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电池量产时间表!2027年成为拐点?续航1500公里车型已进入倒计时

周五下午三点刚收盘,我正趴在桌上算这个月基金收益呢,手机“叮咚”一声,推送直接占满屏幕“固态电池板块异动,多股飘红”。 我本来想划走,结果手贱点进评论区,看到有人说“这次有实车数据”,好奇心一下上来了。 翻研报、扒行业群,折腾到晚上六点,还真挖到几个不“画饼”的干货。
固态电池量产时间表!2027年成为拐点?续航1500公里车型已进入倒计时-有驾
技术突破:从实验室到实车测试的跨越
在安徽芜湖新能源汽车试验场,一辆搭载全固态电池的测试车完成连续10圈高速行驶后,电池管理系统显示剩余电量仍达92%。
在配套超充站进行6分钟快速补能后,车辆续航里程从127公里飙升至1127公里。 这种充电速度相当于传统电动车的两倍以上,且低温性能显著提升,在零下15度环境下,固态电池续航衰减不到10%,而传统液态电池会下降三成。
安全性能的突破同样关键。 中科院金属研究所的测试报告显示,全固态电池在经历针刺、挤压、火烧等极端测试后均未出现热失控现象。
固态电解质从根本上解决了电池热失控导致的起火爆炸风险。 宁德时代的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单体能量密度已突破500Wh/kg,较当前主流液态锂电池提升超40%。
固态电池量产时间表!2027年成为拐点?续航1500公里车型已进入倒计时-有驾
产业链现状:材料、设备与车企的三重布局
上游材料领域,厦门厦钨新能源已实现氧化物路线固态电池正极材料的供货,并与头部企业合作研发硫化物路线材料。 中游设备企业如先导智能已打通全固态电池量产的全线工艺环节,海目星激光则拿下了行业首个2GWh固态电池整线设备订单。
下游应用端,广汽集团宣布2026年量产搭载全固态电池的车型,奇瑞汽车计划2026年上车、2027年实现量产,续航将突破1500公里。
长安汽车的“金钟罩”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达400Wh/kg,计划2027年实现规模化量产。 甚至储能领域也出现突破性应用,南都电源的2.8GWh半固态电池储能项目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半固态储能项目。
固态电池量产时间表!2027年成为拐点?续航1500公里车型已进入倒计时-有驾
成本下降路径:从“贵到用不起”到平民化过渡
当前全固态电池的材料成本高达2元/Wh,是液态电池的3至5倍。 但电池企业正在通过工艺创新快速降本:宁德时代通过干法电极工艺降本30%,目标2025年将成本压至1.2元/Wh。 比亚迪则计划在2025年将固态电池电芯成本下降50%,2027年再降70%。
半固态电池成为重要的过渡方案。 上汽MG4推出的半固态电池版本车型价格已下探至10万元以内,标志着高端电池技术开始走向大众市场。 孚能科技的半固态电池已在2022年实现量产,并积累广汽集团、eVTOL飞行汽车等客户。
固态电池量产时间表!2027年成为拐点?续航1500公里车型已进入倒计时-有驾
量产时间表:2027年成为关键节点
根据各家车企公布的计划,2026-2027年将成为固态电池量产元年。 宁德时代预计2027年实现小批量生产全固态电池。
比亚迪计划2027年前后启动批量示范装车;国轩高科的金石电池将于2025年启动上车验证。 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预测,第一代全固态电池将在2025-2027年实现量产,能量密度达400Wh/kg。
固态电池量产时间表!2027年成为拐点?续航1500公里车型已进入倒计时-有驾
#秋季图文激励计划#面临的挑战:技术瓶颈与供应链成熟度
固态电池产业化仍面临界面阻抗、低温性能等技术难题。 宁德时代技术顾问赵鹏程指出,固态电池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界面接触不良导致的阻抗增大、温度变化引起的界面稳定性问题。 此外,硫化物电解质成本高达6000-50000元/公斤,是磷酸铁锂材料的近百倍甚至上千倍。
供应链成熟度也是关键制约因素。 宁德时代在半年报中明确表示,固态电池的商业化需考虑供应链成熟度,而这一过程至少需要3年周期。 目前,主流电池厂商多以半固态形式切入赛道,以逐步解决全固态电池的工程化难题。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