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沃尔沃XC90六座版换车记:传统豪华不输高端新能源
今年春天家里琢磨着把老A6L退役,正好赶上换车这茬。我其实犹豫过,要不要试试国产高端SUV,问界M9那种。身边有两个朋友都开上了,说是配置拉满、二排比MPV还舒服。但说实话,我总觉得M9外形偏稳重,有点像我爸那一代人的审美,不太对我的胃口。反倒是XC90和宝马X5看着顺眼些。
去4S店逛的时候,新款XC90贴了个限时尊享价的牌子,47.9万起,还带首任核心部件终身质保和免费保养这些权益。这种事销售讲得头头是道,我也没全信,不过价格确实挺有吸引力。主要还是冲着它低调的外观,还有一直被吹捧的安全环保买单。
提车到现在差不多两千公里出头吧,大部分时间在市区转悠,也跑过几次高速。说句心里话,这台XC90用起来真没让我失望——当然智能化那些玩意儿肯定比不上问界,人家大屏、语音啥都卷疯了。但论豪华感,我真觉得沃尔沃一点不落下风。
比如中控仪表台,全皮包裹,摸哪儿都是软的,没有塑料感。木纹饰板也不是随便糊弄一下,是那种很细腻、不浮夸的小众气质。我以前以为宝华韦健音响只是噱头,上手后才发现听流行乐或者爵士现场感特强,比我之前A6L原厂那个高级不少。有一次载朋友回老家,他坐副驾直接来一句:“你这音响咋这么通透?”我只能笑笑,其实自己心里也是第一次遇到这种体验。
群友讨论最多的是用料,据说新款禁用了六千多种材料,还特地强调滤芯厚度——这个数据我是听销售顺嘴一提,但实际用下来感觉就是空气清新许多。我媳妇鼻炎,每次进别人的车就打喷嚏,自家的这台她居然一次没犯毛病。据师傅讲,这套远程净化功能能让PM2.5常年保持个位数,就跟移动氧吧似的。不过到底是不是这么神奇,也没人拿专业仪器测过,只能算作生活小体会罢了。
还有一个变化挺大的,就是加出了六座版本。这回二排做成独立座椅,不像以前七座挤得慌。虽然没有M9那么花哨,但人体工学确实下功夫,对腰椎支撑明显改善。我爸去年腰间盘突出的老毛病犯过一次,现在偶尔坐我的XC90,都夸后背贴合得舒服。他还嘀咕了一句:“外国人造东西,有时候就是轴。”其实他说得对,这玩意儿讲究细节,用起来才知道区别在哪儿。
隔音方面嘛,新款据说升级了七处NVH,不过我之前也没怎么开过老款,对比不了。但是城区开窗关窗之间差异蛮大,高架80码左右前后排聊微信语音完全OK。不吹牛,高速超120以后风噪胎噪还是有点上来,比起德系轿车略逊色,可整体安静程度已经够满意了。有邻居借走一天,说他Q7同样速度底盘更硬朗,但室内杂音反而更多,各有所长吧。
智能系统这一块升级最直观,中控屏变悬浮式,看着时髦不少,而且尺寸大了一圈(11.2英寸)。日常操作响应速度快,多任务切换不卡顿,那天导航、蓝牙音乐一起用都很流畅;语音助手识别率提升不少,“小沃帮我找附近充电桩”基本秒懂(虽然油车平时不用),偶尔闹乌龙也是普通现象,不至于影响心情。有群友吐槽OTA更新慢,我个人倒无所谓,用习惯就好呗,又不是天天刷软件的新势力用户……
安全配置方面,其实选沃尔沃图的不就是个安心?“丢轮保命”这种段子早传遍汽修圈,我们楼下修理铺李师傅每次看到我的XC90都会念叨:“兄弟,你这铁壳子结实!”再加之主动刹停和紧急避让系统,据网上翻事故案例有人亲测有效果。当然谁也不希望碰见危险场面,只当买份保险图个心理踏实罢了。另外补一句,小区地下停车场灯光昏暗,每次靠自动泊入功能省事不少,就是偶尔遇到极窄位还会“思考人生”,要么干脆人工介入,一把方向解决问题,总归靠谱为主花活为辅吧!
最后再插播一个冷门细节:冬天预热功能真的香!东北冬季零下十几度,下楼提前手机APP遥控发动机暖风,到驾驶舱直接脱羽绒服,老人孩子出门少遭罪,这点体验是真正懂生活的人才能明白。如果非要挑刺,那可能就是第三排空间一般般,大人长途勉强凑合,小孩倒是乐呵呵地钻进去打闹,也算各取所需啦!
等跑够一万公里再看看油耗表现,目前综合下来在10升上下徘徊,还算能接受。这几年新能源崛起厉害,可传统豪华品牌骨子里的味道,好像并不会因为潮流而消失,该舒适该精致的一样都有。在微信群聊里,有人劝我要趁早挂号抢绿牌指标,我想想还是先把眼前日子过扎实,再考虑那些远方的故事好了……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