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太原市市政检测试验站雷达检测车出动“病患”道路无处逃

  山西晚报·山河+讯(记者 宋俊峰)预防城市道路路面塌陷,保障道路设施安全运行,提前消除安全隐患,太原市市政建管中心市政检测试验站采用车载三维雷达检测车初步扫描、手推雷达复测精准定位以及钻孔验证三步走,来确定是否存在路面塌陷的隐患。

  7月29日,在太原市南十方街白云小区门口,市政检测试验站的检测人员正在组装车载三维雷达检测车,他们把设备从车里搬到路面,并链接在车尾部。这台设备可以做到汽车行驶时实时全面扫描,采集道路下方雷达数据,并传输到车厢中间的显示器上。

  随后,这辆车拖着阵列雷达天线,对道路进行全覆盖探测,后面还跟着一辆中型车保障设备安全。副站长王良介绍,当车辆缓慢地拖着雷达天线在道路上行进时,会实时向地面下方发射并接收电磁波,相当于给道路健康进行体检。王良解释道:“因为道路下方各层材质不同,所以反射波的相位和振幅也不同,车内的技术人员会根据图谱中反射波的特性进行分析,这是探测工作的第一步。”检测车工作时,行驶速度每小时在30公里左右,对道路正常通行有一定影响,因此检测工作主要在夜间进行。

  随后,工作人员又使用手推雷达检测车,对重点区域进行了复测,数据同样要记录、上传。在疑似隐患部位,工作人员用红圈标记出来,然后用冲击钻钻孔验证,确认空洞参数。

  王良介绍了探测的“三步走”程序:第一步,全面扫描,利用探地雷达完成全路段的数据采集;第二步是精准定位,将采集数据导入内业分析系统,初步锁定疑似隐患点,再使用手推雷达车到现场,利用定位坐标对疑似进行二次精细采集,进一步确认隐患点,并做出标识;第三步是实地验证,对确认的隐患点进行钻孔验证,测量面积、深度等参数,确保数据准确无误。

  最后,他们会对隐患点进行灌浆或开挖回填等方式及时处置,消除隐患,保障市民的出行安全。

  近年来,随着城市道路建设不断加速,地下管线老化渗漏、管线施工回填不实、深基坑施工、地铁施工扰动等产生的沉降、流沙、富水等因素,影响着道路的基础承载力。为保障市民出行安全,市政检测试验站结合上述因素,对道路重点部位认真梳理,合理区分轻重缓急,高效开展空洞探测工作,做到早发现、早处置。

  “按年计划,已经对长风东街、晋阳街、朝阳街、多福路、五龙口街等多条道路进行了全覆盖检测。”王良说。

【来源:太原晚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发至邮箱newmedia2023@xxcb.cn,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内容咨询及合作:19176699651;yuanshipeng@xxcb.cn。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