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十年车企大洗牌三家实力派稳坐钓鱼台

137家车企,十年后只剩不到20个名字还在市场上打拼。

这画面有点像春秋战国时期,只不过这回主角是汽车厂商。

你要说谁能活得滋润?

专家给了答案:比亚迪、奇瑞和东风三驾马车稳如老狗。

但别急着鼓掌,这故事远比电视剧复杂,扎心程度不输午夜惊悚片。

先扯开话题,比亚迪去年卖出了302万辆新能源车。

光想象一下,每分钟差不多6辆新车从工厂奔腾而出,好似地铁站挤满了电动车版“乘客”。

背后藏着啥秘密?

自研的电池、电机、电控让成本砍掉15%,对手只能望洋兴叹。

有传言说,比亚迪甚至自己下矿坑挖锂!

这种全链条垂直整合,不服来辩——烧钱抢市场的套路,在这里就是笑话。

未来十年车企大洗牌三家实力派稳坐钓鱼台-有驾

跳到海外,看奇瑞更像个顽强的小战士。

在俄罗斯街头,你随便瞥一眼新买的10辆车里就会蹦出来1辆奇瑞;巴西那边,新建起产能15万辆的大工厂,本地化做得彻底。

拿日产西班牙旧厂改造生产线,把投资砍了60%——这招灵巧又接地气,让那些盲目扩张却亏成债务黑洞的小伙伴只有干瞪眼。

再看看东风,属于“老兵”范儿,但不是安于现状的老太太。

他们靠国企撑腰,有产业链厚实背景,即使国际局势翻云覆雨,也还能稳坐钓鱼台。

顺带提句华为问界,这货没搞传统造车,而是靠智能座舱系统撬动溢价3万块以上,还月销破万台。

未来十年车企大洗牌三家实力派稳坐钓鱼台-有驾

这轻资产打法炸裂传统格局,大佬们夜不能寐,因为利润最肥沃的一块蛋糕被别人偷偷切走了。

讲完大咖,再聊聊五菱这个人民群众里的亲民王者。

他们流水线几乎24小时轰鸣,据说平均两分钟就蹦出一台新MPV。

今年第800万辆宏光刚刚诞生,从安徽一个不起眼小镇飙向全国各地,那场景温馨得跟邻居聚餐似的。

一位老司机骄傲道,他家的五菱跑30万公里才修5000元,人还能拉两吨货,“性价比之神”绝非吹牛!

星光730混动油耗4.5升/百公里,对二胎家庭简直贴心神器。

一名网约司机算过账:“每天省30块油,一个月九百进袋。”

未来十年车企大洗牌三家实力派稳坐钓鱼台-有驾

节流=盈利,这算盘珠子敲得啪啪响,是普通消费者真刀真枪的钱包哲学,也是五菱赖以生存的重要秘诀。

转身看那些“小白鼠”式的新势力品牌,今年销量3.2万辆都难攒热度,融资冷冰冰,仿佛命悬一线。

“年销10万辆”的门槛变成悬崖,小公司赔本买卖,一卖亏5万元,熬不过两年成行业共识。

当年的明星项目威马,现在荒草丛生、供应商排队讨债,那画面堪称现实版惨剧。

我听分析师吐槽:“淘汰速度快到吓人。”

这场没有硝烟但血腥异常的大逃杀,就是这么直接残酷。

不少梦想碎了一地,新秀也找不到未来出口,就这样凉凉了。

未来十年车企大洗牌三家实力派稳坐钓鱼台-有驾

往前倒带,会发现吉利当初收购沃尔沃时,被喷成“蛇吞象”,现在看来简直是一记漂亮反击。

“极氪001首月订单破万,还敢把价格定在30万元区间”,这是基于沃尔沃技术支撑上的大胆布局。

如果没那次豪赌,如今极氪恐怕还是无声无息的小透明。

从资本游戏到品牌塑造,再加上技术积累和全球视野培育,没有长远规划只图短期冲刺的人,很容易摔个四脚朝天。

这其实是一堂关于企业战略深刻课题,不容忽视。

外部环境也不给中国汽车喘息空间,比如欧盟突然对国产新能源加征关税,多出的10%费用压下来。

而且运欧洲港口的一艘货轮因清关卡壳滞留多日,这突发事件影响交付节奏,也暴露全球供应链脆弱性。

在这种政治经济博弈中,再厉害产品如果物流跟不上,同样寸步难行。

网友抱怨国产车型品质,却经常忘记这些复杂因素——毕竟他们爱放大镜,总盯别人芝麻,却对自家西瓜装死瞎眼呢!

国内挣扎的新兴力量,要是不赶紧找到稳定资金支持和差异化定位,大概率连明年春节都熬不了。

长安董事长朱华荣的话宛如警钟:“很多品牌正处悬崖边缘”。

成年人世界没救世主,每个人都是自己的英雄或牺牲品,要么拼搏要么躺平等死。

而“三驾马车”代表的是练内功:自主研发、自给自足、多渠道铺路,还有永不服输精神。

他们像钢铁侠一样,经千锤百炼依然坚挺,无论世事如何变化,都屹立不倒。

说到底,这波洗牌意味着什么?

我觉得对于咱普通消费者来说,其实还有好消息——优胜劣汰留下来的,是更加健康、有竞争力、更懂创新的平台,会推动整个生态升级。

当然前提是幸存者必须继续奋斗,而不是躺平享红利或者玩儿自嗨,否则下一批名单马上呼之欲出……成年人的江湖啊,说白了就是实力见分晓,没有捷径,更谈不上幸运女神眷顾谁。

那么,你怎么看这一轮“大浪淘沙”?

有没有哪个企业或故事戳中了你的痛点,让你愿意期待或者担忧?

留言聊聊呗,我们一起扒扒这些传奇背后的秘密,到底是谁能赢下未来十年的赛车!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