,有信心是一回事,现实的困难也是实实在在摆在眼前的。
理想进军纯电市场,最大的挑战可能就是大家对它的固有印象。
过去一提到理想,大家脑子里马上想到的就是“增程式”,甚至有人开玩笑说它是“烧油的电动车”。
现在他要告诉所有人,他做的纯电动车也是顶级的,这个观念的转变是需要时间和市场来检验的。
就像一个做了几十年北京烤鸭的名厨,突然说他要开一家顶级的日本料理店,大家心里难免会打个问号。
之前理想MEGA的上市初期表现没有达到预期,其实就是市场给出的一个信号,说明大家对理想的纯电产品还需要一个认识和接受的过程。
另外,高端纯电市场的竞争已经到了白热化的程度。
特斯拉的品牌影响力和成本控制能力依然是座难以逾越的高山;蔚来的换电体系和服务已经形成了一个坚固的“护城河”;极氪、问界这些品牌的产品力也越来越强,而且为了抢市场,价格战打得非常激烈。
理想作为一个“后来者”,想在这么一个拥挤的赛道里杀出一条血路,每一步都会非常艰难。
每一个想买高端纯电车的消费者,都会在特斯拉的科技感、蔚来的尊贵服务和理想的家庭舒适之间反复比较。
说到底,李想这次立下“军令状”,既是向市场展示决心,也是在给公司内部上紧发条。
他用一个极具挑战性的目标,来推动整个公司在产品研发、技术创新、渠道销售和补能网络建设上都必须拼尽全力。
这背后,其实也反映了我们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一种蓬勃朝气和敢于挑战的自信心。
这种激烈的内部竞争,对我们普通消费者来说是件大好事。
因为只有车企们都“卷”起来,我们才能用更少的钱,买到技术更先进、体验更好、选择也更多的车。
所以,对于理想的这个宏伟目标,我们不妨多一些观察和期待,看看我们自己的国产品牌,是如何在全球最前沿的汽车技术赛道上,不断挑战自我,向上突破的。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