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特斯拉在它的官方X账号(原先叫推特)上放出两段视频,暗示这家世界知名的电动车制造商又要推出“新品”了。
大家都挺期待的,特斯拉10月6日在美股上涨了5.5%,大家盼着它能推出一款便宜点的车型。国内不少网友都在猜,可能价格会低于18万元,有人还直呼“14.99万元交个朋友”。我猜海外网友的想法也差不多,想着只要3万到3.5万美元,就能买到一辆全新特斯拉。
不过,10月7日那天公布答案后,大家就只能觉得有点失落了。
特斯拉确实亮出了个重磅招数,不过这个绝招并没能提振市场的信心,反倒让股价跌了4.45%,市值一夜之间就蒸发了65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大概4600亿,在美股主流科技股中跌得算挺厉害的。
根据特斯拉在北美官网上的信息,这次推出的那两款“新车”其实就是老款车型的经济版,连车型名称都没改动。
第一辆就是“低价版”的Model Y,在北美的售价是39990美元,折合大约28.4万人民币;第二辆是“经济版”Model 3,在美国市场的起售价是36990美元,约26.3万人民币左右。
两款“实惠版”的经典车型,价格比普通版本低了5000美元和5500美元。
之所以推出“经济实惠版”的Model Y和Model 3,主要是应对美国市场政策调整的需要。之前,特朗普政府推动的“美丽大法案”经国务院投票通过后正式推行,其中有一项规定是不再向购买新能源车的用户最高补贴7500美元,这让一些想买电动汽车的美国消费者的钱包变得紧张。
为了帮那些因为补贴政策取消而预算吃紧的美国客户顺利转化成实际订单,马斯克毫不犹豫地推出了实打实的“丐版”车型,在控制成本的同时,把价格拉得更亲民。
特斯拉的车型一直以简洁著称,与国内其他品牌偏重内饰的风格不同,不管是Model Y还是Model 3,给人感觉像“毛坯房”一样,减配之后的“经济版”更是让人觉得没啥亮点。
以SUV Model Y为例,前灯两侧的贯穿式灯条被拆掉,照明部分整合进两侧细长的小灯里;标准配备为18寸轮毂,但19寸轮毂要额外付费才可以选;座椅材质换成了织物面料,前排座椅的通风和加热功能也被取消;许多自动调节功能变成了手动调节;扬声器由原来的多,缩减到只有7个,低音炮和车内收音机全都没有了;悬挂系统变成了被动避震器,减震效果相应降低;续航里程从571公里降低到516公里。
总的来说,几乎所有跟舒适性相关的配置都被剃掉了,剩下的基本就是个“开车的工具”,“实惠版”Model 3的减配状态也差不多如此。
可能是减配太过厉害了,但价格却没能达到买家心里预期的心理价位,结果就出现了文章开头提到的资本市场对这两款“新车型”先行不看好的局面,股价基本上把前一天因为即将推出新车而涨起来的部分都收了回去。以后怎么样,还要看北美市场的消费者到底会不会愿意买“廉价版”Model Y和Model 3。
得提醒一下的是,在刚过去的三季度,特斯拉交付了49.7万辆电动汽车,环比猛涨,而且远远超过了市场的预料。
要知道啊,里面有不少买家是为了赶上美国新能源汽车补贴的最后时机,提前下单,结果透支了未来的购买力和订单量,这可能会让特斯拉今年四季度以及明年的业绩坑爹似的。现在刚推出的“廉价版”车型,又不算特别便宜,这更加重了大家的担忧。
这两款车目前还没在国内发售,要是以后上市的话,估计“廉价版”Model Y在国内的起步价得在23万左右,Model 3可能会降到20万左右。
要是放在几年前,虽然算是减配版,但用20万买一辆Model 3还是挺划算的。不过如今国内汽车市场竞争那叫一个激烈,20万到30万这个价位段的车型拼得不亦乐乎,国内消费者的选择也多得很,吸引力自然就没那么大了。
网上一直传着特斯拉要推出一款比Model 3稍小的A级轿车,型号叫Model Q,起售价可能会降到14万左右,但一直没见它真的出来。目前国内卖得最好还是那些15万以内的入门级车型,要真把这款车推出来,在中国汽车市场肯定会掀起一阵轩然大波,至少我身边不少刚工作没多久的年轻人都已经蠢蠢欲动了。
全部评论 (0)