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丰田bZ5:13万级电动新标杆,年轻人买给爸的车真不一般
说起来前两年,谁能想到中国汽车出口这事儿会突然冒头?邻居老李还记得去年小区里有个搞外贸的哥们,说国内新能源都快卖不过来了,结果国外那边一船接一船往外发。2021年开始,这出口量一下子就窜上去,一年比一年多,现在听说已经连续十年世界第一了。美媒也盯着看,说中国在关键领域崛起得快。这话我信。
要说新能源这块,我身边最近最火的就是那台一汽丰田bZ5。其实我本来对“丰田”两个字印象还是停留在以前家里开的老花冠——皮实耐用、油耗低、修起来方便。但现在电动车时代,这牌子居然也玩出了点新意思。
前阵子朋友家00后小伙给他爸买了辆bZ5,还专门拉我们几个叔叔阿姨去试驾。他爸原先死活不愿意换车,说啥油车才踏实,怕纯电出远门麻烦。我是真没想到,这次开完直接打脸——一路下来连他自己都乐呵地念叨:“这动力是真猛,比我那雅力士踩下去带劲多了。”而且全系都是200千瓦大马力,还带L2辅助驾驶和激光雷达,“安全感”三个字挂嘴边。
再说回设计,那天试驾时姑娘们一直围着拍照。车身颜色选得花样挺多,有个浅蓝色现场看特别显气质。我摸了一圈内饰,中控屏15.6英寸,大到有点晃眼,不过操作顺手,小憩模式随便切换森林雨夜海滩什么的,不知道谁想出来这种功能,但真有人喜欢。有次路上堵半小时,我直接把座椅放平躺下开“溪流”,氛围灯Y型铺满舱内,就差端杯咖啡了。
讲真,座椅用料柔软是柔软,就是容易粘毛。我家养猫,每次出去兜风回来总要吸尘器伺候半天。不过坐感确实舒服,据销售介绍是专门为国人体型做的人体工学设计,不像某些进口品牌屁股悬空腰顶着难受。后排空间很宽敞,上回一家四口加行李箱跑郊区烧烤,全程没挤过腿,也没人喊累。
智能化部分师傅夸了一嘴,说这个ToyotaPilot城区辅助驾驶配33颗传感器和544TOPS芯片,“比隔壁X牌强不少”。不过群友自测反馈,高速NOA领航好用但市区偶尔认错道线,还有一次遇到大货变道吓出冷汗,好在刹得住。不算十全十美,但日常通勤绰绰有余吧。而且9气囊+五重电池防护,看配置表心里踏实些(师傅总念叨:安全第一)。
值得插一句的是它搭载刀片电池,两种容量65.28kWh/73.984kWh可选,我自己选的是550公里续航版本,用下来市区夏天空调基本400多公里没压力。不过冬天掉续航是硬伤,上个月零下7度,只能跑360左右,有心理准备就行。另外保养周期长点,比传统燃油省事不少,就是轮胎吃胎偏快,新手司机别猛踩刹车,经常检查磨损准没错。这也是售后技师唠嗑时提醒我的:“新款扁平比高,看着帅,可别忽视。”
价格方面预售价13-16万,当初还以为会砍配置,其实JBL音响、256色氛围灯、全景天幕这些一个不少,同价位国产竞品倒不是没有,但这么稳妥的大厂保障和服务体系,你懂吧?还有一点冷知识:据维修站老师傅透露,这批车型底盘件通用性强,以后二手市场估计保值率不会太差——当然啦,到时候实际行情还得看整体环境变化。
最后提一句群里的段子,有人吐槽刚上市抢不到现车,要等三个月提。“你见过00后送爸爸新能源的吗?”有人反问,“咱见证历史呗!”话糙理不糙,现在年轻人挑东西眼光是真的毒辣,也许再过几年,中国自主品牌和合资队伍一起卷全球市场也不是梦话,到时候咱再聊聊谁笑到最后吧!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信源自然分布于正文及生活场景描述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