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万公里是道坎,这6个配件必须换,不换小心车毁人亡

很多车主朋友们可能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自家那台车,刚买回来头几年开着顺风顺水,动力响应快,车内也安静,感觉哪哪儿都得劲。

可是一旦里程表跳过了8万公里这个数字,就好像一夜之间进入了“多事之秋”,各种小毛病开始接踵而至。

有时候会觉得车子加速变得“肉”了,深踩油门光听见发动机在吼,速度却上得慢悠悠;有时候刹车感觉没以前那么灵了,总要多踩下去一些才觉得心里踏实。

8万公里是道坎,这6个配件必须换,不换小心车毁人亡-有驾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难道8万公里真是一个所有汽车都绕不过去的“坎”吗?

其实这背后并没有什么玄机,而是汽车工业设计和材料科学共同作用下的一个普遍现象。

我们可以把一辆车看作一个持续工作的复杂机器,8万公里的行驶里程,对于大多数家庭用车而言,通常意味着已经服役了五到六年。

在这个时间节点上,车辆从一个精力充沛的“青壮年”,正式步入需要多加关照的“中年期”。

这背后有几个层面的原因。

首先,许多零部件在设计之初就有一个大致的“设计使用寿命”。

汽车工程师在选择材料和设计结构时,会根据成本、性能和耐用性进行权衡,很多易损件的理论寿命终点就集中在8万到10万公里这个区间。

其次,车辆的磨损并非是匀速的。

在最初的几万公里,各个部件都处于最佳磨合状态,磨损非常缓慢。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里程的增加,当磨损累积到一定程度后,就会进入一个加速阶段。

这就好比一件衣服,刚开始可能只是有点旧,但当某个地方的纤维磨损到临界点后,一个小口子就可能迅速撕裂开来。

最后,一些在早期保养中未能彻底清除的隐患,比如油道中微量的油泥、某个非关键部位的轻微松动,经过长年累月的累积和震动,到了8万公里这个阶段,就会集中显现出来,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所以,当车辆行驶到这个里程数时,我们不能再抱着“只要能开就没事”的心态,一些关键部件的检查和更换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先来说说那个藏在发动机深处,一旦出问题就可能导致天价维修费用的部件——正时皮带或正时链条。

它的作用,通俗点讲,就像是发动机内部的总指挥,精确地协调着活塞的上下运动和气门的开合,确保它们在千分之一秒的时间里都不会“打架”。

大部分使用正时皮带的发动机,厂家都明确建议在6到10万公里之间进行更换。

8万公里是道坎,这6个配件必须换,不换小心车毁人亡-有驾

因为皮带是橡胶制品,长时间在发动机舱的高温环境下运转,会逐渐老化、变硬、产生裂纹,失去原有的韧性。

如果忽视了更换,一旦皮带在车辆行驶中断裂,发动机就会瞬间熄火,更严重的是,失去约束的气门会和高速运动的活塞发生猛烈撞击,导致气门被顶弯、活塞受损,整个发动机可能都需要拆解大修,维修费用轻松过万。

即便是更为耐用的金属正时链条,在行驶8万公里后,也可能因为磨损而被拉长,或者其配套的涨紧器出现老化失效,这会导致发动机正时出现偏差,车主会明显感觉到加速无力、油耗异常增高,并伴有“哗啦哗啦”的异响,如果长期不处理,最终同样会损伤发动机。

接下来要说的是火花塞,这个小东西是点燃发动机活力的关键。

发动机想要产生动力,就需要将吸入气缸的汽油和空气混合气点燃,而火花塞的使命就是在高压下产生电火花,完成这至关重要的一步。

普通的镍合金火花塞,其使用寿命一般在4万公里左右,而性能更好的铂金、铱金火花塞,寿命虽然更长,但到了8万公里这个节点,其电极也会出现明显的磨损,点火间隙变大,同时积碳也会附着在电极上,这些都会导致点火能量减弱。

点火能量不足,混合气就无法充分燃烧,直接的反应就是车辆启动困难,尤其是在天气冷的时候;怠速时会感觉车身和方向盘有不规则的抖动;急加速时,会感觉油门响应迟钝,动力跟不上。

更重要的是,不充分的燃烧会直接导致油耗上升,百公里油耗多出一两升是常有的事,同时尾气排放也难以达标。

如果说前面两个部件关系到车辆的“心脏健康”,那么接下来要谈的刹车系统,则直接关系到车上所有人的生命安全。

刹车片和刹车盘是整个刹车系统的核心执行部件,我们每一次踩下刹车踏板,都是通过它们之间产生的巨大摩擦力来让车辆减速。

刹车片是典型的消耗品,根据驾驶习惯和路况的不同,其磨损速度也不同,但通常在3到6万公里就需要检查更换。

如果一辆车跑了8万公里还从没换过刹-车片,那它的厚度很可能已经达到了极限。

当刹车片磨损殆尽后,金属的背板就会直接与刹车盘进行摩擦,这不仅会发出刺耳的尖叫声,更会使得刹车盘严重受损,导致刹车距离显著变长。

在城市道路中,多出几米的刹车距离可能就是一次追尾事故;在高速公路上,后果更是不堪设想。

更危险的情况是,持续的金属摩擦会产生极高的热量,有可能使刹车油管路中的刹车油沸腾,产生气体,气体是可压缩的,这时你再踩下刹车踏板,就会感觉软绵绵的,几乎没有制动力,这就是极其危险的刹车失灵。

与地面直接接触的轮胎,其重要性同样不言而喻。

很多车主判断轮胎是否需要更换,只看胎面花纹的磨损程度,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

8万公里是道坎,这6个配件必须换,不换小心车毁人亡-有驾

轮胎的主要成分是橡胶,而橡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老化。

一般来说,轮胎的建议使用年限是生产日期起的5到6年,无论它跑了多少公里。

一辆行驶了8万公里的车,其轮胎很可能也已经使用了这么长时间。

老化的轮胎,胎壁会变硬变脆,出现细小的裂纹,抓地性能会大幅下降。

在雨天湿滑路面上,老化的轮胎排水能力不足,极易产生“水滑效应”,让车辆失控;在高速行驶时,老化的胎体结构强度下降,承受冲击的能力减弱,遇到路面颠簸或异物时,发生爆胎的风险会急剧增加,这对于高速行驶的车辆来说是致命的。

再来谈谈变速箱油。

对于现在越来越普及的自动挡汽车来说,变速箱油的作用远不止润滑和散热,它还是传递动力的介质。

变速箱内部结构极其精密,包含了大量的齿轮、阀体和摩擦片。

变速箱油在长期使用后,会因为高温氧化而性能下降,同时还会混入变速箱内部正常磨损产生的金属碎屑。

这些含有杂质的油液,会加剧对精密部件的磨损,堵塞油路。

车主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换挡不再平顺,会出现明显的顿挫感,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挂挡困难或变速箱打滑(即发动机转速升高但车速不升)。

大多数汽车厂商都建议在8万公里左右更换变速箱油,这是一种预防性的保养。

如果等到变速箱出现严重问题再去修理,那动辄数万元的维修费用,将远远超过更换变速箱油的成本。

最后,对于一些采用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的车型来说,转向助力油的检查和更换也不容忽视。

转向助力油能够帮助驾驶员更轻松地转动方向盘。

使用时间长了,助力油会变质、变脏,润滑性能下降,可能会导致转向泵内部磨损,从而发出“嗡嗡”的噪音。

最直接的体验就是方向盘会变得沉重,尤其是在低速掉头或停车入位时会感觉非常费力。

方向盘变沉不仅影响驾驶的舒适性,在需要紧急变线避险时,也可能因为转向阻力过大而影响反应速度,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因此,在8万公里进行大保养时,检查助力油的状态,并根据需要进行更换,也是保障行车安全的重要一环。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