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市场可真是热闹非凡,让咱们这些普普通通想买车的老百姓看得是眼花缭乱,心里也跟着痒痒。
以前总觉得,手里要是没个四五十万,那奔驰、宝马、奥迪这三个牌子的车,想都不敢想,那可是身份的象征,是不少人奋斗的目标。
可谁能想到,这才几年功夫,整个市场就跟变了天一样。
尤其是咱们国家自己的汽车品牌,不管是造车新势力还是传统大厂,都跟开了挂似的,技术、设计、智能体验一个比一个猛,直接把车市这潭水给搅得天翻地覆。
这么一来,那些原本高高在上的豪华品牌也坐不住了,以前还得加价排队提车,现在是一个赛一个地降价,生怕自己卖不出去。
什么“半价买豪车”这种以前听着像段子的话,如今正实打实地在咱们身边发生。
这就带来一个幸福的烦恼:如果现在我手里正好有30万左右的预算,我是该买个配置拉满的合资品牌顶配车,还是踮踮脚,去够一够那些正在“大甩卖”的豪华品牌呢?
这笔钱,到底怎么花才能既有面子,开着又舒心,里子面子全都照顾到?
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掰扯,看看这30万的预算,现在到底能撬动BBA里哪些曾经遥不可及的硬核角色,或许看完,您心里的那杆秤就有数了。
首先得聊聊奥迪,这个牌子在降价这事上向来是挺有诚意的。
咱们先看一款比较新也比较特别的车,叫上汽奥迪A5L Sportback。
很多人可能对奥迪A5的印象还停留在那个纯进口、两门轿跑的帅气模样上,确实是好看,但后排空间小,不太实用,价格也贵。
现在上汽奥迪把它拿过来国产,还专门加长了,变成了四门轿跑,这就很懂咱们中国消费者的心了。
最关键的是价格,限时指导价直接从二十五六万起步,这一下子就把门槛拉得非常低。
它的外形保留了轿跑最迷人的那个大溜背设计,线条特别流畅,开出去绝对是路上的一道风景线。
同时因为加长了,后排坐人再也不像以前那么憋屈,带上家人朋友出门也完全没问题,可以说是把好看和实用结合得相当不错。
更让人惊喜的是,这款车还用上了华为的乾崑智能驾驶系统。
德国豪华品牌用上了咱们中国最顶尖的智能技术,这事本身就很有看头。
说白了,就是你在高速上开车能省心不少,它能帮你自动跟车、保持在车道里,堵车的时候也能帮你自动走走停停,这种接近新能源车的智能化体验,在同价位的燃油车里可是独一份。
动力方面也够劲,高配车型百公里加速只要5.6秒,偶尔想激情一下,它给你的推背感是实打实的,而且油耗控制得也好,综合下来百公里也就六升多油,既能跑得快,又能养得起。
如果说A5L是个性之选,那奥迪Q5L就是个再稳妥不过的选择了。
作为豪华中型SUV市场里的老将,Q5L的名字可以说是家喻户晓。
它现在的优惠力度大得惊人,很多地方的终端优惠都能给到九万元上下,这么一算,裸车价就掉进了三十万以内。
这相当于你花一辆高配日系SUV的钱,就能买到一台正儿八经的奥迪中型SUV,这吸引力可太大了。
Q5L最大的优点就是全面和实用。
它的空间,因为带个“L”,后排宽敞得不像话,一米八的大个子坐进去,腿部空间都还有富余,周末全家出游,后备箱装上行李和儿童车,绰绰有余。
动力系统也给你分得很清楚,如果就是日常上下班代步,买个低功率版的就完全够用了,开起来平顺又省油;要是你对动力有要求,那就上高功率版,百公里加速六秒出头,配合上奥迪看家的quattro ultra智能四驱系统,不光是提速快,碰上雨雪天气或者路况不好的地方,四个轮子都有劲,开着心里特别踏实,偶尔还能去郊外轻度越野一下,用途非常广泛。
说完了奥迪,咱们再看看奔驰。
奔驰那个三叉星徽的标,在很多人心里的分量还是很重的。
奔驰C级,一直有“小S级”的美称,你坐进车里,那套内饰设计,尤其是晚上把氛围灯一开,豪华感扑面而来,绝对能满足你对“豪华”两个字的想象。
以前这车价格一直很坚挺,现在也扛不住了,终端优惠十二万起步都是常见操作。
很多人可能会纠结它那个1.5T的发动机,觉得三十多万买个1.5T是不是有点亏。
但咱们得实事求是地想,平时开车,有多少时间是需要地板油去跟人拼起步的?
绝大多数情况不都是在城市里平稳驾驶吗?
这台1.5T发动机带着48V轻混系统,就是为了日常开着平顺、省油,对于追求舒适和豪华氛围的C级车主来说,这个动力其实是完全够用的。
它的长处在于别的地方,比如它同样超长的轴距带来的巨大后排空间,还有那武装到牙齿的安全配置,全车8个安全气囊、360度全景影像、自适应巡航、主动刹车这些重要的安全功能都是全系标配,给家人提供的是全方位的保护。
所以,选择奔驰C级,更多是选择一种精致、舒适和体面的生活方式。
最后,再来看看宝马这边的一款新能源车,宝马iX3。
这款纯电SUV的故事就更有意思了,刚出来的时候价格可不便宜,但市场反响一般,毕竟大家觉得它是个“油改电”平台。
宝马也很快反应过来,现在优惠力度大到吓人,十五万左右的优惠下来,裸车价也妥妥地进入了三十万区间。
那这个价位的iX3值不值得买呢?
首先,它开起来还是一台纯正的宝马,底盘的扎实感和转向的精准性,是宝马多年积累下来的功力,这是很多新品牌短时间内学不来的。
虽然6.8秒的百公里加速在电车里不算炸裂,但应付日常驾驶甚至偶尔激烈一点开也绰绰有余。
540公里的续航,对于大部分在城市里活动,周末去周边转转的人来说,也完全够用了。
当然,它的弱点也很明显,内饰的设计和车机的智能化程度,跟咱们国产的新势力一比,确实显得有些保守了。
但换个角度想,对于那些想尝试电动车,但又对新品牌不太放心,更信赖传统大厂的做工和品控的消费者来说,大幅降价后的iX3,反而成了一个非常稳妥的选择。
它就像一个连接燃油车时代和电动车时代的桥梁,不那么激进,但足够可靠。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