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出头?我盯着那个叫哈弗H6的名字后面的销量数字,反复看了几遍,确认后面没少个零。这数字让人有点恍惚。要知道,这车在前几年,几乎就是印钞机一样的存在,每个月销量榜单出来,大家关心的都不是它是不是冠军,而是它这个月又甩开第二名多远。现在,就剩这么点儿了。
一个时代,好像就这么悄无声息地过去了。
那个雷打不动的日产轩逸,倒是没什么变化。两万七千辆,不多不少,就像个永远考八十分的优等生,你夸不出什么花儿来,也挑不出任何毛病。它的存在本身,就成了一种市场惯性。很多人买车,可能压根没想太多,走进店里,哦,轩逸,就它吧,省心。这种“不思考”的选择,恰恰是它最厉害的地方。
大众那帮兄弟就有意思了。朗逸丢了第一,在很多人看来是大事,但其实人家一点不慌。两万四千辆的底子摆在那,而且旁边还有速腾、帕萨特、迈腾这些兄弟帮衬着,个个都能打。你打我一个,我上来一群。这种家族式的集团作战,才是德系车最让人头疼的地方。更别提上面还有奥迪A6L、宝马3系这些,早就把高端市场变成了自家后花园,每个月稳定地收割着一万多名新车主。
其实这背后,藏着一种挺微妙的消费心态。现在还在坚定买燃油车的人,心里多少都带点“末日情结”。反正以后都是电车的天下,这最后一代,不如买个自己最信得过的,或者说,买个大家公认的“硬通货”。德系品牌恰好就满足了这种心理,稳定、保值、有面子,成了一种避险资产。
最惨的是那些夹在中间的。吉利帝豪,曾经也是国民家轿的代表,现在一个月六千多辆的成绩,听着都让人有点心疼。还有本田思域、丰田雷凌、日产逍客这些,以前都是闭着眼买的车型,现在销量数字掉得厉害,一个月卖个几千辆都算正常,有些甚至就一千来辆,几乎快被市场遗忘了。身上的光彩好像一夜之间被雨水冲刷掉了。
当然,自主品牌里也有硬骨头。吉利的博越L和星越L能挤进前十,真挺不容易的。这已经不是光靠便宜就能做到的了,是实打实地在设计、在技术、在质感上跟合资车硬碰硬,才抢下来的地盘。这几块肉,啃得是真费劲。
整个八月的榜单看下来,与其说是销量的比拼,不如说是一场大型的告别。大家都在这艘叫燃油车的船上抢夺最后几张躺椅,互相推搡,一片混乱。
只是,很少有人抬头看看天,风暴是不是快来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