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一张伪装车的谍照在网上刷屏了,长安深蓝的新车——L06,高调宣布将搭载全球首款3nm车规级座舱芯片。
一张看似普通但包含关键信息的谍照,反映的不仅是深蓝新车的新技术,更是全新成立的“新央企”长安汽车集团的巨大野心。
在国家“十五五”规划的宏大背景下,国务院正式批准兵器装备集团实施分立,旗下汽车业务独立为一家全新的央企。7月29日,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正式成立。国家调整中央企业布局,对于汽车企业而言,意味着全新的发展机会和有力的平台托底。
集团尖刀,深蓝要引领竞争
在这次重组中,长安汽车成为新央企的核心主体,而作为新能源先锋的深蓝汽车,也由此迈入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新央企、新深蓝,有望成为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尖刀力量”。
过去几年,深蓝用实力证明了自己。作为中国长安“海纳百川计划”等前沿计划的先行者,深蓝始终走在电动化、智能化探索的最前沿。从深蓝SL03到S07、L07,再到G318和即将亮相的S09,每一款车都在重新定义用户对新能源车的认知。
而最有力的证明,是市场和权威的认可:2022年12月到2025年3月,深蓝汽车累计销量稳居央企新能源品牌第一;2025年上半年,交付量同比增长高达71%;更被国务院国资委列为首批“优秀产品品牌”,成为中央企业品牌引领行动的标杆。
这背后,是深蓝对“高质量发展”的坚定践行。它并不一味地卷价格,而是用技术、用产品、用服务,构建起一条属于中国智造的良性竞争新路径。
而且深蓝的野心,从来不止于国内。
作为中国长安“海纳百川”全球战略的重要引擎,深蓝出海的步伐走得扎实坚定。目前,深蓝S07、L07、S05、G318等车型已进入东南亚、中东非、中南美、欧亚、欧洲五大区域,覆盖66个国家和地区。今年3月登陆欧洲,7月正式上市,吹响了进军全球高端市场的号角。
更值得一提的是,深蓝在泰国建设了S05专属工厂,目标是将S05打造成全球月销两万辆的“大单品”,S07也要冲击1.5万辆的全球销量。这种“本土化生产+全球化布局”的模式,不仅让深蓝的产品经受住全球复杂工况的考验,也让“中国智造”的口碑在海外持续升温。
科技为先,要把野心变为实际
深蓝野心的底气,来自它在“电动平权”与“智能平权”上的持续突破。
在电动化方面,深蓝超级增程主打省油、性能、安全,满足用户“既要又要”的需求,打消首购用户的里程焦虑和补能焦虑。而独创的微核高频脉冲加热技术,更让北方用户告别“冬天不敢开电车”的尴尬,这项技术不仅拿了中国专利金奖,还获得了联合国知识产权组织的认可。
在智能化上,深蓝更是走在了普及的前线。2023年,深蓝说服华为启动乾崑ADS SE的开发,并率先将这一顶级智驾系统下放到20万级车型。深蓝S07上市后,迅速实现“稳定月销过万”,成为“左手超级增程,右手华为乾崑”的爆款单品。如今,深蓝L07、S09已全系搭载乾崑智驾,甚至成为业内首个宣布“全民智驾普及”的品牌,真正让高阶智能驾驶不再只是豪华车的专属。
而站在新央企的起点上,深蓝的下一步,是全面提速。
今年8月1日,新央企、新深蓝的首款上新车型——深蓝S05 620km长续航版将正式上市。它全系标配3C超充,搭载宁德时代电芯和“金钟罩电池”,设计上还斩获了2025年德国iF设计大奖。
更重磅的,是即将在第四季度亮相的深蓝L06——这款“超级智能轿跑”将成为新央企首款全新车型,全球首发搭载3nm车规级座舱芯片,算力远超当前主流5nm平台,提前1-2年实现行业领先。全系标配激光雷达,发力竞争最激烈的新能源B级车市场。
未来五年,深蓝还将推出30款全新主流及差异化车型,覆盖从A级到C级、从轿车到SUV、从纯电到增程的全产品线,真正实现“多产品、多动力、全球化”的立体布局。
在技术上,深蓝也在不断突破边界。2026年将发布“120km/h碰撞不起火”的高安全电池和全球集成度最高的高效电驱;智能驾驶方面,将全面普及全场景NOA,并布局L3/L4级辅助驾驶;智能座舱则将打造“全域AI”,实现全球算力最高、可持续进化的座舱系统。可以说真正把野心,落地为用户用得上的实在技术。
写在最后
回到开篇提到的那张谍照,深蓝L06率先实现3nm车规级座舱芯片的全球首次应用,不仅仅是一次产品智能化升级,更标志着中国车企在智能关键核心技术上,首次实现对国际领先企业的超越,看得出新深蓝的战略野心。
从“央企新能源销冠”到“新央企核心力量”,从“技术探索者”到“全球出海引擎”,深蓝正在书写一个属于中国品牌的全新篇章。它不止是潮流科技的引领者,更是值得信赖的选择。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