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i8碰撞测试风波,三方声明呼吁汽车业反内卷

2025年8月,理想汽车、中国汽研和东风柳汽,这三家本该在各自领域“闷声发大财”的巨头,却因为一场“惊世骇俗”的碰撞测试,被迫坐到了一起,发布了一份看似“和谐”的联合声明。这份声明,与其说是平息风波的“休战书”,不如说是撕开中国汽车市场“内卷”遮羞布的“照妖镜”。它赤裸裸地揭示了一个残酷现实:在流量至上、竞争白热化的当下,车企们为了博眼球、抢份额,究竟能把“贬损性对比”玩到何种荒诞的境地?
高速公路上重卡与小车相撞事故现场,显示“第三轮挑战 重卡对撞测试”标题。

还记得那段让全网“高潮”的视频吗?理想i8,一辆定位“家庭旗舰”的SUV,在发布会上竟然上演了一出“以卵击石”的戏码——与一辆重达八吨的乘龙卡车“正面硬刚”!结果,那辆在公路上呼风唤雨的“钢铁巨兽”,竟然被撞得“四轮弹起,驾驶室倒向车窗”,而理想i8却像个“没事人”一样,车身结构纹丝不动,气囊全开,仿佛在说:“就这?”这画面,简直比好莱坞大片还魔幻,比《西游记》里的神仙打架还离谱!

视频一出,网络瞬间“炸锅”!“这卡车是豆腐渣工程吗?”“测试有没有猫腻?是不是又来‘碰瓷式营销’了?”质疑声铺天盖地,直接把“理想i8碰撞事件”送上了热搜榜首。被“无辜”卷入的东风柳汽(重卡制造商)和中国汽研(测试执行方)也坐不住了,纷纷下场“喊话”,一场关于“谁在说谎”的罗生门似乎即将上演。然而,就在吃瓜群众搬好小板凳,准备看一场年度大戏的时候,三方却突然发布了联合声明,强调“行业自律”、“良性竞合”,呼吁“杜绝不当竞争行为”。这波操作,是不是有点出乎意料,又让人细思极恐?从剑拔弩张到握手言和,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汽车行业怎样的“潜规则”?

为什么车企们会如此热衷于这种“拉踩式”甚至“碰瓷式”的营销?答案很简单,两个字:内卷。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早已不是蓝海,而是血海。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不会说谎:汽车行业利润率已从2017年的7.8%断崖式下滑至2024年的4.4%。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整个行业都在“赔本赚吆喝”,甚至“赔本赚不到吆喝”。当价格战打得刺刀见红,当产品同质化严重,当消费者审美疲劳,一些车企便开始剑走偏锋,将营销的“下限”一再刷新。

他们通过“自定义碰撞条件”(比如选择一辆二手卡车,或者不公布测试车辆的具体状况)、“选择性展示结果”(只放出对自己有利的片段),甚至直接“贬低友商”,来制造话题、吸引流量,试图在短期内实现销量突破。这种策略,本质上是一种市场焦虑和资本逐利的畸形产物。在技术迭代加速、消费者需求瞬息万变的当下,部分企业未能及时在核心技术和产品体验上建立真正的护城河,便转向营销“奇招”,试图通过流量的短期红利来掩盖深层问题。这种“赢了碰撞,失了公德”的行为,看似一时风光,实则在透支整个行业的未来。

然而,这种不正当竞争的危害,远比我们想象的更深远,也更致命。首先,它像病毒一样侵蚀着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让整个行业陷入“比谁更会演戏”、“比谁更敢踩踏友商”的恶性循环。当“作秀”比“实力”更能带来关注时,谁还会沉下心来搞研发、提品质?这不仅会扼杀真正的技术创新,导致资源错配,更让那些踏实做产品的企业感到寒心。其次,这种行为严重透支了消费者对行业的信任。当测试不再科学严谨,宣传充满水分,消费者就会对所有车企的安全承诺产生怀疑,甚至对中国汽车品牌的整体形象产生负面认知。长此以往,不仅会阻碍中国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更会削弱我们在全球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正如工信部和中汽协多次强调,“价格战”和“内卷式”竞争没有赢家,更没有未来。

此次理想汽车、中国汽研和东风柳汽的联合声明,无疑是一次行业自我救赎的积极信号。声明中呼吁全行业严格自律,恪守诚信原则与商业道德,杜绝贬损性对比等不当竞争行为,并将资源和精力更多聚焦于车辆安全性能提升、核心技术创新突破与用户真实体验优化。这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工信部等部门长期以来“反内卷”的倡议不谋而合。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到多部委密集部署规范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秩序,国家层面已经明确释放信号:中国汽车行业,该“刹车”了,不能再“卷”下去了!

破除“内卷”,实现行业升级,绝不是靠几份声明就能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所有车企真正做到“卷技术、卷服务、卷质量”,而不是在价格和营销的泥潭里打滚。这意味着要将更多的资金和精力投入到基础研发、人才培养和用户体验的精雕细琢上。只有当所有参与者都坚守诚信底线,以过硬的产品实力说话,以实实在在的用户价值为中心,中国汽车产业才能真正实现从“大”到“强”的跨越,驶向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否则,我们看到的将是一场又一场的“撞车闹剧”,最终,撞碎的将是中国汽车在全球市场上的信誉和未来。那么,面对这场“反内卷”的行业大考,你心中的那家“理想车企”,会如何交出自己的答卷呢?是继续沉沦于流量的狂欢,还是真正走向技术与价值的星辰大海?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