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天能做点啥?有人说能环游半个中国,有人一刷就追完三部热门剧,可东风集团手起刀落,用40天就把岚图送上了港交所的门槛。
这速度,真不是一般人家能比,哪怕你天天忙到飞起,顶多也就赶个高铁吧,东风这边,感觉像是开外挂,连买房手续都没它快。
问题来了,岚图这波闪电上市,真的是转型范本,还是资本市场的一场“花式操作”?
眼花缭乱的背后,细扒起来,多少还是得问一句:哎,咱不怕虚火上头吗?
大家都知道,新能源风头眼下正劲,谁不上船谁掉队。
作为老牌车企的东风集团,过去几年也有点像抓开窍的小孩,传统燃油卖得挺稳,但新能源的浪一卷,就有点坐不住。
要不怎么说,东风集团这一开场,几乎是使出浑身解数。
直接搞了个“介绍上市”——这招你要是没听过,其实挺有意思,也有点像把家里的老房子装修、腾出空来,换个风格,顺势让新成员搬进新家。
简单点说,就是没有传统上市那种大张旗鼓地圈钱卖新股,反而玩起了“股权腾挪”:东风的H股先从市场说拜拜,转头把岚图这新招牌顶上了场。
幕后算盘打得相当溜——既捆了老的资源,也给新希望上了平台,不至于“老树盘根,新芽挤不出头”。
但资本动作再快,生意能不能长红,还得看底子硬不硬。
别光看东风把岚图推上了“梦之队”,真正坐不住的,其实是账本那一摞摞数字。
讲真,岚图这些年账上风光,脸上笑呵呵,其实底下藏着不少小九九。
三年,连续亏到肉疼——一会儿十五亿,一会儿又十五亿,具体数字咱就不再念叨。
亏损的故事谁都爱听,毕竟大伙儿都晓得互联网公司烧钱也不是一天两天,但“烧钱跑圈”对新能源汽车赛道来说,真不是长久之计。
更扎心的是,今年岚图好不容易抬头一口气,“盈利”了。
表面看风头正劲,连东风自己都快要为小岚跳支广场舞庆祝,可细看,这波盈利其实是政府大红包一顿“雨露均沾”。
去年还一亿多,今年蹭蹭飙到六亿出头,这增长幅度敢和比特币比涨势。
有人说,这跟考生高考作弊,冲线第一没两样,少了点自己打拼的味道,有点靠外力拉分的嫌疑。
真有本事,上场考场拼搏才是王道。
把政府补贴一撇开,岚图损失大头照样还是在呢——说白了,靠政策奶大,自己还没断奶。
产品线花样不少,岚图的“梦之队”名字起得很吹,看着真有大厂气质。
从FREE到梦想家、追光、知音,听起来花团锦簇。
但一瞧数据,梦想家一棵大树独自扛旗,其他几位小兄弟在市场上“刷个存在感”都得靠边站。
咱们也不难想,新能源MPV本来圈子小、竞争大,梦想家这一棵苗子能不能撑起全家未来,还真不好说。
话糙理不糙,几个产品如果都只是在市场晃晃悠悠,卖得不痛不痒,那和那些“PPT造车”也差不了多少。
国产新能源车市这几年卷到飞起,理想、小鹏、蔚来哪个不是拼尽全力,岚图靠一款MPV续命,万一跟不上风口,后果你懂的。
说到岚图的品牌概念,坊间也是议论纷纷。
什么叫“中式优雅”?
说给70后的叔叔阿姨听,估计点头大赞,说这是文化自信。
说给Z世代,八成懵圈,买车还得玩话术?
这年头买车讲智能、拼配置、要的是性价比,“优雅”两字,说实话,不如来点实在货:续航、动力、智能生态,哪个不比“优雅”更吸睛?
打品牌能用玄学套路吗?咱这不是雕花屏风,落地就得接地气。
再有,新品多不代表研发猛。
预算用在刀刃上才是真本事。
今年研发投入下去了,销售费反倒飙到16%左右,感觉是“堆人买吆喝,科研桌上灰”。
朋友圈天天刷广告,产品力却没啥硬核话题,这种“重营销轻创新”,说白了就是为短期数字服务,长期积累全靠“朋友圈滴水穿石”。
新能源技术更新迭代这么快,研发占比缩水,未来真怕连想翻盘的机会都难保。
当然,也不能全是泼冷水。
东风算盘不是傻,岚图要是蹦跶成气候,老母公司顺势脱胎换骨,跟着新能源大潮吃肉喝汤不是难事。
想想国内外车圈巨头,转型不比创业容易,传统品牌背水一战,赌的正是一口气。
岚图拿港股做跳板,不排除以后来一波增发、玩点可转债啥的,为下一步海外扩张拉底气,也是合情合理。
只要有了资本平台,哪怕现在靠补助混点热闹,只要将来独立“断奶”,谁知道会不会真出奇兵?
毕竟特斯拉以前不也被怀疑是“赔本赚吆喝”?现在还不是笑傲全球。
但话说回来,现在的新能源市场早不是天上掉钱的时代。
一边是合资品牌强攻中国市场,一边是小鹏、理想这些新势力卷技术,外头还有特斯拉、比亚迪坐镇,岚图如果不能拿出属于自己的真功夫,靠补助活命,早晚得掉队。
消费者不是傻子。
谁都知道羊毛谁出,价格、品质、性能、服务,哪样没经过去伪存真的考验?
政府奶水终归有限,不能指望年年下红包雨。
要真想立住脚,还是得咬牙创新,肯花钱下功夫,不能总玩资本套路,擦边球玩多了,总有打铁那天。
更现实的还有中国新能源的蛋糕,眼下表面红火,底下却是血海厮杀。
头部玩家拼的是技术、生态、品牌和用户口碑,要问岚图这几点都卡到点子上没?
有突破才有市场,否则再快的上市也是“走个过场”,资本市场洗一轮,真到最后还是要拼内功。
梦想家能火多久?
品牌如何走进年轻人心里?
技术研发配不配得上标签?
这些问题不解决,估值和前景只能靠资本小把戏撑场面,缺乏基本盘,容易“高处不胜寒”。
回到最初的劲爆话题:岚图闪电上市到底值不值?
老百姓看热闹,资本瞄赚头,车企自己更是险中求胜。
东风这步棋走得快,但能否聚沙成塔,变短线热闹为持久繁荣,后头可有真硬仗打。
依赖补贴的“虚胖”,总归不是长久之计。
盘根细算,猛攻研发、稳扎用户、修炼品牌,这才是能否走远的真突破口。
否则,打着圈钱旗号的资本狂欢,谢幕不难,翻身难上加难。
说难听点,今天的资本盛宴,明天就可能变成市场清算。
咱都知道,风口上谁都能肥几天,风一停,拼到最后才知道谁是真壮牛。
岚图要是真想不当“泥菩萨”,甭管上市有多快,终归还得天天扎根下苦工。
你说呢?
要不留言唠唠,新能源汽车大潮下,你更看好哪家能活成最后赢家?
本文以弘扬社会正能量为宗旨,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及时回应。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