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寄予厚望的尚界H5为何未如预期火爆,原因在于价格配置差距大与竞争激烈,消费者期待与实际不符影响销量

华为智驾下放到20万以内车型,这消息传出来的时候,我朋友圈炸了锅。尚界H5作为上汽五界的最后一位平民选手,本来被寄予了挺大期望。毕竟,十几万就能买到带华为ADS智能驾驶的车,这听起来性价比特别高。上市前小定突破15万辆,看起来也很厉害。但等10月底的销量数据出来时——才六千多台,差距明显,火爆没那么现实。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发现H5从合作签署到上市仅用了7个月。这样速度在汽车行业里算快的。这说明上汽确实想抢时间,先把华为高阶智能驾驶技术下放到20万以内市场,但速度快带来研发配套的平衡问题也蛮难。研发就好比你盖房子,时间太紧,水电暖管这类细节经常来不及精细打磨,最后占便宜的是捷径和权衡成本的环节,而消费者直观感受就是配置差异。

被寄予厚望的尚界H5为何未如预期火爆,原因在于价格配置差距大与竞争激烈,消费者期待与实际不符影响销量-有驾

说回价格和配置。H5有6个版本,最便宜的三个版本仅搭载华为ADS的基础版,起价15.98万。这基础版在日常代步上功能够用,朋友买来上下班用车也觉得挺省心的,毕竟华为智驾基础功能已经够日常用。但是如果要满血华为ADS4高阶版,起售价直接跳到17.98万,再加上1.2万的智驾选装包,顶配版本落地得至少22万。你说这和大多数消费者想象中的十几万带高阶智能驾驶落差大不大?老实说,我觉得心理预期落差是影响销量的关键。

再加上充电速度的问题,尚界H5全系只搭载400V充电平台。很多竞品像比亚迪汉或者蔚来早都开始用800V快充了,充电5分钟能多跑几十公里的感觉已经被消费者熟悉和期待了。作为买新能源车第一桶金的用户,充电时间和便捷性是第一关注点,这点尚界H5确实被吐槽多。反倒是那句老话,有技术不一定有最优体验。

被寄予厚望的尚界H5为何未如预期火爆,原因在于价格配置差距大与竞争激烈,消费者期待与实际不符影响销量-有驾

这价格区间的竞争真的是鸡爪绣球舞。15-20万区间,比亚迪、吉利、零跑的内燃加电动混动SUV、轿车,产品齐活得很。对比起来,尚界H5的最大亮点很明显就是华为智驾,但价格上对比竞品没拉开太大差距。往上走,20万左右档位岚图和阿维塔开始展现更高规格和更丰富配置,给消费者明显更多可选空间。消费心理很现实,多花点钱买配置高的在这个价位段很常见。

我跟销售小王聊天,他说:大定至少5万,车子四周提不来,等得人烦。我有点理解。你说买车高兴,等车等到焦躁,不是体验好到哪去。话又说回来,有朋友10月初小定,到11月11号就交上车了,这速度在2023年底也还可以了。只是等车时间长,加上价格和配置没对上消费者胃口,这组合就像一道微妙的算术题——销量就没那么乐观。

我估算了一下,像顶配H5全下来22万左右,同样价位拿去买比亚迪宋PLUS DM-i,价格差不多但配置或者空间实用度对比有优势,平时通勤、家庭用车更合适。还有用户可能看不上平民车的智驾,觉得不如直接上更高价位车型。反过来说,没有钱买起步车配高阶智驾,就不会买尚界H5的低配。某种价格凹陷形成了销售断层。

被寄予厚望的尚界H5为何未如预期火爆,原因在于价格配置差距大与竞争激烈,消费者期待与实际不符影响销量-有驾

刚才说销量不火爆的话,有趣的是我的一个老朋友说:我觉得很火爆啊,今天下的单,得等4—6周。这让我反思,是不是我们拿官方销量和圈层感受来解读市场存在偏差?或者说还没真正爆发,只是市场反应没有想象中快。我自己也没细想过,或许尚界H5正在一个养气期,毕竟华为智驾技术太先进了,用户需要时间惯和认可。是否能像某些爆款那样一夜爆红,还是要看华为与上汽接下来如何调配配置和价格。

说到配置,我想到了供应链的现实。研发就像厨房做菜,好的菜式再好,如果材料不好,或者火候没掌控精准,最后端上桌的味道就差别挺大。尚界这速度冲上市,是不是材料(零部件)拿得不够充裕或高级,导致成本控制下没办法配齐理想配置?比如充电平台只能用400V而非800V的背后,不只是设计问题,有可能是电池供应链、快充模块采购受限所致。这段先按下不表。

这些价格和配置的拉锯,是不是还和渠道预期有关呢?据一个渠道负责人说:消费者最想看的是性价比,有华为智驾加持的车型,起步价别高,销量才能上去。换句话说,承诺十几万带华为智驾,没做到全系覆盖,消费者信心就会打折扣。你说他们是否愿意等?恐怕部分消费者中途就转向了竞品。

被寄予厚望的尚界H5为何未如预期火爆,原因在于价格配置差距大与竞争激烈,消费者期待与实际不符影响销量-有驾

我有点嫌麻烦,但也好奇:华为这套ADS4高级智驾到底有多少用户真正用得上、用得起?毕竟技术先进不等于刚需,这就跟买车配大屏或者全景天窗一样,有的就是买了摆设罢了。是功能过度设计还是位置准确?我没深入数据,但这可能是一笔糊涂账。

说到价格调整,降价一两万否,或标配高阶智驾这条路,资金压力和利润空间也是一大担忧。毕竟华为智驾技术在外面买套软件授权都不便宜。价格下调,企业能做到几成利润?这本身也是汽车厂商不得不做的生意平衡。

被寄予厚望的尚界H5为何未如预期火爆,原因在于价格配置差距大与竞争激烈,消费者期待与实际不符影响销量-有驾

我问你:你愿意为华为智驾多付多少价格溢价?是几千?还是几万?这种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可能是未来新能源汽车市场里,最耐人寻味的存在。

本作品由作者原创完成,内容由人工写作,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产生。 AI主要用于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和灵感拓展,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创作。

本声明旨在表达本作品的内容旨在信息交流和观点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 如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信息。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