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星期的汽车市场可真是热闹非凡,准备买车的朋友们估计眼睛都快看不过来了。
一大批新车排着队要跟大家见面,有的是正式开卖,有的是公布价格让大家先尝尝鲜,还有的是第一次亮相。
这里面既有咱们中国自己的品牌,也有大家熟悉的合资大牌,涵盖了燃油车、纯电动车和插电混动车,可以说是应有尽有。
这么多新车一股脑儿地涌出来,正好也让我们普通老百姓看一看,现在的汽车技术都发展到什么地步了,各个厂家都在琢磨些什么新花样来吸引我们。
先来看看两个德国老牌豪华品牌,奥迪这周的动作就很有意思,能看出来他们为了适应中国的市场环境,真是下了不少功夫。
首先是一汽奥迪的Q6L e-tron,这是一款纯电动SUV,奥迪对它可是寄予了厚望,希望能靠它在新能源车市里扳回一局。
这款车最大的一个看点,就是它的智能驾驶系统。
可能很多人都没想到,奥迪这次直接找了华为合作,用上了华为的乾崑智驾系统,车头还装了两颗激光雷达。
这激光雷达就好像给车安上了一双不知疲倦的眼睛,能看得更远、更清楚,尤其是在复杂的路况下。
有了这套系统,这台车就能在高速公路和城市道路上实现领航辅助驾驶,也就是说在很多情况下,车能自己开,大大减轻了司机的驾驶疲劳。
除了聪明,这车的“体力”也不错,用的是800伏高压平台,充电特别快,官方说从百分之十的电充到百分之八十,也就二十分钟左右,喝杯咖啡的功夫就差不多了,续航里程也能超过700公里,基本上解决了出远门的里程焦虑。
不过,它的预售价格是从三十五万多起步,这个价格在现在的新能源市场里面对的对手可不少,像特斯拉Model Y和咱们国产的极氪7X等等,所以奥迪这个牌子加上华为的技术,到底值不值这个价,还得看大家怎么选了。
更有意思的是另一台奥迪,一汽奥迪A5L。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竟然是一台纯粹的燃油车,烧汽油的,但它也装上了和Q6L e-tron同款的华为乾崑智驾系统和激光雷达。
这就开创了一个先河,让燃油车也能享受到顶级的智能驾驶体验。
奥迪这么做,可能是考虑到了有些消费者,一方面还不太习惯纯电动车,对充电、续航还有些顾虑,另一方面又很羡慕新能源车那种聪明的驾驶辅助功能。
现在好了,奥迪A5L就把这两者结合起来了。
这样一来,它在跟老对手奔驰C级和宝马3系竞争的时候,就多了一张非常有分量的牌。
以后大家在比较这三款车的时候,除了看品牌、看内饰、看动力,还得加上一项,就是看谁更“聪明”。
看完了努力转型的合资品牌,我们再把目光转回咱们自己的国产品牌,它们在技术创新上更是玩出了新高度。
就拿全新亮相的小鹏P7来说,老款P7当年就是靠着漂亮的外形和智能化的体验一炮而红的。
这次的新款P7,可以说是全面进化。
首先是尺寸,车长超过了五米,轴距也突破了三米,整个车看起来比以前更大气、更舒展了。
外形设计也更科幻,前面的贯穿式灯带和Y字形大灯连在一起,非常有辨识度,而且还能选装那种向上开启的鹏翼门和可以自动升降的电动尾翼,开在路上回头率肯定低不了。
动力和续航也提升了一大截,最长续航版本能达到820公里,性能非常强劲。
不过,对于小鹏来说,现在也面临一个幸福的烦恼。
最近他们靠着价格更亲民的MONA M03和小鹏P7+卖得很好,品牌形象似乎更接地气了。
那么这款从设计到性能都全面拔高的全新P7,到底该定一个什么样的价格,才能既对得起它的实力,又能被市场接受,这确实是个关键问题。
另一款非常有看点的国产车是全新MG4。
这台车虽然不大,定位是紧凑型纯电车,但它身上有个很时髦的技术标签——半固态电池。
大家一听这个词可能有点陌生,简单来说,这种电池理论上比我们现在普遍使用的液态锂电池要更安全,不容易着火,而且在冬天低温环境下的性能表现会更稳定,续航不容易打折。
这正好就戳中了很多人对电动车的两大担忧。
虽然目前公布的续航里程是四百多和五百多公里,在现在动辄七八百公里续航的车型里不算突出,但这毕竟是新技术在量产车上的尝试,是个好兆头。
而且,这台车还和手机品牌OPPO合作,搞了一套车机互联系统,据说可以实现手机和车机的深度融合,比如用手机摇一摇就能把导航发到车上,让车变得更像一个智能的电子产品。
当然,除了这些追求高科技的车型,咱们的国产品牌在性价比这个传统优势领域,也把竞争推向了新的高度。
比如吉利银河A7,它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要和现在市场上大火的比亚迪秦L DM-i掰掰手腕。
吉利给它用上了最新的雷神AI电混2.0系统,这套系统的核心是一台热效率高达百分之四十七点二六的发动机。
这个数字可能有点抽象,打个比方,就是它能把每一滴汽油的能量都尽可能地利用起来,所以特别省油。
官方公布的百公里亏电油耗才2.67升,在满油满电的情况下,综合续航能超过2100公里。
这是什么概念?
差不多就是从北京开到广州,中间都不用进加油站或充电站。
再加上它接近五米的车长和宽敞的空间,预售价格却不到十万块起步,可以说在省钱、空间、续航这几个老百姓最关心的点上,都做到了极致。
还有一台车是第三代长安UNI-V,它走的是另一条高性价比路线——性能。
之前公布的2.0T版本的尝鲜价才十一点四九万。
这个价格,放在以前可能只能买个普普通通的合资家用车,但现在长安告诉你,你可以买到一台拥有电动升降尾翼、零百加速只要6.3秒的运动型轿车。
它拼的已经不是单纯的低价,而是用远超同级合资车的产品实力和核心技术来吸引年轻消费者,告诉大家,追求驾驶乐趣和个性化设计,并不需要付出高昂的代价。
最后,还有两款我们熟悉的SUV也迎来了更新。
一款是大众的全新揽境,作为一款大尺寸的家用SUV,这次它变得更大了,车内的屏幕也更多了,智能化水平有所提升。
但它也面临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是在这个价位,很多消费者会拿它和理想、问界这些新能源品牌的SUV做比较,后者的科技感和用车体验又是另一种风格。
另一款是2026款的星途揽月,作为年度改款,它在一些设计细节和配置上做了优化,比如换了新的尾灯造型,增加了可以根据路况自动调节软硬的悬挂系统,让乘坐更舒适。
对于这类传统燃油SUV来说,在新能源大潮的冲击下,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产品力,同时拿出更有诚意的价格,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