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车扎堆上市,吉利银河星耀6插混B级,能杀进7万级?
新车又来了。
吉利银河,动作真快。
出新车像下饺子——这话一点都不夸张。
你刚记住一个名字。
下一个型号又冒了出来。
银河A7还没焐热。
星耀6就紧跟着登场。
插混、B级、家用……关键词没变。
可这次,价格真的要杀到7万级?
这可能吗?
我们先看定位。
表面看,星耀6和A7是“兄弟”。
都走插电混动路线。
都瞄准家庭用户。
但细究尺寸——有意思了。
车长4806mm。
宽1886mm。
轴距2756mm。
嗯……离标准B级车差那么一口气。
可比朗逸、轩逸、卡罗拉呢?
明显大一圈。
后排空间——宽敞。
中间地台——几乎纯平。
家用?绰绰有余。
再看脸。
不走寻常路。
抛弃了银河那套“光之涟漪”。
换上直瀑式前格栅。
大。
密。
气势逼人。
像谁?
别猜了。
就是往奔驰的影子上靠。
高级感,瞬间拉满。
侧面呢?
传统门把手还在。
没跟风搞隐藏式。
省成本?
也可能是务实。
你知道——可靠性,有时候比炫技更重要。
尾灯是贯穿式。
现在不上贯穿式,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新能源。
整体姿态?
不溜背。
不低趴。
就是一台——正经家轿。
坐进车内。
预期很低。
毕竟传闻要压到7万级。
廉价感?塑料感?
没有。
全液晶仪表在眼前。
悬浮大屏也配齐了。
物理按键保留了几颗。
中文标注——比亚迪同款思路。
盲操方便。
车机反应?
待实测。
但至少——不寒酸。
动力系统。
1.5L自吸发动机。
112马力。
数字看着不起眼。
可重点不在它。
这套插混架构的核心逻辑是什么?
高效。
发动机不直接驱动车轮。
只负责发电。
或者,在高速巡航时介入。
真正推着车跑的——是电机。
电驱为主。
油为辅。
这才是现代插混的正确打开方式。
电池呢?
不大。
高配也就11kWh左右。
纯电续航——预计120km+。
日常通勤够用。
充电频率不会太高。
对没桩的家庭——友好。
亏电油耗?
估计能控制在4L/100km内。
省。
真省。
现在回到那个问题。
7万级?
听上去像天方夜谭。
可吉利不是第一次干这种事。
当年帝豪一出,多少合资车型慌了神。
如今银河品牌,走的还是老路子——
性价比屠夫。
A7已经把秦L的价格踩了一脚。
星耀6?
是要再往下砸一锤。
为什么敢这么玩?
供应链。
自研技术。
规模化生产。
吉利手里牌不少。
雷神电混、浩瀚架构、自产三电……
成本,自己说了算。
不像某些品牌——核心部件靠外购。
溢价空间被死死卡住。
但问题也在。
便宜,会不会牺牲安全?
车身结构呢?
钢材强度呢?
官方没公布。
可从A7的表现看——还行。
高强度钢比例不低。
气囊给得足。
星耀6大概率会继承。
否则,砸的是自家招牌。
还有品控。
低价车最怕小毛病多。
异响、车机卡顿、装配缝隙……
这些细节,才是长期口碑的关键。
希望吉利别在这些地方省钱。
消费者会买账吗?
也许。
7万级买一台B级尺寸的插混车。
有颜值。
有空间。
有科技感。
还能绿牌出行。
在三四线城市,或是年轻首购家庭——吸引力巨大。
可合资品牌怎么办?
朗逸?轩逸?卡罗拉?
它们的优势还在吗?
曾经的“省心耐用”标签。
正在被自主品牌的“高配低价”冲刷。
再过两年。
10万内的轿车市场。
可能只剩两种车:
一种是自主插混。
一种是……清库存的燃油车。
星耀6若真定在7万级。
不是搅局。
是重新定义底线。
它说:
B级车,本不该那么贵。
家用车,也能有尊严。
你会考虑吗?
当一台车,能让你每月少花300块油钱。
能让你享受纯电驾驶的安静平顺。
能在限牌城市免去摇号烦恼。
而价格,只比一辆二手合资紧凑级贵一点……
值不值?
自己算。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
吉利的“饺子”,
越下越多。
也越来越烫嘴了。
……
下次,他们还会端出什么?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