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米的发布会引爆了话题,尤其是那辆全新SUV——YU7。车是实打实地亮相了,配置也讲得清清楚楚,可偏偏就是不说价格。这一下子,把网友的好奇心吊到了天上。
不少人吐槽:“等了一晚上,就这?”但仔细一想,小米不说价格,或许真不是故意卖关子,而是有它的“小算盘”。
配置拉满,大家都在等一个数
首先必须承认,YU7的配置确实够强。3秒多破百、800V快充、激光雷达、835公里续航……这些放在现在的新能源车圈子里,都不算一般水平。雷军还在发布会上直接拿Model Y对比,说YU7从尺寸到续航都更有优势。
问题是,大家心里最关心的,始终是那串数字:到底多少钱?
不说价格,对谁最难受?
从消费者角度看,先看车再谈价格,其实也不是不能接受。至少配置摆在那儿,买不买看钱包。
但对车圈的其他品牌来说,小米这手操作就不那么简单了。你说价格吧,我好跟着你调价、备货、做促销;你不说,我只能干等,心里没底,啥也做不了。
说白了,小米这是把竞争对手晾在了原地,不动声色地把市场气氛搞得很紧张。
炒热气氛,也稳住粉丝
对于小米来说,不公布价格,起码有两个好处:
1.先让热度飞一会儿。车还没卖,网上的讨论已经上天,光这一点,其他品牌都得羡慕。
2.拖住对手不敢轻举妄动。你不知道我会卖多低,是不是要打“性价比牌”,那你贸然降价就可能吃亏。
而且,小米这回连小订都不接,不给你任何数据。连个下单入口都没有,就是摆明了不让同行“抄作业”。
价格到底会是多少?
网上不少人猜是19.9万元,但雷军自己都否认了:“YU7这配置,没有三十几万绝对下不了台。”看得出,小米这回不是来走“便宜大碗”路线的,而是想往高端冲一冲。
这也反映出一个趋势:小米希望大家别再拿它当“便宜品牌”来看待了,而是能像看Model Y一样,给它更多技术和品牌价值上的认可。
消费者怎么看?
从普通人的角度来说,小米的这一招“只谈配置不谈价格”,有人觉得是吊胃口,有人觉得是故弄玄虚。但也有人表示理解,毕竟现在产能不高,提前公布价格可能会引来一堆订单,到时候交不出来,反而砸了口碑。
还有一部分人则持观望态度:“你说你比Model Y好,那就看你怎么定价。如果真诚意满满,不仅配置卷,价格也实在,那肯定支持。”
这个做法聪明,但不能过头
说到底,小米YU7不说价格这波操作,是个聪明的营销手法,也是一种市场策略。它制造了话题,牵制了对手,同时也让大家都在等这款车的最终揭晓。
但也得说,聪明可以,别玩过头了。如果最后价格一出,偏离大家预期太多,那之前吊起的胃口,反而会变成失望。
毕竟,在新能源车市场,性能、颜值、技术再好,最终还是“价格”决定买不买。
大家现在就等着,看看雷总这刀,是利刃,还是花架子。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