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特斯拉在官方X账号(以前叫推特)上放了两段视频,暗示这家国际著名的新能源汽车厂商即将推出“新产品”。
大家都挺期待的,10月6日特斯拉在美股上猛涨了5.5%,很多人猜测它会推出一款更便宜的车款。国内网上不少网友都瞧好这次,觉得新车价格会低于18万元,甚至有人喊出“14.99万元交个朋友”的目标。我猜国外的网友心里也差不多,花个3万到3.5万美元,可能就能买到一辆全新的特斯拉轿车。
可是,到了10月7日当天一揭晓答案,大家心里唯一的反应就是有点小失落。
特斯拉确实出了个杀手锏,但这个招儿没能激起投资者的信心,反倒让股价一夜之间跌了4.45%,市值蒸发掉650亿美元,大约合人民币4600亿,在美股的科技股中算得上跌得比较凶的了。
根据特斯拉北美官网上的信息,这次推出的两款“新车”其实就是旧款的经济版,甚至连车名都不用换。
第一辆是“实惠版”Model Y,北美价格是39990美元,大概折合28.4万元人民币;第二辆是“实惠版”Model 3,美元售价为36990元,起步价在26.3万元人民币左右。
这两款“经济型”经典车型,相比普通版本,分别低了5000美元和5500美元的价钱。
特斯拉推出“实惠版”的Model Y和Model 3,主要是为了应对美国市场政策上的调整。以前,特朗普政府大力推行的“美丽大法案”经过国会通过并正式落实,其中有一条是不再对买新能源车的顾客最高补贴7500美元,结果让一些想买电动汽车的美国消费者手里的钱不够了。
为了帮助那些因为补贴政策取消而预算吃紧的美国买家变成真正的订单,马斯克一拍脑袋,推出了名副其实的“丐版”车型,既压缩了成本,又让售价变得更亲民。
特斯拉的车型一向以简洁为特色,和国内其他品牌注重内饰不同,无论是Model Y还是Model 3,都带点“毛坯房”风格。减配之后的“廉价版”看起来更是让人觉得挺没劲的。
拿SUV Model Y来说吧,车前两侧的大灯前面那条贯穿式灯带被去掉了,照明功能都融合到了两侧细长的小灯里;原本标配的18寸轮毂,要加钱才能换成19寸的;座椅材质也换成了便宜点的织物,前排座椅的通风和加热功能全取消了,自动调节也变成了手动调节;音响部分,扬声器减少到7个,还没了低音炮和车载收音机;悬挂系统也降级成被动减震器了;续航里程从571公里降到516公里,要说配置缩水也是明显的。
整体上说吧,几乎把所有跟舒适相关的配置都删掉了,剩下的就是一台纯粹的“开车工具”,那“廉价版”Model 3的减配情况也大都差不多。
可能是减配太猛了,可价格又没降到消费者心里预期的那个点,于是就出现了文头说的资本市场对这两款“新车”不太看好,股价基本上把前一天因为要推出新产品而涨上去的部分又砸了回去。未来怎么走,还得看北美的买家到底会不会选择“廉价版”的Model Y和Model 3了。
得留意的是,在刚结束的第三季度,特斯拉一共交付了49.7万辆电动车,环比明显增长,而且远远超过了市场的预料。
其实,很多订单都是为了追赶美国新能源车补贴的最后期限提前下的,透支了未来的购买力和订单量,这可能会导致特斯拉今年第四季度和明年业绩“打折”。现在新出的“实惠版”车型又不够便宜,这更加加剧了这种负面预期。
目前这两款车还没有在国内上线,等以后真的上市的话,便宜点的Model Y在国内大概起价会在23万元左右,而Model 3可能会降到20万元左右。
要是在几年前,虽然是个减配版,但用20万买辆Model 3还挺实惠的。不过现在国内车市竞争得特别激烈,20万到30万这个价位段的车型一股脑儿闪爆了,选项多得很,吸引力差了点。
网上一直传说特斯拉要推出一款尺寸比Model 3稍微小点的A级轿车,名字叫Model Q,起售价还能降到14万左右,但至今还没看到这车真正亮相。目前国内销量最大的还是那些售价在15万以内的入门级车型,要真推出的话,必定在中国汽车圈里掀起一阵风暴,至少我身边不少刚工作的年轻人早就摩拳擦掌,准备出手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