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这个世界最魔幻的地方就在于,你总能看到一些尖子生,考卷上写着满分,但你凑近一闻,那墨水味里全是答案的香气。
最近,车圈就出了这么一位“尖子生”,叫岚图汽车。
东风家的公子,浓眉大眼,出身名门,最近要去港交所敲锣,顺便把老爹东风集团从港股给“赎身”退市,来一出漂亮的“子承父业,乾坤大挪移”。
更骚的是,岚图递交的招股书,简直闪瞎人眼。在新能源车企普遍亏得底裤都不剩,靠PPT和老板的鸡汤活着的时候,岚图居然宣布自己盈利了。
2025年前7个月,净利润4.3个小目标。
这消息一出,场面一度非常尴尬。隔壁的蔚来、小鹏估计连夜开会,反思自己是不是不够努力,为什么人家都能盈利,我们还在为每个月几万的销量愁白了头。
这就好比,全班都在埋头苦算一道巨难的数学题,抓耳挠腮,突然有个同学站起来说,“我算出来了,还顺便把附加题也做了”,你说气不气人。
但是,只要你稍微有点社会经验,就会明白一个朴素的真理:当一件事情好得不像话的时候,它很可能真的不是话。
翻开岚图那份P得跟艺术照一样的财报,你就能找到魔术的机关。
是的,净利润4.3亿,白纸黑字。
但你再往后翻一页,会看到一个叫“其他收入及收益”的科目,里面赫然躺着一笔6.4亿的政府补贴。
月销不过万。
利润四点三亿。
补贴六点四亿。
你看懂了吗?
我给你翻译翻译:你开了个小卖部,辛辛苦苦一年挣了4万,结果年底你爹看你可怜,给了你6万压岁钱,然后你拿着10万块的存折,跟全世界宣布你靠开小卖部实现了财务自由。
这叫盈利吗?
这不叫盈利,这叫续命。就像ICU里插着管子,心电图看着还跳得挺欢,你敢说这人活蹦乱跳能去跑马拉松?
这背后暴露的,是一个非常残酷的商业逻辑:对于很多“高端”新能源品牌而言,它们的商业模式,压根就不是“造车-卖车-赚钱”,而是“讲故事-拿补贴-上市-套现”。
车只是这个故事的道具,盈利只是这个故事的包袱。
说到底,岚图为什么要急着在这个时间点,用这种方式,讲一个“盈利”的故事?
答案很简单,因为它爹东风集团快顶不住了。
作为老牌国企,东风在新能源转型这条路上,走得那叫一个步履蹒跚,估值长期趴在地板上摩擦,市值比净资产还低,简直是闻者伤心,见者落泪。
怎么办?总不能眼睁睁看着自己变成时代的眼泪。
所以必须推出一个新物种,一个长得就像未来的样子,能讲资本市场最爱听的故事,去重新拿回定价权。
岚图,就是这枚被选中的棋子。
它必须高端,必须智能,更重要的是,它必须“看起来很能打”。而“上市前盈利”,就是它能打出的最响亮的一张牌。
这张牌打出去,是为了告诉投资人:看,我不是那些只会烧钱的赔钱货,我是个能自我造血的潜力股,赶紧投我,未来就是星辰大海。
可一旦揭开补贴这层遮羞布,岚图的真实处境,就有点骨感了。
我们再来看看它的基本盘,也就是卖车这门生意。
岚图的产品线,号称覆盖了SUV、MPV、轿车,听起来像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三好学生。
但实际呢?这就是个严重偏科的特长生。
在过去两年多的时间里,岚图卖出去的车,超过一半都是一款叫“梦想家”的MPV。今年更夸张,梦想家一款车扛起了总销量60%的KPI。
这不叫产品矩阵,这叫单腿蹦迪,旁边还有一群虎视眈眈的对手,等着给你来一记扫堂腿。
更要命的是,MPV这个市场,本身就是个小池塘。盘子就那么大,现在理想、极氪、腾势、魏牌一堆人都跳了进来,把这小池塘搅得跟下饺子一样。
岚图在MPV这个细分赛道里,算是玩儿了一把【快种快收】,抢了点先发优势。但问题是,这块地就这么大,你能收割的,也就这么点了。
当你的主营业务是建立在一个天花板极低,且竞争迅速白热化的市场里,你的未来故事要怎么讲?
这时候,第二个救命稻草出现了——华为。
今年开始,岚图宣布All in智能化,全线产品都要搭载华为的智驾系统。
傍上华为这颗大树,感觉稳了?
朋友,现在排队抱华为大腿的车企,能从你家客厅排到楼下菜市场。
这不叫独家秘方,这叫食堂打饭,大家都有份,就看谁的碗大、谁吃得快了。
当所有人都用华为的时候,“华为”就不再是你的核心竞争力,而是一个行业标配。你只是从“没有华为可能会死”,变成了“有了华为也未必能活”。
真正的竞争力,永远是你自己独有的东西。是你的品牌,你的设计,你的服务,你对用户需求的独特理解。
而这些,恰恰是岚图最模糊的地方。
作为一个高端品牌,它的形象是什么?是商务?是家庭?是科技?好像都沾点边,但又好像都差点意思。
这种品牌定位上的摇摆,最终都会反映在销量上。
去年喊出10万辆的目标,最后只卖了8万出头。今年目标加码到20万辆,前9个月过去了,进度条还停在50%以下。
这脸打得,啪啪响。
所以你看,岚图的整个故事,就是一个巨大的迷思。
它用补贴造出了一个盈利的幻象,试图在资本市场讲一个高增长的故事。
它用一款爆款MPV撑起了销量的门面,却掩盖了产品线结构单一的巨大风险。
它用牵手华为来标榜自己的科技感,却可能陷入同质化竞争的泥潭。
这一切操作,都指向一个最终目的:上市。
只要能成功上市,拿到市场的钱,那之前的一切问题,都可以暂时被“发展”所掩盖。东风集团也能借此完成自己的战略调整,金蝉脱壳。
这是一个典型的资本局。
局的核心,不是车好不好卖,而是故事够不够性感,镰刀够不够快。
至于故事背后的真实基本面,以及那些靠补贴“喂到嘴里”的利润,到底能持续多久,那就要看老天爷,哦不,看地方财政的脸色了。
把这种靠输血管着的业绩当成硬实力,那就是典型的【瞎积薄发】,风一停,第一个摔死的就是自己。
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这可能只是又多了一个购车选项。但对于二级市场的投资者来说,面对这样一份精心修饰过的“体检报告”,你最好还是多长个心眼。
毕竟,体检报告P得再好看,肝上的阴影也是藏不住的。
当潮水退去时,谁在裸泳,谁穿着钢铁侠的盔甲,一目了然。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依法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