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站员工都跳起广场舞了,汽车年检是真不好干了!我就是干这行的,太有感触。
先说点情况吧。我们站的忙闲,几乎就是一个反转剧。通常,国庆前后特别忙,一天能检七十多辆车。那天,我坐在办公室,看着排队的车辆排到门外,尽管人声嘈杂,但还能处理得差不多。平时,大部分时间,检测量掉到三十辆左右,差不多就是维持员工工资的底线。
你知道吗?现在环境变化太快。这行业竞争激烈,开检测站的公司像雨后春笋一样多。除了大型正规的厂家外,还出现了一些小作坊式的连锁店,甚至有人开得还算标新立异,打出智能检测招牌,实际上就是快检一套,结果还是得拆车、检测。而且,车主的选择也多了,一般的,有钱包的会偏向异地检测,比如开到郊区,甚至别的城市,省得排队。你想想,干脆跨省洗澡——不用每天跟民警比拼葡京袋,那边流程快,时间可控。
我最早也是遵循官方流程走的。 说实话,刚开始觉得挺有责任感,车检测状态好的话,安全是真的重要。后面发现,行业里水太深。有个同事说,最近有新设备,检测一个车也就15分钟,能不省事吗?但问题是,现在很多检测站设备都差不多,反正差别没那么大,关键还是服务和效率。有人为了省事,偷偷留壳,偷偷不确认某些技术点,这算不算干脆走过场?
(这段先按下不表)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有一段时间,朋友开的小检测站反馈,利润都快被折腾没了。谁都知道,现在高,维保贵,车子折旧快得惊人。即使你花了个千八百,保证车辆检测合格那一面,也未必比原厂检测更稳妥。
你们知道吗?去年,我试着用自己车在别的站检测一圈。结果发现,某些检测站的检测率很低,反倒是偏远的那几家,小站因为人少,检测流程又简单,一次检完花的时间更短,价格也便宜。
对比起来,一线城市检测站设施多,接待环节繁琐,硬件先进,但检测的时间,尤其是高峰期,真是鸡飞蛋打。尤其是有的站加装了速检通道,正常车检测都要排半天。像我朋友圈里一个车主就吐槽:排队比我等吃饭时间还长。我看了看自己车的每次检测流程,从前到后,时间差不多都在45分钟到1小时之间,算上等待时间,根本没多快。
你会不会觉得这样倒是让行业显得正规?可实际上,我们知道,严谨多半是为了规避责任,但实际中,规章标准缺乏监管,许多检测设备还不够先进,很多检测流程都能被玩点操作空间。
说到这里,我对取消检测的话题其实蛮有疑问。曾经听说,有些车主觉得,带着车去检测,不如直接走过场,交了个钱事大了。你猜过吗?一些车主会主动换个车牌,或者说:我还是多花点时间修修车,省点这个检测费。那,检测到底还用不着?
尤其是我记录过一件事。去年,有个朋友开的车,满一年检,找了个熟人检测,价钱便宜了不少,检查完车,结果啥异样都没有。连我自己都在想,假如事情能更简单点,是不是也不需要那么多繁琐的检测?
(这段先按下不表)
行业的变革还不止这些。像我认识的某个检车员说:现在不少品牌的车,经过了多次升级,检测跟不上新版车型的复杂度。有时候,他会吐槽:检测系统里,有些项目我都不明白什么意思,厂商的研发流程就像个迷宫。
研发和供应链,比我想象中还要缠。就像做一部手机,硬件一换,软件就要同步升级,否则就会出错。我们检测站也一样,硬件一上一下,软件更新不及时,检测不精准。这就让我想起上次修车朋友的一句话:花了上万买个检测机,结果还是得靠经验判断。是不是觉得,有时候更依赖老司机的眼力了?
(这段先按下不表)
这行业就是在夹缝中生存。行业监管逐渐加强,让好多小站难以存活,但估计还会有新方式出现。你有没有想过,未来的检测站是不是都变成车站巡检员——就像公交司机那样,定期检测,不用跑到现场?
我曾经尝试切换不同地区的检测站,不得不说,不是每个地方的检测标准一样靠谱。有的,更像是走形式。有人说,行业的良心其实都被利益冲淡了。你们觉得呢?
关于取消检测,你自己怎么看?真觉得扔掉老办法,只用科技就能解决一切?还是这行业,经历点折腾反而能变得更值点钱?
——
呵呵,有时候我都觉得,行业的未来可能就在这折腾中。你看,现在开始有人在讨论自动驾驶自动检测,甚至有车联网方案……但我觉得,还是得看人心,车主的安全观念能不能跟上。
这几年,检测站里多了很多拍照存证的设备,规避责任似乎也变得更容易。你有没有想过,未来是不是每次检测,只要手机点点,资料都上传到云端?
不管怎么说,行业没你想的那么平静。车主们的意见都在变,从重视安全到快快快,都是在不断权衡。也许,真正的考验,还是我们这些在一线的,从业者能不能理直气壮地坚持专业,还是会被节奏带偏。
站在这里,我其实更关心一件事:你会不会觉得,那些技术革新是为了让我们更轻松,还是只是换了个借口走过场?
把玩状态的意外状态都放一边,我倒挺喜欢跟你们聊天。。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