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平时在街上或者停车场,估计都见过凯迪拉克XT6这台车,个头是真不小,车长超过五米,往那一停,气场十足,一看就是个大家伙。
车头上挂着那个挺有辨识度的盾牌车标,妥妥的美系豪华范儿。
很多人第一眼看到它,心里可能会估摸着,这车怎么也得六七十万吧?
毕竟尺寸跟宝马X5、奔驰GLE这些车差不多。
但有意思的地方就在这儿,您要是去店里问问价,会发现这台车的实际价格可能让人大吃一惊,三十多万就能开走低配,顶配车型也就四十万出头的样子。
这价格,比宝马X5便宜了将近三十万,这三十万都够再买一台很不错的合资B级轿车了。
按理说,花更少的钱买一台尺寸更大的豪华SUV,这不就是咱们老百姓常说的“性价比”吗?
可现实情况却很打脸,凯迪拉克XT6的销量一直是不温不火,别说跟奔驰宝马那些热门车型比了,就连现在咱们国产的一些新能源SUV,比如理想、问界,在路上的能见度和大家讨论的热度上,都比它高出一大截。
这就让人纳闷了,这么一台看起来哪哪都划算的车,为啥就是卖不动呢?
这里边的道道,咱们得好好掰扯掰扯。
首先,最大的问题就出在“豪华”这两个字上。
咱们中国人买车,尤其是在三四十万以上这个价位,很多时候买的不单单是一个交通工具。
车,在很多社交场合里,它就是一张无声的名片,代表着你的品味、实力和圈层。
举个很现实的例子,假如你手握四十万预算,开一台全新的奔驰GLC回家,亲戚朋友、街坊四邻一看那个三叉星徽标,心里就有数了,会觉得你这几年在外面混得不错,事业有成。
这是一种无需多言的社会认同感。
但如果你花同样的钱,开一台凯迪拉克XT6回去,情况可能就不太一样了。
大家看到这个不那么熟悉的盾牌标,第一反应可能是好奇,会凑过来问:“哟,换新车了?这啥牌子的?得不少钱吧?” 当你告诉他们这也是个豪华品牌,花了三四十万时,可能还会有人补上一句:“这个价钱,为啥不咬咬牙上个宝马或者奔驰呢?” 你听听,这感觉一下就变了。
前者是肯定,后者是疑问。
凯迪拉克想用低价来打动消费者,但这恰恰碰到了豪华车市场的铁律:品牌光环和面子属性,往往比价格更重要。
它便宜的那三十万,在很多人眼里,恰恰是品牌价值上缺失的那一部分。
其次,咱们再聊聊空间,这是XT6的另一个主打卖点。
超过五米的车身,接近两米九的轴距,纸面数据确实非常亮眼,听起来就是一个移动的宽敞大客厅。
销售人员也肯定会着重介绍它的六座或者七座布局,告诉你全家老小出门,一台车就能搞定,多方便。
听着是挺美的,但你得亲自坐进去体验一下,特别是第三排。
就拿一个身高一米七五的成年男性来说,坐进XT6的第三排,基本就是个“受刑”的状态。
膝盖紧紧地顶着前一排的座椅靠背,腿伸不直,头也快碰到车顶了,整个身体是蜷缩着的。
短途坐个十几分钟应急还行,要是想坐着它跑个长途,那滋味可不好受。
这时候销售可能会解释说,这第三排主要是给小孩子坐的。
这话倒也没错,可问题是,孩子总有长大的时候,而且现在大家对第三排的需求,已经不是“有就行”了。
更关键的是,现在的竞争对手太强大了。
以前大家可能拿它跟汉兰达比,汉兰达的第三排也不舒服,但人家主打一个耐用省心。
现在呢?
三十到四十万这个价位,是咱们国产新能源“奶爸车”的主战场。
你去看看理想L8、问界M7,人家是怎么做家庭用车的。
后排地板是纯平的,第二排是带腿托、按摩功能的航空座椅,第三排的空间和坐姿舒适度也比XT6强得多,更别提还有大屏幕、车载冰箱这些提升幸福感的配置了。
家庭用户两边一对比,XT6那个所谓的“大空间”优势,在实际体验面前就显得很苍白,吸引力自然就大大降低了。
再说说开起来的感觉。
XT6用的是一台2.0T涡轮增压发动机,配上9速自动变速箱,还有个48伏的轻混系统,最大马力237匹。
这套动力系统,你说它差吧,肯定不差,日常在城里开,动力随叫随到,挺平顺的,高速上跑起来也稳。
但问题是,它太平淡了,就像一杯白开水,能解渴,但没有任何味道和激情。
对于这么一台两吨多重的大车来说,这种“够用”的动力,就显得有些“温吞”了。
你想要点驾驶乐趣,深踩油门,它只是不紧不慢地把速度提上去,给不了你那种人车合一的畅快感。
而且有个细节,XT6配的轮胎宽度是235毫米,在同级别的SUV里算是偏窄的。
更宽的轮胎意味着更好的抓地力,尤其是在下雨天或者高速转弯的时候,能给驾驶员更强的信心。
相比之下,像奥迪Q5L都用上了255毫米的宽胎。
所以很多人开过XT6后的评价都是“厚重感是有了,但灵活性不足”,开起来像开船,稳是稳,但有点笨。
当然,XT6也并非一无是处。
它的内饰用料很扎实,大面积的皮革包裹,摸上去手感很好;全系标配的BOSE音响效果很棒,加上不错的隔音降噪,在车里听音乐是一种享受;底盘调校是典型的美式舒适风格,过减速带或者坑洼路面很柔和,不会有德系车那种硬邦邦的颠簸感。
这些都是它的优点。
但可惜的是,这些优点,被一个更致命的问题给掩盖了,那就是保值率。
这是除了BBA之外,几乎所有豪华品牌都绕不开的痛。
买新车的时候,XT6确实比同级别的BBA便宜不少,但当你开了几年想换车的时候,就会发现,当初省下的钱,在卖二手车的时候要加倍地亏出去。
根据二手车市场的数据,一台开了三年的XT6,大概只能卖到原价的一半左右,也就是保值率在50%上下。
而同年份的奔驰GLC,保值率能轻松维持在65%以上。
这一来一回,差价可能就高达十万块。
消费者心里都有一杆秤,这笔账一算就明白了,新车时的“优惠”,其实是把未来的亏损提前预支了。
再加上凯迪拉克的保养维修费用并不算便宜,4S店的数量也远不如BBA那么多,万一出点小毛病,修起来可能还没那么方便。
所以你看,XT6卖不动的根本原因,不是说这车本身有多差,而是在今天的市场环境下,它的定位太尴尬了。
它被夹在了两个强大的对手中间。
往上看,有奔驰、宝马、奥迪这三座大山,它们牢牢占据着“品牌、面子、社交价值”的高地,想买豪华品牌彰显身份的人,大多还是会首选BBA。
往下看,有我们中国自己的新能源品牌,它们用更先进的科技、更贴心的设计、更懂中国家庭需求的产品,彻底改变了三四十万价位家庭用车的游戏规则。
XT6就像一个被夹在中间的选手,论品牌号召力,比不过BBA;论产品体验和智能化,又被国产新势力甩在身后。
它只能吸引到那么一小撮特定的消费者:预算有限,又特别需要一台六座或七座的燃油SUV,对品牌没那么在意,也不太考虑未来卖车的亏损。
但这样的消费者,在如今的市场里,实在是太少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