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一台车亏27万,半年仅卖了70辆。”如果你觉得这只是个小作坊的临终遗言,那你就太天真了。说出来别吓你:这是极星汽车,那个背靠沃尔沃和吉利、以“中欧混血”自居的新能源明星企业,亲手操刀的业绩“奇迹”。在价格战、技术战满天飞的新能源时代,极星却像一位参加奥运选拔赛的贵公子,头戴王冠,结果在起跑线就摔了个四仰八叉——半年仅仅卖出70辆,直营门店更是只剩下上海孤零零的一家,线上商城早成回忆。这成绩,堪比考场零分作文,评卷老师都得擦眼泪。

回头看看,三年前极星可风光无限。美股首日市值275亿美元,恨不得一顿操作把特斯拉都吓回去。沃尔沃和吉利给它从基因到资源武装到牙齿,连出道方式都选得无比高傲:第一款高端车型Polestar 1,售价145万,还玩饥饿营销,“有钱不一定买得到”。看着这气势,谁能想到三年后会被瑞典最大银行直接估值为“0克朗”?好嘛,这下连股市天台都嫌他们人太少。
说极星是“富二代”,真不为过。造赛车出身,奖杯摆满仓库,还没正式批量卖车就被沃尔沃、吉利两路诸侯抢走联合培养。理论上,这两颗大树该让极星乘风破浪,好歹在中、美、欧三地横着走。然而现实像一盆泼冷水:好牌打烂,套路不跟行规走。几千人的裁员,营业收入连年的下滑,业务几近停摆。如果说高端路线是孤注一掷,那极星的孤勇可谓“无效输出”。
魔幻的还不止于此。当新能源同行们还在“卷”价格、比拼充电网时,极星忽然“灵感爆棚”,和魅族一起搞出极星手机,靠汽车跨界补手机的短板。这操作堪称南辕北辙,隔壁比亚迪一听,都乐出了电池。如果说跨界是出奇制胜,那也得等主营业务站稳脚跟。可极星这边状况百出,亏损有目共睹:截止2025年7月市值仅剩24亿美元,三年蒸发了近200亿美元。最绝的是,2024年一季度单车亏损高达27万元,一边高喊高端,一边卖一台亏一台,活脱脱地在用钞票给市场烧香祈福。
有人说是不是价钱定得太低?真相恰恰相反。无论是Polestar 1的百万级定价,还是对标特斯拉Model 3的Polestar 2起步价三十万,亦或者Polestar 3定价七八十万,极星从未自降身价。可奇怪的是,定价高没带来高销量。从2021年开始,国内销量年年下滑,2024年更是断崖式锐减。卖不动,售后还闹出修一个Polestar 2要价54万的奇闻,不知情的还以为买了块定制车牌。
海外市场难道就风光了吗?现实没给极星面子。2022年全球卖出超5万辆后,2023年稍破峰值,2024年又跌回4.5万,整个上半年国内几乎没有存在感。为了自救,极星不是没挣扎:高层五年五换CEO,裁员降本增效,销量目标年年缩水,从8万降到6万,最后5.46万都撑不住。蓝图画得大,现实打脸狠。
进一步说,极星的问题不是没资源、没技术,而是没方向。管理层几乎清一色外国人,导致中国市场“水土不服”;欧洲看似蓝海,可政策一天一个样,还没抢到蛋糕就被赶下桌。2024年,极星又喊着要进军7个海外市场,其中5个还是欧洲……地理大发现了吗?中国市场经营数年,终是被国内新能源大佬们卷到墙角,吉利的李书福直言极星“连负面新闻都没”,品牌感低到尘埃里。
说到底,新能源这场游戏烧钱、烧心、烧时间。比起蔚来、小鹏闷声追赶,极星明明手里全是王炸,却偏偏打成一副烂牌。在国内市场几近停摆之际,他们还说会继续销售、模式要调整。能不能翻身,估计只有时间和市场知道答案。不如和极星说一句:收起贵公子的傲慢,还是学学隔壁怎么把车卖出去才是王道。

你觉得极星还有救吗?评论区聊聊,别等极星悄悄消失,我们还在数着号码等抽奖。
我们坚持新闻真实性、客观性,同时倡导正向价值观。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妥善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