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有不是销冠的时候”,她又赢了,国庆只休一天,保时捷最忙的销售还在冲刺纪录

“我9月又是销冠,国庆8天只休一天”

“很少有不是销冠的时候”,她又赢了,国庆只休一天,保时捷最忙的销售还在冲刺纪录-有驾

9月29日的直播里,牟倩文抬眼笑了一下,像是在复述一件寻常事

她说自己“很少有不是销冠的时候”,语气平静得让人一时分不清,这是一句炫耀还是一句日常

这位在青岛卖保时捷的女孩,我关注了很久

2023年卖了170台,2024年又是170台

两次把“170”锁死在跨年那一刻,像完成一个和自己较劲的仪式

今年上半年她说出了更狠的一句话:

“可能要打破前两年的纪录”

数据不花哨——截至7月,她已经卖了近100台

抖音粉丝9.1万,获赞50.1万

,直播出镜的频率越来越高,但她看起来没那么“网红”

镜头里的她,不摆造型,就像把门口那台电动Macan擦了又擦,等一个会走进展厅的人

外面风向其实并不友好

2025年上半年,保时捷在中国的销量同比下滑28%

整个超豪华市场更惨,整体暴跌近一半

线下4S店的客流稀稀拉拉,大家都在直播间等优惠

经销商网络在收缩

传出要在2026年底收紧到100家左右

,品牌在推电动Macan,融资租赁也“放低身段”——

首付10%,把门槛拉到你愿意试试的高度

这时候,你能理解一个销售说“很少有不是销冠的时候”的底气,也能理解她那种不敢松口气的紧绷

她也不是没有被裹挟

年初,她遇到一场荒唐的网络暴力——被人盗用照片做不堪视频

她报警并晒出了立案告知书,只有四个字:清者自清

同期,还有人传她“年薪300万”“陪客户吃饭换单”

她一一否认,反复说业绩来自专业服务和客户信任

我不是她的同事,没法给她做人格背书,但看她在直播里掰着指头说流程:试驾、保险、金融方案、上牌、交付、回访

那种熟门熟路的节奏,让我更愿意相信,她靠的是把细节做满

让我印象深的是她的“轻描淡写”

有人问她一天最多卖几台,她说“有过四台”

轻轻地说,像说今天风不大

实际上这背后是没完没了的确认电话、半夜签单、早上第一时间帮客户抢号上牌

我在店里见过她接待一家三口,爸爸要卡宴、妈妈看帕美,孩子围着橙色刹车卡钳打转

她没有急着报价格,而是先问使用场景:城市通勤多不多,是否需要四驱,家里另一台车是什么

几轮下来,客户反而主动问她:你觉得哪个更合适

这才是销售的专业,一边是产品,一边是人——把两边接上,单也就水到渠成

行业里的潮水正在改道

BBA依旧占据豪华前三,可中国品牌在高端线砸得越来越狠

红旗销量涨20%,新能源涨43%

新能源渗透率7月已经接近一半

你再看“尊界S800”这种七十到一百万的车,8月卖了一千多台,已经能跟一些传统超豪华掰手腕

崔东树的话很冷静:高净值人群更谨慎,自主品牌靠技术和性价比上位

这话放到保时捷的展厅里,也能听见回声

当“技术”和“性价比”在另一头发光,传统豪华就必须拿出新的说服力

“很少有不是销冠的时候”,她又赢了,国庆只休一天,保时捷最忙的销售还在冲刺纪录-有驾

不是“过去的荣耀”,而是“当下的价值”

我理解牟倩文的“硬抗”

她说不太关注网上评论,心思放工作上

她把2025年定义为“充满挑战的一年”,也承认负面新闻不少,随后补一句:唯有拿出真实的实力,才能证明销冠不是昙花一现

这句话我记住了

互联网见惯了“短暂的奇迹”,但门店里,业绩只有“长跑的耐力”

你不能靠一次热点完成每个月的指标,必须靠每一次细节堆出这座塔

有人问

在整体下滑、价格战又打得凶的情况下,她为什么还能一路往上

我想起一个小细节

她会在客户提车后第三天打回访,说“车里贴了两张小贴纸指引新手操作,不合适我再给您换”

她知道一个车主第一次去露营会在哪个地方卡壳,会提前在手册上用荧光笔做标记

她也会在客户提到“想给孩子一个惊喜”的时候,主动准备一个小车模,用丝带绑在后视镜上

不是大事,却总能击中“人”的那一面

豪华的意义,本质上不在价格,而在被认真对待的感觉

她抓住的,是这一缕更难复制的“质感”

当然,市场也在给她机会

价格的下探、金融方案的灵活、直播的触达

让“想买保时捷的人”变成“可以买保时捷的人”

比如新电动Macan,年轻客户愿意来试一圈

首付10%把门槛往下拽了一截,而她在直播里会把“用车成本”和“保值率”讲清楚,直面大家最在乎的点

一场直播不是喊口号,而是解决问题

这点抓稳了,成交率自然就上去

她也会累

国庆工作七天只休一天,这不是励志口号,是她自己在镜头前摊开的话

“不想给自己太大压力,保持初心,做好当下就好了”

听起来温柔,但你知道这句话背后的强度

她把人设放低,把标准拉高,用的是做事的逻辑,而不是讲故事的语气

我还是想替她问一句:当一个行业在往下走,个人的向上,是不是更难

也许答案是,是的,而且会越来越难

但个体的亮度,恰恰在低谷里更容易被看见

就像特斯拉ModelY把“电动=主流”的旗竿插在了世界销量榜首,逼得传统车企不得不重做功课

路径对了,风向不一定重要

中国的高端品牌里,仰望U8把技术抬到台面上,打破了“外资独占豪华”的旧思路

这也在提醒所有卖车的人:今天的说服力,来自技术、服务和体验三条腿

故事最后没有悬念,至少此刻没有

9月她又是销冠

今年可能真的会打破170台

她说“很少有不是销冠的时候”,我愿意把这句话理解成一种自我要求

不是把别人踩下去,而是把自己撑起来

等到某个深夜,她走出展厅,手机里的客户群还亮着新消息,她可能会叹一口气,又笑一下

那一笑里,有疲惫,也有不服输

你可以不喜欢“销冠”这个词,但你很难不尊重那种把普通事做极致的劲儿

在这个动荡的车市里

她像一个把灯一直拧到最亮的店员,告诉你:我在,别担心

下一个订单是不是你的,不一定

但她的认真,肯定是你的

信源资料
光明网:《一年卖170台保时捷,年入300万?她回应了》-2024年1月26日
汽车之家:《探店:“亲民”的保时捷 “卡宴、帕美”竟然有7折优惠》-2025年9月22日
齐鲁壹点:《保时捷女销冠再成半年度销冠,称有望打破年销170台的记录》-2025年7月2日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