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50元到15元:我在长沙机场停车场,打赢了一场关乎尊严的战

讲真,长沙黄花机场的停车场,本身就是一个大型的行为艺术现场。

不装了,摊牌了。一天50块的封顶费用,不是一个价格,它是一种筛选,一种宣言。它在用一种非常冷静且残酷的方式告诉你:我的服务对象,是那些对50块钱已经麻木的人,或者,是那些马上要赶不上飞机来不及思考的人。你把车开进去的那一刻,就等于签署了一份精神层面的投降协议,承认自己是这个精密商业闭环里,被收割的那一环。五天就是250,这个数字本身就充满了嘲讽的灵性。

我作为一个常年出差的中年人,说实话,不是付不起这个钱。但这个事的魔幻之处在于,它跟钱没关系,它关乎尊严。就是那种,你明明知道自己被当成了猪,但为了所谓的“方便”,还得主动躺进那个槽里。每一次扫码支付,都感觉自己的人格被电子栅栏起落了一次。妈的,凭什么!这种感觉,真的会让一个人的心态,当场爆掉。

从50元到15元:我在长沙机场停车场,打赢了一场关乎尊严的战-有驾

所以,当下的汽车市场,或者说一切消费市场,早就不是什么存量竞争了,而是你死我活的黑暗森林。最好的反击,不是跟它讲道理,是直接把它的餐厅给爆了。怎么爆?用一种它完全无法理解,甚至不屑于理解的,民粹的,草根的,极其不体面的方式。

诶,这时候,那个叫“淘车位”的东西,和它背后那群离机场一两公里的“中转灵石驿站”就出现了。

一天15块。

你看,这三个字,念出来就带着一股掀桌子的狠劲。如果说之前机场官方的定价是把蛋糕做好了等你来买。那这些周边停车场,就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给你放过,直接把整个后厨都端到你面前,还给你打了个骨折。

从50元到15元:我在长沙机场停车场,打赢了一场关乎尊严的战-有驾

这已经不是商业竞争了,这是修仙小说里的情节。机场是那个名门正派,山门修得金碧辉煌,入场费奇高,讲究的是排面和规矩。而周边停车场,就是山脚下那些练散功的野路子,法术不一定好看,甚至有点土,但它讲究一个“能过,就是能过”,主打一个实用主义飞升。

讲真,停在机场里面确实方便,走两步就到,尤其是拖家带口的时候,花钱买时间,天经地义。但你只要坐上那辆前往周边停车场的灵魂摆渡车,看着航站楼越来越远,你心里想的就不是“我亏了十分钟”,而是“我赢了全世界”。这种精神胜利法,比多巴胺还上头。

我真的体验过一次。那辆接驳车可能是一辆有点年头的瑞风或者金杯,车里可能还有点奇怪的味道,司机师傅操着一口塑普跟你确认航班信息。但就在那个摇摇晃晃的过程中,你会进入一种贤者时间。你会觉得,刚才那个金碧辉煌的航站楼,那个用BIM技术搞出来的什么T3复杂管综,那个号称“国际航空枢纽”的庞然大物,在这一刻,被你用15块钱一天的方式给解构了。

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在老头乐。同样的,一个交通枢纽的命门,也不在它有多少高科技,而在于人民群众到底愿意为什么付出代价。你用最先进的科技造了一个金钟罩铁布衫,结果人家一记撩阴腿,直接从你最看不上的地方把你给干趴了。就问你气不气?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把一个停车的事儿说得跟修仙渡劫一样,可能确实是有点疯了。但世界的本质就是这样荒诞。那个所谓的T3航站楼,什么“五指廊向心”,听起来就跟个压缩毛巾一样,一泡水就变得巨大。工程师们为了解决500多个施工隐患焦头烂额,但他们可能永远不会把“如何让用户停车便宜35块钱”当成一个需要攻坚的难题。

说到长沙,我突然很想吃他们楼下的那家米粉,就是放酸豆角的那种,绝了。

你看,这就是犬儒主义的上帝视角。车企也是一样。它们发布会上讲的那些智能座舱、自动驾驶、800V高压平台,跟机场的T3航站楼没区别,都是些高大上的“表演性”艺术。它们希望用户为这些宏大叙事买单,就像机场希望你为那50块钱的“便利”买单一样。但用户真正的痛点,可能就是一些极其朴素,甚至上不了台面的东西。

从50元到15元:我在长沙机场停车场,打赢了一场关乎尊严的战-有驾

就像奔驰,最值钱的是那个标。会买特斯拉的人,就是喜欢特斯拉本身。这种爱真的很特别,当你真的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他们是在维护一种信仰。而我们这些普通人,只是想在被生活反复碾压的间隙,通过一次15块钱的停车,找回一点点“我命由我不由天”的错觉。

所以你看,折腾半天省下的一百多块,最后可能还是会因为航班延误在机场吃一碗78块的牛肉面而破功。人生就是这么个大型行为艺术现场,别太当真。

本文以传递社会正能量为核心,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联系我方进行修正或删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