砍价大神支招,我靠 5 招 “太极式” 谈判,帮朋友 15 万车砍到 13.8 万,还多省 2000块钱。
销售报出"最低价15.8万"时,我笑着摇了摇头。一周后,同款车被我以15.4万拿下,还省掉了1500元服务费。4S店的"底价"从来都是个伪命题,这里面藏着至少1-2万的议价空间。
线上摸底是砍价的第一步。帮闺蜜看本田思域时,我先在汽车之家和懂车帝上查了本地3家店的报价,然后挨个打电话。"11代思域劲动版,现在裸车最低多少?一周内订车能给实在价吗?"每个电话都不透露具体需求,就像随便问问的潜在客户。
A店报13.8万,B店说13.6万,C店神秘兮兮地表示"到店能申请更低"。这三个数字成了我手里的第一张牌。
拿着电话报价走进第一家4S店,销售热情地报出14.98万裸车价,落地16.2万。我直接亮底牌,"一周内肯定订,但这个价格太高。"销售磨了10分钟,给出15.8万落地送两次保养的报价。我没点头,只要了张写着具体数字的报价单。
第二家店的销售看到我手里的报价单,眼神明显认真起来。"你们家要是比这个贵,我就不耽误时间了。"他转身去找经理"申请",回来说15.6万落地再送行车记录仪。我还是没松口,只说要去第三家看看。
到第三家店时,我把前两家的报价单往桌上一放。"15.5万能不能落地?能的话现在就谈细节。"销售犹豫片刻,最终给出15.4万落地的价格,杂费只收500元上牌费。这一圈跑下来,比第一家报价省了整整8000元。
杂费才是4S店的利润大头。帮堂哥砍大众朗逸时,销售要收2000元"代办服务费"。我直接说,"我自己去上牌,这个费用得免掉。"销售一开始坚持不代办就不能享受裸车优惠,我起身就要走。他赶紧拉住我,说可以申请免一半。
最后磨到只收500元上牌费,省下1500元。GPS费、出库费这些名目,其实都是可谈的。谈赠品更需要策略。销售总喜欢用"送全车膜、脚垫"来替代现金优惠,但这些赠品成本可能才200元。
闺蜜买思域时,销售提出送10次保养。我算了下,每次保养值500元,相当于5000元优惠。但如果能选择,我更愿意要2000元现金优惠加5次保养组合,毕竟外面保养更便宜还能选好机油。
交钱那一刻最需要警惕。销售催着交"定金"时,一定要问清楚是"定金"还是"订金"。我坚持要求把报价和赠品明细写在纸上,注明"若价格谈不拢,订金全额退还"。这样即使发现更便宜的店,也能全身而退。
月底和年底是砍价的最佳时机。销售有业绩压力,只要你表现出"价格合适就订"的态度,他们往往会让步。但别一开口就砍三万,那样销售会觉得你不是真心买车。基于市场行情慢慢磨,像打太极一样有来有回,才能拿到真正的好价格。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