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i6这车,真是让我最近聊得多了点。首批大定的车主还没拿到车,这段时间朋友圈、私信里各种现在买i6亏不亏补贴没了还能不能入等问题刷屏。老实讲,和之前那个大量依赖补贴时代比,现在买i6预算确实上去了不少。补贴少了不说,销售端给出的现金权益也由原来的一万块,砍成了五千块,差不多就是一套基本保险的钱了。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去年那个时间点,i6的裸车价加上补贴,落地差不多23万上下。现在算上砍掉的补贴和减少的优惠,至少要26万起步。这不是小数目,尤其对于懂一点供应链成本和研发投入的我来说,这块钱涨价其实算是拉了实的。毕竟这车用的电池大供应链跟料件波动紧密相关,原材料涨价是实打实的成本上涨,而补贴减少反而变相加重购买负担。场内、场外利益变动不止一个点的差别,更多是方向性质改变。
好消息是——现在买i6自带的好料范围挺丰富。冰箱、双腔空气悬挂、静音电吸门这些功能都有赠送。尤其作为理想老车主,还能叠加积分和赠送的铂金音响。选配方面,i6配置清晰明了,我看有三个比较值得讨论的:流媒体后视镜+娱乐屏套组、拖车钩、以及双电机四驱,后面四驱还附带21英寸大轮毂和品牌胎。
销售那边朋友跟我说,拖车钩选不选还真得看个人需求。平时不拉挂车或者自行车架的人,三千块其实扔了。不如留着升级音响或者其它配件。娱乐屏是理想的名片,但后排娱乐屏幕和座椅距离有点近,我亲自试过,坐大一点的成年人明显觉得有点挤。别说了,小孩子看着还凑合,对成年人来说,视野和距离感都差点。这块装了娱乐屏后,全景天窗就得舍弃。这点设计倒是挺硬核的妥协。还有流媒体后视镜也非便宜货,整套下来得一万块左右打包,感觉压力不小。
至于双电机四驱,我想说的是体验过它和后驱版本,我能明显感觉到动力强劲和抓地力提升,特别适合对驾驶性能有一定要求的车主。但是,续航能力会略有下降,这点在实际使用中得权衡。家里无车位又没充电桩的朋友,建议还是考虑清楚。四驱匹配的21英寸轮毂和品牌轮胎带来额外保养成本,爆个胎往往两千块就没了,这消费不算小。
颜色上,i6提供的五种选择中,云朵黄和小象鲨两个需要增加六千块。其他三款颜色免费。白色适合折腾痛车(贴膜换肤的玩意),黑色非常适合做黑武士风格(贴个哑光膜啥的)。我个人更偏爱云朵黄,当然审美这种东西见仁见智。
i6配置不复杂,SKU简单,不会选择困难症,选不选配、多少钱买全看自己预算和需求。要是你没多大刚需,想等价格更合理点,那等明年也无妨。
记得上个月我们提过i6,当时并没拿到合适版本试驾,仅看配置讲了价格。那会儿说好两周内得试驾动态分享,结果后来被其他事耽搁了。这回终于有机会开上了,直接聊聊驾驶体验。
说起这点,我自己感觉,i6的定位和之前理想L系车型有明显变化。过去L系车方向盘手感软,底盘也偏舒适,哪怕是L6打着年轻旗号,转向、侧倾什么的都不激烈,甚至变道感受也没太大跨度。你懂,那种传统家用车调教,没啥驾驶乐趣。i6呢?普通模式开起来依然是软绵绵的,但你能感觉到底盘韧性提升了。仔细说,并没有达到极氪7X那种硬朗路感,完全两种调校路线。
我有点跑题了,但这倒是理想的一个小小转折。极氪7X属于极端硬派的运动家用车,但i6更多是在软里面加了运动感。把模式调到运动,i6瞬间打开了运动模式,开起来挺带感。前段时间我在一段半山路跑了跑,虽然没极氪那么指哪打哪精准,但驾驶的乐趣明显和之前L系差别大。说白了,i6好像从传统家用车向家用运动小车过渡了,理想品牌调校逻辑在这里体现得很清楚。
跑山路时,车内的座椅包裹性、隔音效果和底盘支撑依然给我挺舒服的感觉。不会像极氪7X那么激烈,更多是舒服地完成山路驾驶,这种姿态适合日常兼顾跑山,但不是那种燃油指挥刀式的驾驶风格。
说到这个,我得自我更正一下,前面提到的运动感有些泛泛——其实i6更偏向软里带钢,不是纯硬核性能车。手感和你理解的那种传统性能车是不同的,大家别带入太多燃油车那种暴力体验。
还有人问我i6和极氪7X怎么选。这俩刚好在价格上挺接近,但用户画像其实不太一样。想极氪7X偏向激进的驾驶感和硬朗风格,适合对操控和性能有较高要求的人群。i6则更注重家庭舒适和多功能兼顾,尤其是有后排需求的家庭。你要在两者之间抉择,问问自己:你是想享受驾驶乐趣,还是更看重综合舒适?
我在心算了一下,i6的百公里能耗大概在19-21度电区间(体感),加上电价和车辆维护,日常使用成本看起来要稍微高些。虽然补贴少了,但它自带的配置和舒适性,很多车主还是愿意买单。有人说补贴没了,i6还不如买个传统燃油SUV,说这话的是个不爱折腾的叔叔,他也承认,这车静音是真的让人舒服。
提个小问题,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理想敢在这个价位推 i6,而且保持这么丰富的配置?这背后到底是供应链管理上的优势,还是销售策略的另一个维度?(这段先按下不表)
至于整体车内细节,我发现一个小趣味,我的朋友坐后排时居然对娱乐屏幕的触控反应说了句有点过于灵敏了,坐车时容易误触,这让我想到,科技升级带来的便利有时也附带烦恼,完全不是花钱就能解决的。
总结一下,(哎我说了不总结)你如果刚好想买个配置高,运动感又不是太激进的家用电动车,i6还挺合适,尤其预算能上去的情况下。没车位或者充电不方便的朋友也得仔细掂量。
留最后一个问题:你觉得现在补贴退潮后,电动车厂商还能靠什么持续吊打传统车?是技术?是品牌?还是用户体验?期待你们的答案。
本作品由作者原创完成,内容由人工写作,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产生。 AI主要用于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和灵感拓展,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创作。
本声明旨在表达本作品的内容旨在信息交流和观点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 如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信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