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汽车三大合资公司权力棋局30年,神龙汽车走出副部级高管,东风日产6任一把手半数进常委

一家合资车企的中方一把手职位,竟然能直接向央企副部级岗位输送人才。这不是小说情节,而是发生在东风汽车旗下神龙汽车的真实案例。原神龙汽车总经理邱现东,如今已是中国一汽集团的董事长,官至副部级。这个看似寻常的汽车行业岗位,背后隐藏着一条惊人的晋升通道。

东风汽车三大合资公司权力棋局30年,神龙汽车走出副部级高管,东风日产6任一把手半数进常委-有驾

神龙汽车作为东风最早成立的合资公司,1992年就开启了中外合作的序幕。它的中方掌门人职务名称是总经理,听起来就比东风日产的副总经理和东风本田的执行副总经理要硬气。这或许跟合作方法国PSA的态度有关,欧美车企在放权方面似乎更大方。

三十多年时间里,神龙汽车一共换了9任中方一把手。这个频率在汽车行业不算低,但更引人注目的是这些人的后续发展。除了已经退休和落马的,剩下的人几乎都在更高平台上找到了位置。

第四任邱现东成了中国一汽掌门人,第七任陈彬也在一汽担任副总,就连刚刚卸任的第八任宋汉明也是另有任用。神龙汽车这个平台,俨然成了东风体系内高级管理人才的孵化器。

东风汽车三大合资公司权力棋局30年,神龙汽车走出副部级高管,东风日产6任一把手半数进常委-有驾

2003年成立的东风日产,虽然比神龙晚了十多年,但在人才培养上也不逊色。六任中方一把手中,有三人走到了更重要的岗位。最新一任周锋,今年7月刚升任东风集团副总经理、党委常委。而第四任陈昊,之前也坐到了集团副总的位置。

有意思的是,东风日产的中方一把手头衔是副总经理,日方才是总经理。可就是这个副职,却同样能走出集团层面的高管。东风本田同样成立于2003年,但东风与本田的合作渊源要追溯到更早的1994年。

那会儿两家先合资搞了零部件公司,1998年又合作生产发动机。有意思的是,东风本田发动机公司当时主要是给广汽本田配套的,自家整车项目反而晚了一步。东风本田的中方一把手叫执行副总经理,五任掌门人中有四任都已经退休。

东风汽车三大合资公司权力棋局30年,神龙汽车走出副部级高管,东风日产6任一把手半数进常委-有驾

第三任郑纯楷在任期间,东风本田在2020年创下了年销82万辆的历史最高记录。相比神龙和东风日产,这里的一把手更多是功成身退,较少出现向集团高层晋升的例子。对比三家合资企业,神龙汽车和东风日产在培养高管方面明显更胜一筹。两家各培养了2名中管干部,神龙更是贡献了一位副部级正职。

这种差异可能跟企业发展阶段、合作方风格以及个人机遇都有关系。但不可否认的是,在这些合资公司担任中方一把手,确实是一条通往事业巅峰的重要路径。这些掌舵者的更迭节奏,也折射出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脉搏。神龙汽车作为开拓者,三十年间换了九任领导,平均每任不到四年。

而后来者东风日产和东风本田,用人相对更稳定一些。每个时间节点上的人事变动,背后都是市场环境、企业战略和个人能力的复杂博弈。1992年神龙汽车成立算起,东风汽车的合资之路已经走了三十多年。

东风汽车三大合资公司权力棋局30年,神龙汽车走出副部级高管,东风日产6任一把手半数进常委-有驾

三家主力合资车企,九加六加五共二十任中方一把手,每个人都在特定历史阶段留下了自己的印记。他们的职业轨迹,不仅关乎个人命运,更映射出中国汽车产业在合资合作中的成长与蜕变。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