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连续3期给大家分享了“极狐安全、用料、工艺1 、2、 3”的内容,有些应该算是在全网第一次“爆光”,给我最大的感觉,就是肉眼可见的成本。
很多网友留言给我,问极狐汽车怎么样?或者拿车型做比较,比如极狐S5和比亚迪海豹相比怎么选?极狐T5和深蓝S07、零跑C10又该如何选择?
我往往都是给出三条理由的,这也是我做车型对比分析基本原则中重要的几点。
几乎同价位的车上,你得到的是:
1、宁德时代电池,而不是其他家的“电池开盲盒,品牌随机配”;
2、更高更大的电量,而不是差上几度甚至是十几度的电池电量;
3、更足的车身用料与制造工艺,钢铝混合占比,而不是“薄上那一截”。
当然了,如大家所说,在车机、智能辅助驾驶以及其他配置方面极狐存在差距,这就需要我们在心里算上一笔账了,看个人如何做平衡与选择。
网上一位叫海参说车的博主分享了一段内容,围绕车身成本、用料与安全做了更加详细的介绍,当然数字我们是无法求证的,里面也有些用词过于夸张,但对于所表达的观点和逻辑我是比较认同的。
把全车的6000颗螺丝由铝合金换成铁,车重可能会增加50kg,操控性能会降低,但不是老司机根本体会不到;
把全车5000个焊点减少到3000个,车不会散架,但你开段时间会感觉到底盘松松垮垮;
把A柱的钢板厚度从5mm减到3mm,钢材有马氏体钢换成普通钢,强度从1700降到1200MPa,正常开玻璃不会掉下来,而一旦发成碰撞,顶棚可能没了;
一辆车塑料件使用量有200kg,内饰把可降解、低VOC排放的环保材料换成再生的普通塑料PVC,成本能降低1000,时间一长,太远暴晒,车里全是苯、甲醛,开车会头晕;
车身是一件覆盖件儿,给你用双面的镀芯板,但把车底后备箱的内衬换成单面镀锌板,甚至冷轧板;
一个铝合金的防撞梁成本是1000,而一个铁的只要300,薄到能削苹果的甚至只要100。把铝合金的换成铁的,外面包着保险杠,你根本看不见,成本降低3倍;
对于厂家来讲,省个万八千很容易,然后再花个3000给你装6个带按摩功能的仿真皮的零动力女王座椅,花200装个30英寸的后排投影仪,再花50块钱买俩麦克风,就完全可以做到吊打碾压一切友商,自己还能多赚5000。
总结来看,就是看得见的地方给你增配,看不见的地方给你减配。
每家都有不同的造车逻辑,我不太愿意用“偷工减料”这样的用词的,更多是谁家用料会给的你更足,而且人家在这里减了,也确实在别的地方增加了,比如冰箱、彩电、大沙发等等。
然而事实上是,往往这些就能决定消费者买不买单。
所以总有人问“极狐这么好,为啥销量上不去”,这其实就是很大的一个原因所在。
在十来万的车子里,成本都是显而易见的,在某些地方增加了就一定会在某些地方减少了,很少在短期内实现真正的全家桶。
萝卜白菜,各有所爱。
有人就注重安全以及续航表现,接送孩子、上下班能有足够的安全保障;有人对舒适性的配置要求极高,对于智能辅助驾驶与车机就是刚需。那么不同车企都给了大家不同的选择,相互尊重即可。就好比在这么多车里,我关注极狐与续航,所以关注到了极狐一样。
当然了,借用一位网友的留言,我也是非常赞同的,“这不是逃避弱点(不足)的理由”。
极狐在车身安全与续航依然能坚守的同时,车机、辅助驾驶上也需要同步加倍努力,才可以,也才会得到更多人的关注与青睐。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