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生死劫:李斌的“输氧管”还能戴多久?
就在昨晚,蔚来CEO李斌宣布上周新增订单突破1万台,整个社交媒体瞬间炸锅。但订单狂欢的背后,是蔚来换电站排起4小时长队的现实,是车主们“预计还需24-26周可交付”的无奈吐槽。这家曾经与理想、小鹏并驾齐驱的造车新势力,正陷入一场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
千亿亏损,蔚来走到资不抵债边缘
最新财报数据令人触目惊心:自2018年以来,蔚来累计亏损已超千亿元,仅2025年第一季度净亏损就高达68.91亿元,同比扩大31.06%。更严峻的是,截至3月末,蔚来总资产降至981.64亿元,总负债却高达908.49亿元,资产负债率飙升至92.55%,股东权益首次转为负值。
这意味着什么?蔚来已经走到了资不抵债的悬崖边缘。对比理想汽车54%的资产负债率,蔚来的财务健康状况已亮起红灯。汇丰银行最近将蔚来目标价下调至32.1港元,直言未来几个季度销售仍将承压。
李斌的背水一战:从“绝不降价”到全面降价
蔚来创始人李斌曾信誓旦旦地表示:“蔚来的第一理念就是‘不降价’”。但生存压力面前,他亲手推翻了这一承诺。
全新ES8的预售价相比第二代直降8万元以上,乐道L90起价仅26.58万元,BaaS方案后更是低至17.98万元。这种“低价高配”的策略确实带来了短期订单激增,乐道L90上市后迅速成为“历史上销量破万最快的车型”。
但代价是惨重的。老车主们感觉自己被“背刺”,一位今年3月才购买ES8的车主痛心地说:“我觉得我就像一个小丑,心上被插了一把刀的感觉。”蔚来一直引以为傲的用户型企业形象,正在因这种策略而受损。
产能瓶颈,蔚来遭遇“幸福的烦恼”
订单来了,蔚来却交不出车。今年三季度,蔚来新品乐道L90和全新ES8市场反响热烈,但产能跟不上订单速度。
为了解决1000人次的用工缺口,蔚来甚至向合肥市政府发出求助,恳请政府对接职业院校搭建实习生输送渠道。消息一出,车主们纷纷调侃:“可以组织车主志愿者进厂打螺丝吗?”更有人担忧:“找学生帮忙,会不会影响车辆品质?”
组织大手术,李斌誓言四季度盈利
面对危机,李斌在内部表示:“我们必须要比别人付出多得多的努力,才可能逃出生天。”蔚来启动了名为CBU的经营机制改革,将公司所有工作拆分为多个“基本经营单元”,每个单元都必须建立明确的经营目标和投资回报目标。
同时,蔚来大幅精简组织架构,乐道一线销售人员减少40%,研发资源深度整合。李斌自费给每位CBU推进组同事送了《日航的奇迹》一书,希望复制日航破产重生的奇迹。
李斌已经立下军令状:2025年第四季度实现盈利。他直言:“如果公司不盈利,不能持续健康经营,那我作为CEO是不称职的。”
蔚来还能否摘掉“输氧管”?
在李斌发布全新ES8的直播中,他为了抵抗高原反应,一直戴着输氧管。这仿佛是蔚来现状的最佳隐喻——一家仍需外部“输氧”才能生存的企业。
蔚来的确有自己的优势:1900座换电站构成的护城河、自研芯片带来的成本下降、以及依然忠实的用户社区。但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资本市场耐心正在消磨。
蔚来能否在四季度实现盈利承诺,不仅关系到李斌的去留,更关系到这家曾经的新势力明星能否真正“逃出生天”。李斌说,蔚来从二季度已进入“收获期”,但面对千亿亏损和资不抵债的财务现状,这个收获期来得或许太晚了点。
新能源汽车的淘汰赛已经进入下半场,蔚来若不能迅速证明自己的盈利能力,恐怕不是摘掉“输氧管”,而是连戴“输氧管”的机会都没有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