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车崛起?轩逸月销2.6万!

燃油车依然强势

本来以为,随着秦L卖9.98万,秦PLUS卖7.98万这样的价格出现,燃油车里一直很火的“老大哥”比如轩逸、朗逸、速腾这些车型,肯定会被打得节节败退,销量直线下滑。结果没想到,理想是美好的,现实却有点骨感。

根据7月份的销量数据来看,日产轩逸一口气卖了2.6万辆,不管是什么版本、什么动力形式,直接冲到了销量榜第四名。虽然8月份的数据还没出来,但估计也不会差到哪儿去。不只是轩逸,朗逸也卖了2.3万辆,排在第六位。看来这些传统燃油车,还是挺能打的嘛。

国产车崛起?轩逸月销2.6万!-有驾

合资燃油车为何仍畅销

在燃油车的时代,五年前它们卖得好其实也不奇怪,因为那时候国产的紧凑型燃油车基本没啥竞争力,根本没人能跟它们抗衡。但现在情况不一样了,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占有率早就超过50%了,现在的对手可不是以前那些国产燃油车了,而是像秦PLUS、秦L、银河A7这些国产新能源车型。

按理说,这些合资燃油车的优势现在都被国产新能源车给“包圆”了。比如说省油方面,就算是最省油的燃油车,也比不过混动车型,更别说插电混动还有纯电续航,市区通勤完全可以靠电跑,不用加油。再看配置,合资车顶配拿过来,可能连这些新能源车的低配都比不过。至于驾驶体验和舒适性,合资燃油车也明显不如新能源车,因为电机驱动的车型在响应速度、平顺性上都更胜一筹。

那问题来了,为什么这些合资燃油车现在还能每个月卖出这么多台呢?这背后到底有什么原因呢?

国产车崛起?轩逸月销2.6万!-有驾

预算有限选车逻辑

之前我也想不明白,为啥大家偏偏选轩逸、朗逸这些车。直到我最近采访了身边一些这两年买了这些车的亲戚朋友,我才算是看懂了他们的想法。

其实买这类车的人,大多数预算都不高,手里就七八万块钱,所以秦L根本就超了预算。像风云A8L、银河A7这些车,虽然指导价看起来也不贵,但加上保险、上牌什么的,一算下来就得九万多,对他们来说确实有点吃力。说实话,这个价位能选的新能源车真的不多,也就秦PLUS这种少数几款还能考虑一下。

国产车崛起?轩逸月销2.6万!-有驾

燃油车价格实惠

这个价位的燃油车,其实比你想象的还要便宜。比如说,轩逸经典版才六万多,朗逸也不到七万,如果你会砍价的话,还能拿到特别划算的价格。所以,便宜,是这些人选择它们的主要原因。

另外,很多人其实不太相信新能源车。原因可多了去了。我总结了一下,有的是担心电池会自燃,看到短视频里天天有人发这车自燃那车自燃的;有的觉得新能源车故障率更高,毕竟有发动机、电池、电机,结构更复杂,而像轩逸、朗逸这种老款燃油车,用着更稳当;还有的觉得国产新能源车那些配置根本用不上,花里胡哨的,比如导航用手机就能搞定,车上有个收音机也就够用了。

国产车崛起?轩逸月销2.6万!-有驾

合资车面子论

最后呢,还有一部分人,就是单纯想买合资车,觉得合资车更有面子。他们对国产车不太信任,经常挂在嘴边的几句话就是:“国产车不行,才造了多少年啊?”“我十年前开过国产车,那叫一个烂。”“国产车容易出毛病,外表看着光鲜,内里不行。”还有一些人觉得,买个日产、大众这样的合资车标,回村里更有面子,而比亚迪、吉利这些国产车标,在他们眼里就没有那么“有排面”。

国产车崛起?轩逸月销2.6万!-有驾

合资车的保值与口碑

从这些人的买车心态来看,他们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像轩逸和朗逸这样的车,早就经过了市场和消费者的长期考验,确实做到了省油、故障率低、口碑好、保有量大。而国产新能源汽车才推出没几年,质量稳定性还说不上特别靠谱,这还得靠时间来验证。

不过好消息是,现在轩逸和朗逸基本上已经是合资车里最后一点“面子”了,剩下的也就这几款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