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程式电动车崛起
这几年销量涨得最快的新能源车,到底是什么类型的呢?可能有人觉得是纯电动车,也有人觉得是插电混动,但其实都不是,真正涨得最猛的是增程式电动车。
严格来说,增程式其实是混动技术的一种,不过为了方便区分,大家通常把混动分成三类:插电式混动(PHEV)、普通混动(HEV,也就是油混),还有增程式电动车(EREV)。
增程式汽车销量骤降
咱们回头看看这几年增程式汽车的表现,2023年的时候,增程车型的销量同比增长了111%,到了2024年,销量直接飙到116.7万辆,同比增长78.7%,这增速可比纯电车的22.6%和插混的76.3%高多了。增程车型的市场份额也从最初的3%涨到了10%。像理想、鸿蒙智行这些主要靠增程式车型卖得好的品牌,那段时间可是销量和营收都蹭蹭往上涨。
但好景不长,到了2025年,增程车的势头突然就断了。根据乘联会的数据,7月份的时候,纯电车销量达到了60.7万辆,占整个新能源车销量98.5万辆的六成多,而且还在保持24.5%的高速增长。插混车排在第二,销量是27.8万辆,同比还微跌了0.1%;而增程车的销量只有10.2万辆,同比下跌了10.4%,跌幅是最明显的。
增程式车型的兴起原因
几年前,增程式车型能快速火起来,其实是有原因的。那时候燃油车市场在慢慢缩小,但纯电动车又还没准备好接住这些市场。为什么呢?因为大家还是担心续航不够,充电没地方充,电池技术还没完全突破,再加上电池原材料成本太高,搞得纯电动车推广起来有点难。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增程式就成了一个“中间方案”——既能用油,又能用电,既保留了燃油车的便利性,又具备电车的环保优势,正好把那些想换新能源但又不太敢全电动的用户给留住,同时也避免了纯电动车之间的激烈竞争。
增程式车优势减弱
对消费者来说,增程式车是个挺不错的选择——既不用担心续航问题,又能享受到纯电动车的驾驶体验,算是个中间路线。对车企来说,用增程式技术可以省下不少电池的钱,这些钱可以花在车子的空间、配置上,所以像理想汽车就一下子火了起来,问界这些品牌也跟着跑出来。
说白了,增程式车和相关品牌就是抓住了新能源车转型期的风口,一下子爆红了。
但到了2025年,情况就不一样了。第一,电池成本越来越低,而且已经稳定下来了,现在一个100度的电池电芯,价格已经不到5万块(这还不算整包)。第二,消费者的续航焦虑也在减轻,国内现在有超过500万个公共充电桩,是几年前的十倍多。第三,800V快充和换电技术越来越普及,也让大家对续航的担心越来越少。所以,增程式车的优势正在慢慢被削弱。
纯电转型加速
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业内人士都觉得,从增程式或者插电混动技术,转向纯电技术的转折点已经来了。比如蔚来新出的乐道L90,上市第一个月交付量就破了万,ES8新款也卖得不错,这应该就是最好的证明。
看起来,增程式车型之前那种爆发式增长已经过去了,整个市场也从“蓝海”变成了“红海”,竞争越来越激烈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理想汽车也开始加快向纯电转型的步伐,问界、零跑这些品牌也在加速推出纯电车型。
不过话说回来,还是有不少品牌开始往增程式这边靠,尤其是那些合资品牌,现在也开始加入这个行列了。
合资品牌布局增程式
上汽大众打算在2026年之前推出两款增程式电动车;东风日产也计划两年内推出五款新能源车,其中就包括增程技术的车型;江铃福特那边,他们家的“烈马”车型已经发布了新能源版本,而且同时申报了增程和纯电两种动力形式;别克最近推出了旗舰新车“至境L7”,也是增程式车型。另外,北京现代、长安马自达这些品牌也都陆续公布了自己在增程领域的规划,就连宝马也被曝出要“重启”增程技术。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经有超过15款合资品牌的增程式车型正式发布或者正在准备中。虽然这些品牌入局得有点晚,但至少是赶上了增程技术的“末班车”。
增程式技术竞争加剧
增程式技术现在还没到彻底退出历史舞台的时候,但它的高速增长期,看起来已经过去了。现在市场上已经有这个技术的车企,还有那些准备加入的,都得提前做好心理准备了,因为接下来的竞争会非常激烈,淘汰赛可能会很残酷。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