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圈里聊得挺火的,年底还有7款新轿车要上市,吉利两台,岚图那台古思特备受关注。说实话,我最近天天跟渠道那边的朋友微信,大家都挺期待这波新车,毕竟2025年的汽车市场也算是开始热闹起来了。
先说说第五代帝豪吧。这车早在圈里就像老朋友一样,经典的国产燃油轿车之一,名气够响。之前说它只靠1.5L发动机,其实我得稍微打个折扣——这代不仅保留了1.5L自吸,还有星瑞那套1.5T发动机。聊到这儿,我刚才翻了下笔记,发现新帝豪轴距直接拉长了105mm,达到2755mm,车身尺寸也挺大,长宽高分别是4815/1885/1480mm,感觉真比速腾那几款空间更宽敞。昨儿我跟销售小王聊天,他特别强调后排的头部和肘部空间,说这配置不输合资中级车。你有没有感觉,国产车这几年在空间上的进步确实明显?不过吧,话也不能说得太满,毕竟帝豪这种价位区间,很多人还是会对油耗和保养敏感,比如1.5L版百公里油耗5.8升,小保养也就300元上下,算是经济实惠。
再说动力,其实1.5T的那套133kW/290Nm参数,零百7.9秒这个成绩挺有看头,估得上是给年轻消费者挠挠痒。配合7DCT,省油又带点小运动感。销售告诉我,现在官方价格6.89万-8.59万元,算是干脆利落划算,有点像给买菜车重新装了个运动外壳的感觉。虽然我有点担心,价格确定后,这配置会不会导致线下部分经销商加价,毕竟市场里先到先得的心理也挺普遍。
另外一台我真心觉得挺酷的——零跑Lafa 5。你要是年轻点,这砸出来的运动范儿和溜背设计立即戳中痛点。19英寸大轮毂、无框车门、隐藏门把手,这配置放哪儿都算街拍神器了。它本身给我的感觉是典型的参数战士,续航从515公里到606公里,电池容量扎实。顺便,我也没太细想过这续航数据在冬天会不会缩水太多(纯属猜测),毕竟磷酸铁锂电池抗寒性一般,但这车主打运动,估计大多用户平时也不远途。值得一提的是,副驾那魔术扩展岛台,能调节到大角度还带通风加热,明显对得起贴心两个字。
Lafa 5的版本有点太多了,5个版本里,两个入门选项配置相对缩水,我跟一个朋友聊,他说这种策略可能是为了满足不同预算层的人群,但我心里嘀咕,这样反而让不少人挑花眼。买零跑,得盯着Pro版,毕竟L2辅助驾驶等实用配置才够用。整体价格区间10.58-13.18万,广州车展上市当天如果价格再松动点就是锦上添花。不知道你们觉得,这样的轿跑表现,能撬动在大众ID.3和firefly萤火虫这块市场吗?
转个话题,岚图追光L,如果你像我一样,既不想电续航短,也想有充足空间,而且辅助驾驶技术有点迷恋的话,这车会是不错的选择。它要上的是800V混动平台,63度大电池,官方说纯电续航能到410公里,这数据是插混车里少见的长续航。前几天车友论坛有个人发帖,专门吐槽其他插混动力续航狗急跳墙乱标数据,看来厂商把数据和实测拉近更重要。硬件上,搭载华为的ADS 4辅助驾驶系统,带激光雷达和四十多颗传感器,支持自动绕行、高速ETC自动通道,这个确实挺先进。不少修理工说,这类复杂电子系统后期维护成本估计不低,真是矛盾的地方——你享受科技便捷,钱包要稍微有点心理准备。
车长超过5.1米,轴距3米以上,感觉像是在用家轿做行政用车,空间和配置都豪横得很。座椅通风、按摩,副驾还有零重力座椅,这些细节显然对高端用户很有吸引力。车载冰箱、折叠桌板这些配置,不算噱头,确实够实用。买这车,可能买的不只是通勤工具,更像是移动的办公间或者休闲场所。我猜它对标市场上那些豪华插混车型,但定价估计得控制在30万级别。你们觉得真有人会为了这些功能把这价位插混当成首选吗?
对了,还有吉利银河和星耀7,银河定位插混中型轿车,车长近5米,轴距2.85米,渠道那边透露,售价很可能诡异的落在10万左右,厂商算是比较务实的路线。还有深蓝L06的纯电版,大家又重新刷了一波存在感,续航560和670公里,标配激光雷达,11月18日才上市,想抢购的朋友得早准备。日产也没闲着,插混N6和新天籁PLUS带来了华为鸿蒙座舱5,不得不承认,智能化这块儿越来越成为玩家间的核心竞争力。
说到智能化,这里我得澄清一下,前面提到帝豪智能配置升级很全面,但其实它更像是追求实用和经济的平衡,没必要盲目堆顶配,毕竟消费群体对性价比要求更高。智能座舱系统虽然好,但用户能发挥到多大程度,还得看品牌后的生态支持力度。这段先按下不表。
最后问问你们,年底这么多轿车涌现,家里换新车还是当成日常代步用,你最看重哪个点?是那辆帝豪带来的实在好口碑?还是零跑敢玩的纯电运动风?或者是岚图的豪华智能化?我好奇你们真正想要的,是不是一台能用得顺手也耐用的车,而不是被花里胡哨迷惑的配置秀?
这种对比和选择背后,隐藏着的不仅是车型的优劣,还反映了汽车产业链、研发成熟度、供应链博弈的复杂关系。我们买的永远不是钢筋铁皮,而是日复一日的用车体验和心安。
这七款车里,你猜哪台会成为明年的黑马呢?还是说,真正能打动消费者的,是背后那块看不见的软实力?一个细微的车辆故障率、一句销售的真实评价,往往能让选择从天马行空落地。欢迎聊聊。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