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创始人李斌关于新车定价“活下去最重要”的表态,是蔚来在持续亏损、市场竞争加剧不得已而为之啊!
人当然活下去才有可能,企业也是,只要活下去才有转机!
李斌在沟通会中明确表示,全新ES8的成本比前两代“低很多”,当前定价“仍有毛利”。这一变化得益于供应链成熟与技术迭代。电池等核心部件成本下降(如100kWh电池包价格从12.8万降至10.8万元)
蔚来的生产已经实现规模化蔚来自建工厂后对生产流程的优化;NT3.0平台与乐道L90共享部分技术,摊薄研发成本。
再加上市场竞争倒逼价格下降。问界M9、理想L9等竞品以“高配中价”策略抢占市场(理想L系列月均交付超2.5万辆);
BBA等传统豪华品牌电动车型大幅降价,直接冲击蔚来30万以上主力市场;李斌判断“2025年是纯电大三排SUV爆发拐点”,需低价抢占增量市场。
2025年Q1净亏损同比扩大30%至67.5亿元,累计亏损破千亿;这个数字很惊人啊!再不做出一点改变,是真的要凉了!李斌将“2025年Q4盈利”定为生死线,否则“商业模式将面临重大考验”。
尽管降价可能“背刺”老车主(老款ES8二手残值跌至20万左右),但李斌透露部分老用户主动劝其“以生存为重”。这反映用户群体对蔚来可持续性的焦虑已超越个人损失。蔚来也不可能给老车主补差价,别想这美事了!
蔚来通过乐道(20万级)、萤火虫(10万级)完成品牌下沉后,主品牌ES8的降价实则为重新定位高端纯电性价比,避免内部竞争。
其实电动车行业存在一个定理!电动车贬值加速倒逼定价理性化。
技术迭代周期缩短(如电池技术、智驾系统)导致电动车残值率普遍低于燃油车,维持高位定价已无市场基础。
蔚来早期依赖极致服务(如换电、牛屋)支撑高溢价,但2023年后服务缩水引发信任危机。此次降价实质是将品牌价值锚点从“服务”转向“产品力”。
中国汽车业最终需通过价格竞争实现产业整合。李斌曾坚称“不降价”,但如今表态印证了市场规律的不可抗性。
难点在于活下去之后如何能够“活得好”呢?
即便ES8销量提升,换电站等重资产投入(截至2025年8月达3451座)仍将持续吞噬利润。
从“高端标杆”(ES8初代售价49.8万起)到“30万级SUV”,品牌重塑需依赖ET9等旗舰车型。秦力洪称“每天都是生死局”,几乎都是明示了蔚来需在智驾(自研芯片)、900V超充等领域建立差异化优势。
李斌的选择标志着电车新势力从“烧钱换增长”向“盈利换生存”的战略转折。其合理性在于以价换量缓解现金流危机,为技术研发续命;推动行业摒弃虚高定价,回归于成本竞争。
但蔚来的真正考验在于能否在价格下探的同时,通过规模化摊薄换电成本、通过技术升级维持差异化,最终在“高端纯电”与“大众市场”的夹缝中重建护城河。
蔚来如果可以实现转型,或将成为国产高端品牌转型范本;若失败,则验证了“高端电动车”在规模化市场的伪命题性。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